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教案

时间:2024-10-24 12:02:50 教案 我要投稿

我的家乡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家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1

  设计思路:

  主题三《我的祖国》中有“咱们去旅行”“家乡的土特产”两个活动。在开展这两个活动时幼儿提出:“老师,书上说的都是别的地方的旅游景点和土特产品,那么我们的家乡有没有旅游景点和土特产品呢?”因而生成了《我的家乡---垦利》这个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有哪些旅游景区、土特产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歌曲《黄河入海流》、展板、VCD、幻灯片。

  活动过程:

  1、放歌曲《黄河如海流》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准备出发!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又有哪些土特产?(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展板,边给幼儿讲解。)

  2、谈话:幼儿和教师一起做在地毯上。我来考考你们:刚才你们都看到许多好玩的地方,还有许多好吃的。你们知道吗?这些好玩的好吃的都在我们的家乡!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幼儿讨论:引出我们家乡的名字---垦利。教师告诉幼儿黄河在我们的家乡流入大海。

  3、播放介绍垦利的VCD,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们家乡。

  4、集体讨论:垦利有哪些旅游景点土特产品。

  5、观看家乡景区及土特产幻灯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各个旅游景区、土特产品的认识。我们家乡如此美丽富饶,我们作为一个黄河口人,一个垦利人。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6、活动延伸:请幼儿做小导游,给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景区及土特产品。

我的家乡教案2

  一、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最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民族有26个,出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工艺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文山州的孩子从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甚至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对于各种民族特别是苗族和壮族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知道家乡的代表性特征。特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

  社会——我的家乡民族多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几个典型少数民族的习俗,感受家乡多民族的特点,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点:知道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几个典型少数民族的习俗。

  难点:风俗与民族的对应。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查阅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资料,让幼儿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自己是少数民族的幼儿。

  2、物质准备:

  (1)请幼儿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上幼儿园。

  (2)3——4种少数民族音乐各40秒左右。

  (3)各民族图片课件和各民族习俗图片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有哪些?(师幼交流)

  2、教师小结:大家说的民族大部分我们云南都有,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

  (二)基本部分

  1、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1)教师结合幼儿穿的民族服装重点介绍壮族、苗族、彝族、佤族、傣族的服装特点。(幼儿有自己讲解的时间)

  (2)请穿民族服装的幼儿表演服装秀。其他幼儿说出他们的民族。

  2、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

  (1)教师结合课件简单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不同习俗。

  (2)请少数民族小朋友介绍自己民族的习俗。

  (三)结束部分

  播放各少数民族音乐,全体幼儿一起跳舞。

  六、活动延伸

  幼儿外出旅游带回有少数民族服饰与习俗的图片集体分享。

我的家乡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体会作者对大柿子的喜爱、更深地体会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读中品悟,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读,在比较中读,在画批后读,品悟词句所表达的物的特点及人物内心情感。

  3、概括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悟、理解词句的内涵,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的土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大柿子),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近他的家乡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读中品悟、体会情感

  (一)引起回忆,了解内容

  出示:回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爱家乡的大柿子?

  (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很美。摘柿子、吃柿子的情景。)

  板书:景象美摘吃

  (二)精读批画,个性朗读

  过渡:我们先跟作者去看看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也就是文章的第……

  第二、三、四自然段(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每年六月,柿子树上开满黄灿灿的小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

  (1)边读边想象:金色皇冠什么样?(运用比喻写出柿子花的漂亮、精致。)

  (2)欣赏柿子花图片

  (3)带着感受再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比较出示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

  那些熟透的柿子,皮儿薄薄的,用舌头轻轻一舔就会破裂,甜滋滋的'果汁沾满了嘴唇,细细品尝一下,那甜美的滋味不知道该怎样形容。

  (1)出示描写坐果的语句,读一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此处不作答)

  (2)出示描写熟透部分,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此处不作答)

  (3)读这两句,朗读中比较、画批。

  ①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柿子?画横线。

  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圈词批注写在旁边。

  ③批注反馈。

  ④看图片,练习朗读。

  ⑤除了写出各自特点,还感受到了什么?读一读感受一下(喜爱)。

  ⑥再朗读,体会喜爱。

  ⑦总结写法:写事物、写特点,注入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

  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缀满枝头的柿子。在秋日的阳光里,柿子闪闪发亮,令人馋涎欲滴。

  (1)读句子,读出自己感受。

  (2)个性情感朗读指导:教师抓住学生朗读中的动作、神态、语调的个性表现,采访朗读者。

  (三)读思品悟,感受“快乐”

  过渡:深秋时节里,那缀满枝头的大柿子,闪闪发亮,令人垂涎欲滴。这个时节里,小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摘柿子)

  1、学习第五自然段(摘柿子时的快乐情景)。

  (1)完整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想:描写了几个场景?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树下侦察—高手爬树—喜摘果实。

  快乐。

  (2)树下侦察:个性朗读。怎么读就能体会到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3)高手爬树:①仔细读一读,感受到什么?(敏捷、熟练)

  ②哪些动作让你感受到高手动作敏捷?边读边想象他的动作。

  ③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看谁圈得准。反馈。

  ④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动作描写的形象、传神)。

  ⑤小结:通过连续动作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特点。

  ⑥我们再来感受爬树高手爬树时的样子。

  出示填空。

  这时,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已经()树底下,只见他双手()树干,两腿用力(),()起腰,两只脚往下用力一(),胳膊就向上()了一大截子。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到了高高的树杈上。

  ⑦如果你就是爬树高手,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快乐)。

  (4)喜摘柿子:(指着填空题)看来,抓住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爬树高手爬树敏捷的特点和任务情感。下面我们再看喜摘柿子的情景,通过你的朗读,读出人物特点,体会内心情感。

  (抓动作描写特点:熟练情感:喜爱)。

  (5)归纳第五自然段主要内容。

  ①从树下侦察到高手爬树再到喜摘柿子这三个场景都展现了孩子们怎样的情感?(快乐)出示灯片。

  ②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概括出了孩子们快乐这一情感的?画双横线。

  ③读一读这句话,依据这一重点句概括这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④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个性展示。

  例1:深秋时节,摘柿子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例2: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柿子成熟的季节摘柿子。

  2、学习第六自然段。

  从开花、结果、成熟,盼啊盼啊,经过一番“战斗”,终于把大柿子捧到了手心里,同学们,赶快和文中的孩子们去分享那胜利的果实吧。齐读

  (四)回顾全文,情感升华

  1、出示填空。

  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我读完《我爱家乡的柿子》一文,当我从文中看到(),我深深地感受到……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感悟到的内容、情感进行填空)

  2、教师引导:孩子们,你们深刻的感受,都展示这一种情,那就是……

  教师板书:爱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三、模仿创作,发展能力

  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孩子们摘柿子时快乐的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说一句话,用连学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出示:写句子。

  要求:联系生活体验,用连续动作描写写一句话,表现人物特点。

  1、独立思考。

  必要时教师可边演示边叙述教师习作内容。

  如:进门后,老师面带笑容,环视四周,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讲台,轻轻地把书放下,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上课!”

  2、动情口述:试着自己说一句话。

  3、互评赏析: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景象美

  我爱家乡的柿子爱

  摘、吃

我的家乡教案4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黄山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

  3、黄山松所惧怕的松虫图片。

  4、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

  5、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黄山太平湖主要景点。

  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风景秀丽闻名天下。

  太平湖大桥是座单塔斜拉桥,是亚洲最长的斜拉桥。太平湖许多岛屿如猴岛、鹿岛、蛇岛鸟岛等等。

  2、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这棵松树怎么了(生病了)

  如果黄山的松树生病了那会怎么样?

  1、黄山变的光秃秃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没有了。

  2、没有松树的根固,会引起山体塌翻、泥土流失。

  3、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怎么办?(和爸爸妈妈一起宣传在木材进出口时要进行检疫)

  师:(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水为什么会脏?需要保护吗?怎么保护?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太平湖环保问题,并要求孩子从孩子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3、自由活动

  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茶叶、猕猴桃、板栗、香榧等

  4、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黄山

  黄山的风景天下闻名———风景秀丽天下传

  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桥———太平湖上斜拉桥

  像只大雁飞的高

  我爱黄山

  我爱太平湖

  我爱我的家乡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展。

我的家乡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做成PPT。

  2、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民间传说、革命故事。

  3、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莫城、常熟)

  2、教师介绍常熟。

  二、了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江苏省地图:老师这有一张地图,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吗?

  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3、出示常熟市行政地图:常熟有很多镇,那你们的家在莫城镇,现在那你们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出来吗?

  三、了解常熟的历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

  2、教师出示人物图,教师介绍,幼儿欣赏。(仲雍言偃翁同和纪念馆)

  四、了解常熟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及特产。

  1、在我们常熟,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

  2、出示个别幼儿在平时游玩时的照片,并请这个幼儿讲一讲他去的这个地方是哪里?(虞山、仲雍墓、言子墓、兴福寺、兴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图欣赏,教师介绍。

  3、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鸭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鸡、叫化鸡

  4、还有哪些特产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图,说一说名称。

  5、下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广场、石梅广场、西城门。

  五、师幼共同畅想家乡的未来,丰富分类图。

  1、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等你长大了,你愿意把家乡建设成什么样呢?

  2、幼儿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家乡,并画出来。

  3、请幼儿介绍自己换的未来的家乡。

  4、瞧!黑板升还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把我们画的家乡也贴上来吧!

  5、谁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

  6、将家乡的名字写在黑板分类图的上方,使黑板形成一个丰富的家乡图。

我的家乡教案6

  一、活动背景

  一次在组织幼儿进行《大庆的区域》教学活动过程中当认识林甸县时,我班一名幼儿特别兴奋对我说:“老师我去过林甸,我去哪里泡过温泉,可好玩了。”听到孩子的介绍使我想到大庆的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特产,好吃的,好玩的数不胜数。在让幼儿认识各区县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还应让幼儿了解每一个地区的特产和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使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大庆,感受家乡的美。在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活动过程中,幼儿已经对大庆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基础上我设计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夸夸我的家乡美》。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丰富幼儿对家乡地产地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能够大胆、清楚的'通过语言介绍家乡的美,能够准确使用形容词说出家乡的特产和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等。丰富幼儿的形容词,提高幼儿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夸家乡使幼儿从内心感受家乡美,激发幼儿身为大庆人的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可拆装大庆地图一张

  2、五区四县板块图五套

  3、大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旅游景点、特产等图片若干张(龙凤湿地、小米、铁人纪念馆等)

  4、介绍大庆的PPT

  知识能力准备:幼儿对大庆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五区四县的地图,积累五区四县特色、特产。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大庆一日游进行引入

  师:向幼儿出示大庆地图后提问:小朋友这张地图是哪里?(幼儿回答:大庆)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大庆一日游,我们出发吧。(教师当司机,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看PPT了解大庆的概况)

  (二)看完PPT后教师说:大庆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地方那就让我们一起夸夸我们的家乡大庆吧。

  (1)教师提问: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要求:请小朋友说一句完整的话,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这个好玩的地方。如:大庆有雄伟壮观的铁人纪念馆。

  (2)教师提问大庆有哪些好吃的?

  要求:请小朋友说一句完整的话,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这个好(幼儿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的内容自由的表达)

  (3)刚才小朋友说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你们知道都在大庆的那个区县?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并进行指导。

  (三)夸家乡

  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当各个区县的小导游,来夸一夸我们大庆各区县。幼儿自愿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各区县的地产地貌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幼儿过语言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四)游戏:找一找、拼一拼

  将幼儿分组,发放五区四县板块图,幼儿通过拼图巩固了解家乡大庆的整体地貌。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活动,制作宣传牌。让幼儿选择自己的好伙伴,在众多的景点图片中找出自己喜爱的景点,自由结伴协商制作宣传牌,并设计一句宣传词。这一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观察自己喜爱景点的所在位置和特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创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即容易接受,又深受孩子们喜爱。不光体现出了孩子们的创造性,也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从不同角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避免了众口一致,单调乏味。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教案7

  活动设计意图:

  我的家乡在秦岭脚下,这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为了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2、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3、说说对家乡的爱。

  活动重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家乡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表达对家乡的爱。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照片。

  2、环保资料:

  (1)乱扔垃圾的照片。

  (2)河水污染的照片。

  (3)砍伐树木的图片

  3、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PPT。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1、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

  2、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

  3、小朋友跟爸爸妈妈都去过我们蓝田的哪些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呢?

  二、出示照片

  1、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幼儿跟父母一起出游蓝田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照片。

  2、请幼儿讲解自己照片中的所见所闻。

  三、出示PPT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完整的讲解PPT中出现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四、出示环保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草丛中怎么会白色点点?如果树木被砍伐会怎么样?河水怎么不清澈了?

  (1)没有树木的根固,会引起山体滑坡、泥土流的发生。

  (2)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3)河里的垃圾会使河水污染、变臭,破坏水里的生态平衡,小鱼小虾没办法生存。

  提问:怎么保护?

  引导幼儿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幼儿讨论)

  五、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赞一赞好吗?

  引导幼儿创编。(教师问幼儿答)

  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蓝田蓝田的风景美如画,有座什么山?有座王顺山王顺山的孝名传天下,有座什么庵?有座水陆庵水陆庵的壁画美名传,有座什么城?有座影视城影视城的演义每天换不停,有个什么洞?有个溶洞溶洞的景色像仙境,有个什么村?有个民俗村民俗村的美食花样多。

  我们给儿歌取个好听的名字?《我的家乡在蓝田》,小朋友们回家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吧。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我的家乡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歌曲是几拍子?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3)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我的家乡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全文。

  难点:①比喻句的理解;②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解题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我的家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教学生字“乡”:

  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居住的地方。

  你的家乡在哪里,能告诉老师吗?

  2.小朋友,你们都有白己可爱的家乡,今天课文中的这位小明友,也有自己的家乡,那么他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会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课文(放课文录音,听后让学生大体说说“我”的家乡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想一想,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记一记这些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生字新词,正音;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音最难读? (教师帮助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说哪些生字的字形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③重点正音:栽、霞:

  ④重点分析的字形:栽、霞;

  ⑤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渎准字音,不添字、漏字;(读后评议)

  3.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5.用下列字口头扩词:牙、乡、霞、流、栽:

  三、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重点写好“群、霞”这两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抽读生字卡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中“我”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用简笔画画出课文中的村子)

  2.齐渎第1自然段,说说这1段主要讲什么(板书:美丽)

  (二)学习2、3、4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3段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地方。

  (板书:后面、前面、河岸、河对面。)

  请说说这些地方怎样的美丽:

  2.学习第2自然段,去看看村子后面有些什么。指名读这一段课文。(板画梨树、苹果树。)

  展开想象,说说春天和秋天时山坡上的景色:

  3.齐读这一节课文;

  4.具体说说村子后面的美丽景色,美在哪儿,并用“”

  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

  ┌───────────────┐

  │村子前面有河。│

  │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

  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板画小桥、流水)

  出示句子:

  ┌────────────┐

  │河水流着。│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

  一群鱼在河里游。

  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

  │河水很清│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

  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出示课文的有关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月亮湾村子前面的情况。

  6.了解河岸上的景色。

  板书:桃花、农田。板画:桃花、农田、厂房;)

  出示句子:

  ┌──────────────────┐

  │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

  │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

  讨论理解,字、词训练:

  给“栽”换一个近义词:一片火红的朝霞指什么?

  上面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写桃花开的时间、样子,颜色的词分别是哪一些。

  展开想象,说说到了秋天,河对岸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景色:

  (三)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三、完成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一、课堂练习,做课后2、3两题,做后反馈校正。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说说春天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出示练习:

  ┌───────────────────────┐

  │春天来到了月亮湾:山是那么( ),水是那么│

  │( ),山上( )的梨花、苹果花开了,岸│

  │边( )的桃花开了,农田一片( ),我的│

  │家乡真( )!我( )的家乡。│

  └───────────────────────┘

  三、总结课文,课堂练习。

  1.月亮湾这个村子.多么美呀!这样美的环境都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创造的;这也说明,月亮湾的人们是十分勤劳的,他们勤劳,又重视保护环境,所以才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像花园一样。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未完成的作业。

我的家乡教案10

  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正是这诗意的别称,形象的概括了云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希望通过《我的家乡民族多》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了解三月街的活动,初步了解白族服饰的特点。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电影《五朵金花》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请幼儿观看《五朵金花》前十分钟的视频: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过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视频,看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个节日叫什么名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干些什么?

  看视频。

  请幼儿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个三月街是我们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举行,到这个时候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三月街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拿一些东西去买卖,同时还会进行一些歌舞表演和赛马。"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说的就是大理州民族节三月街。

  2、初步了解白族的服饰刚才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看刚才视频里的那些人穿着的衣服?

  那是我们白族的服装,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了。

  现在我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书,看看我们现在的白族服装。

  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衣服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教师小结:白族最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

  现在我们来看看头饰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一说,这个头饰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个头饰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结: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下关风,上关花(山茶花,杜鹃花),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花,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逛了三月街,再让我们走进白族人家,尝尝他们的三道茶好吗?走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我的家乡教案11

  活动目标

  1.热爱家乡、对自己是新疆人感到骄傲。

  2.了解新疆的一些重要成就,知道与新疆相关的人物、事物。

  3.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重点难点:了解新疆的一些重要成就,知道与新疆相关的人物、事物。

  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活动准备

  PPT文稿、《我爱雪莲花》歌曲、阿迪力视频、阿里木视频、《我的家乡》数字故事、记分牌、选手胸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今天,崔老师想和大班的朋友们再玩儿一下猜猜乐游戏。”

  教师:“我们分为蓝队和红队进行比赛,请自由分组。你是哪一组的就佩戴哪一组的号牌。”“现在请小选手们上场!”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并由幼儿商量比赛规则。

  教师分别出示“葡萄”“石榴”“大巴扎”“红山”“阿凡提”“雪莲花”“阿迪力”“阿里木”的图片请幼儿描述特征。

  要求:两组每次各派一名幼儿轮流参赛,其余幼儿提供信息,猜对得分,如果提供信息的幼儿直接说出谜底则减分。

  师:“我已经把所有要猜的东西放在大屏幕里了。来猜谜的孩子要背对大屏。坐在座位上的朋友们任务很重的,要通过你们的语言或者动作去描述这个东西的最大特点。比如打一个什么?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等。”“可是这个图片上物品的名字可以直接说出来吗?”最重要的信息:所有的`图片都与新疆有关。

  2、观看阿迪力高空达瓦孜视频。

  提问:(1)看完来自新疆的高空王子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觉?

  (2)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什么意思?

  3、观看阿里木感动中国领奖视频。

  提问:

  (1)为什么要流泪?

  (2)当我们新疆人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上时,你有什么感觉?

  4、我对家乡的心里话。

  教师播放数字故事《我的家乡》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合着《新疆吆喝》的音乐,跳舞结束活动。

  师:“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这么多和家乡新疆有关的事,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新疆亚克西!”“让我们一起给我们的家乡送一个祝福吧!”

  活动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还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名称。知道家乡的代表性特征。本次活动体现了《指南》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孩子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使孩子更关心、更愿意了解身边的人与事。

  本活动来自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是幼儿所熟悉的但又是相对零散的知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与自然、成人,社会的交往与接触,取得了对家乡较感性、零散、片面的生活知识经验。通过本次活动,不但使幼儿对家乡的已知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梳理,而且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幼儿学会了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体验到交流分享的乐趣。

  大班幼儿有根据图片或其他信息自主表达的能力,活动中给与幼儿充分的自主表达的时间。孩子在个别交流、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我关注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培养幼儿大胆表达的能力。

  在社会活动中我避免了过多说教与灌输,选择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知识点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动与静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始终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我的提问、谈话、交流和讲解语言可以更加精炼,更适合幼儿的倾听习惯。

我的家乡教案12

  活动设计背景

  对于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幼儿来说,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着本民族的本土特色进行将使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引导幼儿大胆的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当导游描述家乡美景从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通顺的语言来描述家乡。

  教学难点:幼儿能用一些描写美景的词语来描述家乡的美景。

  活动准备

  1、康定的几处风景图片。

  2、康定情歌轻音乐。

  3、兔八哥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引入:播放《康定情歌》轻音乐让幼儿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进行语言引入并播放音乐和康定的风景图片:康定是一座美丽的溜溜的城四季如画,康定情歌更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小朋友们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花的溜溜城里真幸福。

  二、情景创设出示兔八哥图片:昨天动画城的兔八哥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来康定旅游可是没有导游,老师想推荐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做他的导游来为他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三、我是家乡小导游:

  1、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家乡并推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来介绍。

  2、主要介绍家乡的美景可以根据老师刚才展示的图片进行介绍。

  3、在介绍中可以借助老师来为你的介绍添彩。

  四、评选出兔八哥的小导游。

  五、自由活动:我要大声对家乡说

  六、结束部分:语言引导幼儿用歌声的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美的赞美。

  教学反思

  通过上《我的家乡》这堂课后让我有一下反思:

  1、课前准备还应准备一些人文图片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表达面更广一些。

  2、幼儿在当小导游这一部分时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些区域角这样更直观。

  3、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并帮助那些词语匮乏的幼儿在介绍时“老师和你一起为你的介绍添添彩好吗?”

  4、整个教学中有师生的互动但比较欠缺主要一幼儿为主。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会在开课时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开课并且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多注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活动。

《我的家乡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的家乡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我的家乡07-26

我是家乡小导游教案10-24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家乡》07-29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10-20

家乡的桥的教案01-06

我的家乡日记【精选】08-02

我的家乡诗歌04-20

我的家乡日记06-17

我的家乡日记(优)08-02

我的家乡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家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乡教案

我的家乡教案1

  设计思路:

  主题三《我的祖国》中有“咱们去旅行”“家乡的土特产”两个活动。在开展这两个活动时幼儿提出:“老师,书上说的都是别的地方的旅游景点和土特产品,那么我们的家乡有没有旅游景点和土特产品呢?”因而生成了《我的家乡---垦利》这个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知道家乡有哪些旅游景区、土特产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歌曲《黄河入海流》、展板、VCD、幻灯片。

  活动过程:

  1、放歌曲《黄河如海流》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准备出发!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又有哪些土特产?(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展板,边给幼儿讲解。)

  2、谈话:幼儿和教师一起做在地毯上。我来考考你们:刚才你们都看到许多好玩的地方,还有许多好吃的。你们知道吗?这些好玩的好吃的都在我们的家乡!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幼儿讨论:引出我们家乡的名字---垦利。教师告诉幼儿黄河在我们的家乡流入大海。

  3、播放介绍垦利的VCD,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我们家乡。

  4、集体讨论:垦利有哪些旅游景点土特产品。

  5、观看家乡景区及土特产幻灯片,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各个旅游景区、土特产品的认识。我们家乡如此美丽富饶,我们作为一个黄河口人,一个垦利人。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6、活动延伸:请幼儿做小导游,给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景区及土特产品。

我的家乡教案2

  一、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最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在5000以上的民族有26个,出汉族外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工艺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文山州的孩子从小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甚至自己就是少数民族,对于各种民族特别是苗族和壮族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名称知道家乡的代表性特征。特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

  社会——我的家乡民族多

  三、活动目标

  1、知道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几个典型少数民族的习俗,感受家乡多民族的特点,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点:知道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初步了解几个典型少数民族的习俗。

  难点:风俗与民族的对应。

  四、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查阅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资料,让幼儿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自己是少数民族的幼儿。

  2、物质准备:

  (1)请幼儿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上幼儿园。

  (2)3——4种少数民族音乐各40秒左右。

  (3)各民族图片课件和各民族习俗图片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有哪些?(师幼交流)

  2、教师小结:大家说的民族大部分我们云南都有,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

  (二)基本部分

  1、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

  (1)教师结合幼儿穿的民族服装重点介绍壮族、苗族、彝族、佤族、傣族的服装特点。(幼儿有自己讲解的时间)

  (2)请穿民族服装的幼儿表演服装秀。其他幼儿说出他们的民族。

  2、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

  (1)教师结合课件简单介绍云南少数民族的不同习俗。

  (2)请少数民族小朋友介绍自己民族的习俗。

  (三)结束部分

  播放各少数民族音乐,全体幼儿一起跳舞。

  六、活动延伸

  幼儿外出旅游带回有少数民族服饰与习俗的图片集体分享。

我的家乡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体会作者对大柿子的喜爱、更深地体会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读中品悟,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读,在比较中读,在画批后读,品悟词句所表达的物的特点及人物内心情感。

  3、概括出第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柿子的可爱之处和感受摘柿子时的欢乐,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悟、理解词句的内涵,归纳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的土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大柿子),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近他的家乡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读中品悟、体会情感

  (一)引起回忆,了解内容

  出示:回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爱家乡的大柿子?

  (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很美。摘柿子、吃柿子的情景。)

  板书:景象美摘吃

  (二)精读批画,个性朗读

  过渡:我们先跟作者去看看柿子树开花、结果、丰收的景象。也就是文章的第……

  第二、三、四自然段(开花、坐果、丰收的景象)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每年六月,柿子树上开满黄灿灿的小花。那花儿小巧精致,犹如童话王国中的金色皇冠。

  (1)边读边想象:金色皇冠什么样?(运用比喻写出柿子花的漂亮、精致。)

  (2)欣赏柿子花图片

  (3)带着感受再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比较出示

  柿子花谢过不久,碧绿的树叶间一下子冒出许许多多青里透亮的小生命。

  那些熟透的柿子,皮儿薄薄的,用舌头轻轻一舔就会破裂,甜滋滋的'果汁沾满了嘴唇,细细品尝一下,那甜美的滋味不知道该怎样形容。

  (1)出示描写坐果的语句,读一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此处不作答)

  (2)出示描写熟透部分,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此处不作答)

  (3)读这两句,朗读中比较、画批。

  ①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柿子?画横线。

  ②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圈词批注写在旁边。

  ③批注反馈。

  ④看图片,练习朗读。

  ⑤除了写出各自特点,还感受到了什么?读一读感受一下(喜爱)。

  ⑥再朗读,体会喜爱。

  ⑦总结写法:写事物、写特点,注入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

  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缀满枝头的柿子。在秋日的阳光里,柿子闪闪发亮,令人馋涎欲滴。

  (1)读句子,读出自己感受。

  (2)个性情感朗读指导:教师抓住学生朗读中的动作、神态、语调的个性表现,采访朗读者。

  (三)读思品悟,感受“快乐”

  过渡:深秋时节里,那缀满枝头的大柿子,闪闪发亮,令人垂涎欲滴。这个时节里,小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摘柿子)

  1、学习第五自然段(摘柿子时的快乐情景)。

  (1)完整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想:描写了几个场景?从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树下侦察—高手爬树—喜摘果实。

  快乐。

  (2)树下侦察:个性朗读。怎么读就能体会到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3)高手爬树:①仔细读一读,感受到什么?(敏捷、熟练)

  ②哪些动作让你感受到高手动作敏捷?边读边想象他的动作。

  ③圈出描写动作的词语。看谁圈得准。反馈。

  ④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动作描写的形象、传神)。

  ⑤小结:通过连续动作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特点。

  ⑥我们再来感受爬树高手爬树时的样子。

  出示填空。

  这时,我们中的一个爬树高手已经()树底下,只见他双手()树干,两腿用力(),()起腰,两只脚往下用力一(),胳膊就向上()了一大截子。他犹如一只敏捷的小猴子,一会儿就()到了高高的树杈上。

  ⑦如果你就是爬树高手,此时会是什么心情?(快乐)。

  (4)喜摘柿子:(指着填空题)看来,抓住人物连续动作的描写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现爬树高手爬树敏捷的特点和任务情感。下面我们再看喜摘柿子的情景,通过你的朗读,读出人物特点,体会内心情感。

  (抓动作描写特点:熟练情感:喜爱)。

  (5)归纳第五自然段主要内容。

  ①从树下侦察到高手爬树再到喜摘柿子这三个场景都展现了孩子们怎样的情感?(快乐)出示灯片。

  ②找一找,这个自然段哪句话概括出了孩子们快乐这一情感的?画双横线。

  ③读一读这句话,依据这一重点句概括这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④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个性展示。

  例1:深秋时节,摘柿子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

  例2: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柿子成熟的季节摘柿子。

  2、学习第六自然段。

  从开花、结果、成熟,盼啊盼啊,经过一番“战斗”,终于把大柿子捧到了手心里,同学们,赶快和文中的孩子们去分享那胜利的果实吧。齐读

  (四)回顾全文,情感升华

  1、出示填空。

  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我读完《我爱家乡的柿子》一文,当我从文中看到(),我深深地感受到……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感悟到的内容、情感进行填空)

  2、教师引导:孩子们,你们深刻的感受,都展示这一种情,那就是……

  教师板书:爱

  3、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三、模仿创作,发展能力

  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孩子们摘柿子时快乐的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说一句话,用连学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出示:写句子。

  要求:联系生活体验,用连续动作描写写一句话,表现人物特点。

  1、独立思考。

  必要时教师可边演示边叙述教师习作内容。

  如:进门后,老师面带笑容,环视四周,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讲台,轻轻地把书放下,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上课!”

  2、动情口述:试着自己说一句话。

  3、互评赏析: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景象美

  我爱家乡的柿子爱

  摘、吃

我的家乡教案4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黄山闻名天下,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

  3、黄山松所惧怕的松虫图片。

  4、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

  5、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师: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吗?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家乡”展厅参观,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多美。

  二、进入展厅。

  1、教师担任解说员,讲解黄山太平湖主要景点。

  黄山有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风景秀丽闻名天下。

  太平湖大桥是座单塔斜拉桥,是亚洲最长的斜拉桥。太平湖许多岛屿如猴岛、鹿岛、蛇岛鸟岛等等。

  2、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这棵松树怎么了(生病了)

  如果黄山的松树生病了那会怎么样?

  1、黄山变的光秃秃的,不好看了,迎客松、送客松也没有了。

  2、没有松树的根固,会引起山体塌翻、泥土流失。

  3、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怎么办?(和爸爸妈妈一起宣传在木材进出口时要进行检疫)

  师:(出示太平湖清澈水面与脏水对比照片)水为什么会脏?需要保护吗?怎么保护?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太平湖环保问题,并要求孩子从孩子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

  3、自由活动

  请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解说员。教师给幼儿独立欣赏、讨论的时间。让幼儿畅所欲言,并尝试家乡土特产茶叶、猕猴桃、板栗、香榧等

  4、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好不好?

  引导幼儿创编。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黄山

  黄山的风景天下闻名———风景秀丽天下传

  太平湖上有座什么桥———太平湖上斜拉桥

  像只大雁飞的高

  我爱黄山

  我爱太平湖

  我爱我的家乡

  教师总结后要求幼儿为诗歌命名《我爱我的家乡》并要求幼儿回去读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听。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展。

我的家乡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做成PPT。

  2、请家长向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民间传说、革命故事。

  3、白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哪里呢?(莫城、常熟)

  2、教师介绍常熟。

  二、了解莫城所在常熟地图上的位置。

  1、出示江苏省地图:老师这有一张地图,你能找到常熟的'位置吗?

  2、教师在地图上指出常熟的地理位置。

  3、出示常熟市行政地图:常熟有很多镇,那你们的家在莫城镇,现在那你们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出来吗?

  三、了解常熟的历史名人。

  1、在常熟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有哪些名人?

  2、教师出示人物图,教师介绍,幼儿欣赏。(仲雍言偃翁同和纪念馆)

  四、了解常熟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及特产。

  1、在我们常熟,你都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

  2、出示个别幼儿在平时游玩时的照片,并请这个幼儿讲一讲他去的这个地方是哪里?(虞山、仲雍墓、言子墓、兴福寺、兴福寺、方塔、沙家浜)看图欣赏,教师介绍。

  3、有什么好玩的东西?鸭血糯、桂花栗子、叫化鸡、叫化鸡

  4、还有哪些特产呢?出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图,说一说名称。

  5、下朋友想想还有哪些熟悉的地方?亮山工程、方塔街文化广场、石梅广场、西城门。

  五、师幼共同畅想家乡的未来,丰富分类图。

  1、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听的?等你长大了,你愿意把家乡建设成什么样呢?

  2、幼儿讲述自己想象中的未来的家乡,并画出来。

  3、请幼儿介绍自己换的未来的家乡。

  4、瞧!黑板升还有一些空白的地方,把我们画的家乡也贴上来吧!

  5、谁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名字?

  6、将家乡的名字写在黑板分类图的上方,使黑板形成一个丰富的家乡图。

我的家乡教案6

  一、活动背景

  一次在组织幼儿进行《大庆的区域》教学活动过程中当认识林甸县时,我班一名幼儿特别兴奋对我说:“老师我去过林甸,我去哪里泡过温泉,可好玩了。”听到孩子的介绍使我想到大庆的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特产,好吃的,好玩的数不胜数。在让幼儿认识各区县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还应让幼儿了解每一个地区的特产和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使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大庆,感受家乡的美。在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活动过程中,幼儿已经对大庆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基础上我设计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夸夸我的家乡美》。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丰富幼儿对家乡地产地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能够大胆、清楚的'通过语言介绍家乡的美,能够准确使用形容词说出家乡的特产和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等。丰富幼儿的形容词,提高幼儿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夸家乡使幼儿从内心感受家乡美,激发幼儿身为大庆人的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可拆装大庆地图一张

  2、五区四县板块图五套

  3、大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旅游景点、特产等图片若干张(龙凤湿地、小米、铁人纪念馆等)

  4、介绍大庆的PPT

  知识能力准备:幼儿对大庆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五区四县的地图,积累五区四县特色、特产。

  四、活动过程

  (一)通过大庆一日游进行引入

  师:向幼儿出示大庆地图后提问:小朋友这张地图是哪里?(幼儿回答:大庆)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大庆一日游,我们出发吧。(教师当司机,播放音乐,带领幼儿看PPT了解大庆的概况)

  (二)看完PPT后教师说:大庆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地方那就让我们一起夸夸我们的家乡大庆吧。

  (1)教师提问: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要求:请小朋友说一句完整的话,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这个好玩的地方。如:大庆有雄伟壮观的铁人纪念馆。

  (2)教师提问大庆有哪些好吃的?

  要求:请小朋友说一句完整的话,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这个好(幼儿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的内容自由的表达)

  (3)刚才小朋友说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你们知道都在大庆的那个区县?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并进行指导。

  (三)夸家乡

  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当各个区县的小导游,来夸一夸我们大庆各区县。幼儿自愿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各区县的地产地貌的相关知识内容,请幼儿过语言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四)游戏:找一找、拼一拼

  将幼儿分组,发放五区四县板块图,幼儿通过拼图巩固了解家乡大庆的整体地貌。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分组活动,制作宣传牌。让幼儿选择自己的好伙伴,在众多的景点图片中找出自己喜爱的景点,自由结伴协商制作宣传牌,并设计一句宣传词。这一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观察自己喜爱景点的所在位置和特征。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创作。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即容易接受,又深受孩子们喜爱。不光体现出了孩子们的创造性,也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从不同角度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避免了众口一致,单调乏味。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感!

我的家乡教案7

  活动设计意图:

  我的家乡在秦岭脚下,这里风景如画、物产丰富,还有许多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为了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家乡,热爱家乡,特设计此活动方案,并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2、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3、说说对家乡的爱。

  活动重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家乡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表达对家乡的爱。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照片。

  2、环保资料:

  (1)乱扔垃圾的照片。

  (2)河水污染的照片。

  (3)砍伐树木的图片

  3、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PPT。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1、小朋友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

  2、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

  3、小朋友跟爸爸妈妈都去过我们蓝田的哪些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呢?

  二、出示照片

  1、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幼儿跟父母一起出游蓝田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的照片。

  2、请幼儿讲解自己照片中的所见所闻。

  三、出示PPT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完整的讲解PPT中出现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

  四、出示环保方面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师:草丛中怎么会白色点点?如果树木被砍伐会怎么样?河水怎么不清澈了?

  (1)没有树木的根固,会引起山体滑坡、泥土流的发生。

  (2)没有树木,大自然失去平衡,自然界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被破坏。

  (3)河里的垃圾会使河水污染、变臭,破坏水里的生态平衡,小鱼小虾没办法生存。

  提问:怎么保护?

  引导幼儿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

  (幼儿讨论)

  五、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如此美丽,我们一起编首儿歌赞一赞好吗?

  引导幼儿创编。(教师问幼儿答)

  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乡在蓝田蓝田的风景美如画,有座什么山?有座王顺山王顺山的孝名传天下,有座什么庵?有座水陆庵水陆庵的壁画美名传,有座什么城?有座影视城影视城的演义每天换不停,有个什么洞?有个溶洞溶洞的景色像仙境,有个什么村?有个民俗村民俗村的美食花样多。

  我们给儿歌取个好听的名字?《我的家乡在蓝田》,小朋友们回家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吧。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我的家乡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学习乐句间自然的换气。

  2.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长江、黄河的`图片及家乡景色的图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1.游戏:找音高。

  幼儿用手势表示自己听到的基本音后的不同音高。

  2.练声

  要求幼儿能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并在练声时感知换气,为学唱歌做准备。

  3.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歌曲是几拍子?

  (2)再欣赏一遍,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及歌词内容。

  (3)欣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欣赏家乡景色的图片。

  出示长江、黄河的图片,幼儿边欣赏边跟老师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意义。

  (4)幼儿跟唱歌曲。

  重点:唱准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学习换气。

  (5)老师伴奏,幼儿集体演唱激发幼儿唱出自豪愉快的情感。

  (6)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4.教师总结性评价。

  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都比较高昂,在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但是孩子们子学习换气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平时不喜运动的三个孩子,有提气的现象,需要教师的示范加个别指导。

我的家乡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全文。

  难点:①比喻句的理解;②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解题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我的家乡》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教学生字“乡”:

  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居住的地方。

  你的家乡在哪里,能告诉老师吗?

  2.小朋友,你们都有白己可爱的家乡,今天课文中的这位小明友,也有自己的家乡,那么他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会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课文(放课文录音,听后让学生大体说说“我”的家乡是怎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想一想,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记一记这些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读生字新词,正音;你觉得哪些生字的字音最难读? (教师帮助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说哪些生字的字形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③重点正音:栽、霞:

  ④重点分析的字形:栽、霞;

  ⑤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渎准字音,不添字、漏字;(读后评议)

  3.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5.用下列字口头扩词:牙、乡、霞、流、栽:

  三、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重点写好“群、霞”这两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抽读生字卡片。

  二、讲读课文。

  1.课文中“我”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用简笔画画出课文中的村子)

  2.齐渎第1自然段,说说这1段主要讲什么(板书:美丽)

  (二)学习2、3、4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3段课文写了月亮湾的哪些地方。

  (板书:后面、前面、河岸、河对面。)

  请说说这些地方怎样的美丽:

  2.学习第2自然段,去看看村子后面有些什么。指名读这一段课文。(板画梨树、苹果树。)

  展开想象,说说春天和秋天时山坡上的景色:

  3.齐读这一节课文;

  4.具体说说村子后面的美丽景色,美在哪儿,并用“”

  划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

  ┌───────────────┐

  │村子前面有河。│

  │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

  说说哪个句子好,为什么?(板画小桥、流水)

  出示句子:

  ┌────────────┐

  │河水流着。│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

  一群鱼在河里游。

  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

  │河水很清│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

  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出示课文的有关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月亮湾村子前面的情况。

  6.了解河岸上的景色。

  板书:桃花、农田。板画:桃花、农田、厂房;)

  出示句子:

  ┌──────────────────┐

  │河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春天,树上开满│

  │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

  讨论理解,字、词训练:

  给“栽”换一个近义词:一片火红的朝霞指什么?

  上面的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写桃花开的时间、样子,颜色的词分别是哪一些。

  展开想象,说说到了秋天,河对岸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景色:

  (三)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三、完成课后第4题。

  第三课时

  一、课堂练习,做课后2、3两题,做后反馈校正。

  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说说春天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出示练习:

  ┌───────────────────────┐

  │春天来到了月亮湾:山是那么( ),水是那么│

  │( ),山上( )的梨花、苹果花开了,岸│

  │边( )的桃花开了,农田一片( ),我的│

  │家乡真( )!我( )的家乡。│

  └───────────────────────┘

  三、总结课文,课堂练习。

  1.月亮湾这个村子.多么美呀!这样美的环境都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创造的;这也说明,月亮湾的人们是十分勤劳的,他们勤劳,又重视保护环境,所以才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像花园一样。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未完成的作业。

我的家乡教案10

  设计意图: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生活,歌舞、绘画、雕刻等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彩云之南"是云南省的美称,正是这诗意的别称,形象的概括了云南大地的美丽、富饶、神奇多彩。希望通过《我的家乡民族多》这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云南、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了解三月街的活动,初步了解白族服饰的特点。

  2、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电影《五朵金花》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请幼儿观看《五朵金花》前十分钟的视频: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地方过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视频,看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个节日叫什么名字?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干些什么?

  看视频。

  请幼儿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个三月街是我们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举行,到这个时候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三月街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拿一些东西去买卖,同时还会进行一些歌舞表演和赛马。"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说的就是大理州民族节三月街。

  2、初步了解白族的服饰刚才小朋友们有没有注意看刚才视频里的那些人穿着的衣服?

  那是我们白族的服装,是很多年前的款式了。

  现在我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书,看看我们现在的白族服装。

  让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问幼儿看到了什么?衣服主要是什么颜色的?(白色)教师小结:白族最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

  现在我们来看看头饰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一说,这个头饰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个头饰上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结: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下关风,上关花(山茶花,杜鹃花),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花,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逛了三月街,再让我们走进白族人家,尝尝他们的三道茶好吗?走吧!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我的家乡教案11

  活动目标

  1.热爱家乡、对自己是新疆人感到骄傲。

  2.了解新疆的一些重要成就,知道与新疆相关的人物、事物。

  3.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重点难点:了解新疆的一些重要成就,知道与新疆相关的人物、事物。

  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活动准备

  PPT文稿、《我爱雪莲花》歌曲、阿迪力视频、阿里木视频、《我的家乡》数字故事、记分牌、选手胸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今天,崔老师想和大班的朋友们再玩儿一下猜猜乐游戏。”

  教师:“我们分为蓝队和红队进行比赛,请自由分组。你是哪一组的就佩戴哪一组的号牌。”“现在请小选手们上场!”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并由幼儿商量比赛规则。

  教师分别出示“葡萄”“石榴”“大巴扎”“红山”“阿凡提”“雪莲花”“阿迪力”“阿里木”的图片请幼儿描述特征。

  要求:两组每次各派一名幼儿轮流参赛,其余幼儿提供信息,猜对得分,如果提供信息的幼儿直接说出谜底则减分。

  师:“我已经把所有要猜的东西放在大屏幕里了。来猜谜的孩子要背对大屏。坐在座位上的朋友们任务很重的,要通过你们的语言或者动作去描述这个东西的最大特点。比如打一个什么?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等。”“可是这个图片上物品的名字可以直接说出来吗?”最重要的信息:所有的`图片都与新疆有关。

  2、观看阿迪力高空达瓦孜视频。

  提问:(1)看完来自新疆的高空王子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觉?

  (2)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什么意思?

  3、观看阿里木感动中国领奖视频。

  提问:

  (1)为什么要流泪?

  (2)当我们新疆人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上时,你有什么感觉?

  4、我对家乡的心里话。

  教师播放数字故事《我的家乡》

  (三)结束部分

  师幼共同合着《新疆吆喝》的音乐,跳舞结束活动。

  师:“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这么多和家乡新疆有关的事,希望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新疆亚克西!”“让我们一起给我们的家乡送一个祝福吧!”

  活动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还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名称。知道家乡的代表性特征。本次活动体现了《指南》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更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孩子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使孩子更关心、更愿意了解身边的人与事。

  本活动来自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是幼儿所熟悉的但又是相对零散的知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与自然、成人,社会的交往与接触,取得了对家乡较感性、零散、片面的生活知识经验。通过本次活动,不但使幼儿对家乡的已知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梳理,而且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幼儿学会了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体验到交流分享的乐趣。

  大班幼儿有根据图片或其他信息自主表达的能力,活动中给与幼儿充分的自主表达的时间。孩子在个别交流、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我关注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培养幼儿大胆表达的能力。

  在社会活动中我避免了过多说教与灌输,选择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知识点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动与静的学习方法相结合,始终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

  我的提问、谈话、交流和讲解语言可以更加精炼,更适合幼儿的倾听习惯。

我的家乡教案12

  活动设计背景

  对于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幼儿来说,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着本民族的本土特色进行将使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家乡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引导幼儿大胆的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当导游描述家乡美景从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通顺的语言来描述家乡。

  教学难点:幼儿能用一些描写美景的词语来描述家乡的美景。

  活动准备

  1、康定的几处风景图片。

  2、康定情歌轻音乐。

  3、兔八哥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引入:播放《康定情歌》轻音乐让幼儿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进行语言引入并播放音乐和康定的风景图片:康定是一座美丽的溜溜的城四季如画,康定情歌更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小朋友们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风景如花的溜溜城里真幸福。

  二、情景创设出示兔八哥图片:昨天动画城的兔八哥给我打来电话说他想来康定旅游可是没有导游,老师想推荐我们班的一位小朋友做他的导游来为他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三、我是家乡小导游:

  1、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家乡并推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来介绍。

  2、主要介绍家乡的美景可以根据老师刚才展示的图片进行介绍。

  3、在介绍中可以借助老师来为你的介绍添彩。

  四、评选出兔八哥的小导游。

  五、自由活动:我要大声对家乡说

  六、结束部分:语言引导幼儿用歌声的形式来表达对家乡美的赞美。

  教学反思

  通过上《我的家乡》这堂课后让我有一下反思:

  1、课前准备还应准备一些人文图片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表达面更广一些。

  2、幼儿在当小导游这一部分时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些区域角这样更直观。

  3、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并帮助那些词语匮乏的幼儿在介绍时“老师和你一起为你的介绍添添彩好吗?”

  4、整个教学中有师生的互动但比较欠缺主要一幼儿为主。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会在开课时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开课并且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在活动中多注入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