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11-29 11:15:2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1

  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因此,教师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从思想上、行动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自己快要毕业了,马上要进入小学了,萌发渴望上小学的情感。

  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的变化,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幼儿园毕业照片、在小学的环境照片、小学拍摄的视频录像、黑板、各种图片。

  经验准备:1、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的系列主题活动:“我猜想的小学生活”“毕业诗”“像个小学生”“整理小书包”等。

  2、通过“比比和朋友适应新环境”课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知道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的多种方法。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毕业照片,引入主题。

  师:我们为什么要照毕业照?(因为我们就要毕业了,要上小学了)

  师:对,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今天我们要举行一个仪式,来庆祝我们

  幼儿园毕业。仪式有三项内容:我们先一起唱《毕业歌》,然后老师为小朋友

  们颁发毕业证书,再请小朋友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和感受。

  2、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师: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你们想知道小学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小学生在学校一天的生活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播放录像一“小学生的一日生活”。

  看看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教室、厕所)

  (2)再次播放录像,教师给幼儿介绍:

  早上7点,小学的大门打开了,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校门。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再用爸爸妈妈送进学校,他们都自己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自己的班级。上课铃响了,所有同学都主动坐好,等待老师的到来。上课之前,他们很有礼貌地和老师互相问好。他们在上数学课,一节课是40分钟。下课铃响了,他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有的和同学一起做游戏,有的喝水,有的抓紧时间去厕所,还有的在和好朋友聊天(这就是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又到了上课时间,他们在上语文课。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天要上7节课,上午4节,下午3节,由不同的学科老师来给他们上课。放学铃声响了,同学们记好一天的作业,自己整理好书包和衣服,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回家了。这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一天的生活。

  (3)看了这么多录像和照片,谁来说一说,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小学的操场上有草坪、跑道、做运动的器械、男女厕所、小学教室里每人有一张课桌……)

  3、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儿分组讨论。(每天晚上把书包里的东西准备好;晚上要按时睡觉,早上按时上学,不迟到;把长头发剪短,不然会影响学习;早上在家吃早饭,不然会缺营养)

  教师汇总内容:

  入学前应该做的物品准备:书包、水瓶、文具等。

  心理准备: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自己整理书包和衣服、认识男女厕所)与社会适应能力。

  4、教师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你们喜欢小学的生活吗?(喜欢)

  师:那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到真正上小学时,就会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集体演唱《像个小学生》,本次活动结束。

  5、活动延伸

  为使幼儿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可适当延长课堂时间,可以尝试按照小学的形式摆放课桌等。

  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制作一些毕业小礼物送给好朋友及老师,表达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小学的情感和认知,激发学生对小学的向往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小学的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

  2、教师准备一些绘画材料,如纸张、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小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小学的特点和他们对小学的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小学的兴趣。

  2、创作(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心中的小学》。鼓励学生想象自己理想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问题,如“你心中的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最喜欢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等。

  学生使用绘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可以使用彩色铅笔、水彩等。教师可以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小学的独特理解。

  3、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绘画的内容和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对小学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向往和热爱,并激励他们在小学阶段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展板,展示在学校走廊或教室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学生对小学的想法和憧憬。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小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小学的氛围和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小学的认知和理解。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3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小学的美好印象,激发学生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学的图片、颜料、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备一些小学的图片或者小学的相关物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小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小学的印象和想象。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展示自己准备的小学图片或物品,并讨论小学的特点和美好之处。

  3、绘画活动: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根据讨论的结果,绘制自己心中的小学。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给予意见和帮助。

  4、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小学画作,并向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想法。

  5、整理和评价:学生整理自己的画作,并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评价,如何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小学的老师或者学生来学校做客,让学生亲身感受小学的`魅力。

  2、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小学参观,让学生了解小学的真实面貌。

  3、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心中的小学》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小学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向往和美好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这个教学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对小学的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我心中的老师小学作文02-05

我的爸爸大班教案03-18

我长大了大班教案11-06

我的家乡大班教案11-13

大班主题《我长大了》教案|大班我长大了主题教案04-01

大班幼儿园的教案07-20

大班幼儿园教案06-2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07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1

  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因此,教师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从思想上、行动上、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自己快要毕业了,马上要进入小学了,萌发渴望上小学的情感。

  让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的变化,做好进入小学的心理准备。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幼儿园毕业照片、在小学的环境照片、小学拍摄的视频录像、黑板、各种图片。

  经验准备:1、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的系列主题活动:“我猜想的小学生活”“毕业诗”“像个小学生”“整理小书包”等。

  2、通过“比比和朋友适应新环境”课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知道更快地适应新环境的多种方法。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毕业照片,引入主题。

  师:我们为什么要照毕业照?(因为我们就要毕业了,要上小学了)

  师:对,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今天我们要举行一个仪式,来庆祝我们

  幼儿园毕业。仪式有三项内容:我们先一起唱《毕业歌》,然后老师为小朋友

  们颁发毕业证书,再请小朋友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和感受。

  2、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情况

  师:我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你们想知道小学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小学生在学校一天的生活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播放录像一“小学生的一日生活”。

  看看幼儿园与小学有哪些不同?(教室、厕所)

  (2)再次播放录像,教师给幼儿介绍:

  早上7点,小学的大门打开了,学生们背着书包走进校门。一年级的小朋友不再用爸爸妈妈送进学校,他们都自己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自己的班级。上课铃响了,所有同学都主动坐好,等待老师的到来。上课之前,他们很有礼貌地和老师互相问好。他们在上数学课,一节课是40分钟。下课铃响了,他们高兴地走出教室,有的和同学一起做游戏,有的喝水,有的抓紧时间去厕所,还有的在和好朋友聊天(这就是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又到了上课时间,他们在上语文课。一年级的小学生一天要上7节课,上午4节,下午3节,由不同的学科老师来给他们上课。放学铃声响了,同学们记好一天的作业,自己整理好书包和衣服,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回家了。这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一天的生活。

  (3)看了这么多录像和照片,谁来说一说,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小学的操场上有草坪、跑道、做运动的器械、男女厕所、小学教室里每人有一张课桌……)

  3、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儿分组讨论。(每天晚上把书包里的东西准备好;晚上要按时睡觉,早上按时上学,不迟到;把长头发剪短,不然会影响学习;早上在家吃早饭,不然会缺营养)

  教师汇总内容:

  入学前应该做的物品准备:书包、水瓶、文具等。

  心理准备: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自己整理书包和衣服、认识男女厕所)与社会适应能力。

  4、教师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你们喜欢小学的生活吗?(喜欢)

  师:那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到真正上小学时,就会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集体演唱《像个小学生》,本次活动结束。

  5、活动延伸

  为使幼儿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可适当延长课堂时间,可以尝试按照小学的形式摆放课桌等。

  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制作一些毕业小礼物送给好朋友及老师,表达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小学的情感和认知,激发学生对小学的向往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小学的图片或图片展示设备。

  2、教师准备一些绘画材料,如纸张、彩色铅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小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小学的特点和他们对小学的认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对小学的兴趣。

  2、创作(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心中的小学》。鼓励学生想象自己理想中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问题,如“你心中的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最喜欢的小学是什么样子的?”等。

  学生使用绘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可以使用彩色铅笔、水彩等。教师可以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对小学的独特理解。

  3、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绘画的内容和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对小学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向往和热爱,并激励他们在小学阶段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展板,展示在学校走廊或教室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学生对小学的想法和憧憬。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小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小学的氛围和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小学的认知和理解。

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3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小学的美好印象,激发学生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学的图片、颜料、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备一些小学的图片或者小学的相关物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小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小学的印象和想象。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展示自己准备的小学图片或物品,并讨论小学的特点和美好之处。

  3、绘画活动: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根据讨论的结果,绘制自己心中的小学。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给予意见和帮助。

  4、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小学画作,并向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想法。

  5、整理和评价:学生整理自己的画作,并对自己的绘画进行评价,如何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小学的老师或者学生来学校做客,让学生亲身感受小学的`魅力。

  2、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小学参观,让学生了解小学的真实面貌。

  3、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心中的小学》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小学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向往和美好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这个教学活动既满足了学生对小学的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