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教案

时间:2024-07-06 08:56:2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字塔》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字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字塔》教案

《金字塔》教案1

  课题

  金字塔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0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

  【出示课件2】

  (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出示课件3】

  (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3、4】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金字塔)

  【出示课件5】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32)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课件6】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金字塔夕照》

  1、(板书:金字塔夕照)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7】

  (1)文章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用形象的描绘推出说明对象,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在金色的夕阳下,……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又因循着语言固有的意思和想象的功能,是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交融渗透的产物。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板书:开阔而雄浑的画卷)

  (2)文章对意境的描绘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对音乐、美术、摄影等的借鉴上。作者十分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例如:

  【出示课件8】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出示课件9】

  (3)接着作者又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经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到来的,究竟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①作者运用浓重笔墨描述自己的感受,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②这些形象的描绘,描绘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十分形象、具体。就这样,作者层层展开,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它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板书:比金子还贵重)

  【出示课件10】

  (4)最后,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夕阳无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怀,饱含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同时又有作者眼见的现实写照,流露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板书:怀古的幽思)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4、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描述厚重文化遗产,歌颂人类伟大创造。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二)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板书: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课文,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1)从金字塔的重量、体积、底面积了解到金字塔的庞大。【出示课件11】

  塔的重量:约600万吨

  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重量大、体积大、底面积大的特点。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板书: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

  (2)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采石、运输、施工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板书:建造工程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2】

  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筑金字塔的?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只怎样运送这些石头的吗?

  (3)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几千年前的工匠之手,叫人难以置信。金字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出示课件13】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是怎样将这些石头叠加在一起的吗?

  (4)数据之谜: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板书:数据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4】

  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从塔基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正好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

  【出示课件15】

  几个数字所显示的精确的等式,使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都迷惑不解。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

  谁能相信,这一系列的数据,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还有,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

  还有,大金字塔的尺寸与地球北半球的大小,在比例上极其相似。

  这些数字的“巧合”说明了什么呢?

  (5)古埃及一览: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

  ①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人类的文明大多发育在河流沿岸,在那个时期人们都是沿河流定居的。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

  ②古埃及人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③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

  ④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三)引导学生了解两篇课文中的相互印证的内容。

  【出示课件16】

  1、金字塔的建造位置: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字塔夕照》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7】

  2、周围的环境:

  (1)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金字塔夕照》

  (2)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8】

  3、智慧的结晶:

  (1)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金字塔夕照》

  (2)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9】

  4、不解之谜:

  (1)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觉,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金字塔夕照》

  (2)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小组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评议。

  让学生在学会字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放手学生小组交流,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探究交流之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读、思、想、论、写、说,合作、商量,积极参与,随时询问老师,深刻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从而获得自我感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板书: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2、试写调研报告。以课堂学到的知识为主,介绍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联系你的课外知识,加以介绍。

  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既是课内的总结,又是课外的延伸。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找积累资料,把研究引向更大的课堂,引向更深的层次。

《金字塔》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了解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食用比例。

  2.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知道怎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有益健康行为形成。

  活动准备

  多媒体播放器;FLASH饮食金字塔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打开多媒体播放器

  1.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学习爱好。

  2.熟悉饮食金字塔,了解饮食的初步分类。

  3.边示范边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共有两关第一关提供十二款食物,第二关提供十八款食物,4.玩家需按食物金字塔分类原则,把左边的食物放在储存格内。完成第一关才可进入第二关。

  5.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游戏

  1.幼儿操作,选择食品放到金字塔塔上。

  2.幼儿轮流操作数遍(教师引导食物分类)

  三、小结

  幼儿悟出游戏道理:食物金字塔愈往上,愈收敛,即表示愈往上我们愈要减少进食分量。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吹泡泡游戏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

  上个星期,孩子们来得比较少,我的教学很轻松,然后各种想尝试的念头就在心里萌发。做完操,因为四个小班挤在一起走楼梯不安全,也因为我们是小四班,轮到最后一个走,在等待的时候,我问孩子,想不想做个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说想。我告诉孩子吹泡泡的游戏需要先把四路中队变成一个圆圈,孩子们认真听着。我先带着第一队开始绕行走,在阿姨的帮助下,第二队的排头紧紧跟上,第三队、第四对,很快,我和第四对最后一个孩子接上,孩子们兴奋又惊喜地发现:队伍变成了一个圆圈。

  我请孩子们放下拉前面小朋友衣服的手,并面向圆心站好,孩子们很快完成了老师的口令,然后我请孩子们伸出手,和自己旁边的两个小朋友拉手,孩子们也完成得很好。接着,我们就开始做吹泡泡的游戏,我说泡泡变小了,孩子们就兴奋地朝圆心走,缩小圆圈,我说泡泡变大了,孩子们就往后退着走,扩大圆圈,我说泡泡破掉了,孩子们就再原地蹲下,我说吹泡泡了,孩子们就随着我的“吹泡泡”,慢慢站起来,孩子们快乐极了,一遍游戏之后,发现前面一个班级正好差不多走完楼梯,我于是告诉孩子,以后我会经常带孩子做这个游戏,孩子们期待着。

  但是这个圆圈走回去是不行的.,我们于是又完成了一个难度挺高的合作动作,将圆圈变成了长长队伍,并且放下互相拉着的手,赶紧找好前面一个小朋友拉好衣服。孩子们完成得非常好。我们高兴着和太阳说再见,和云朵说再见,这会的孩子就特别快乐和愉悦。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孩子们每每做完操要等待时,总会提醒我,张老师,我们要做个吹泡泡的游戏。看孩子们对游戏那样喜欢,我何尝不是一种教学的快乐体验呢,我又和孩子们做起来。并且由吹泡泡变成了大皮球,孩子很会想说可以变成气球等,我觉得孩子已经真正喜欢上了这个游戏。

  这个星期轮到我周二和周四带班,本来以为孩子们已经忘记了这样的游戏相约,不过孩子们在做完操马上提醒我,张老师,我们做个游戏吧。我故意说:什么游戏,我忘了。孩子们便提醒我:先要走成一个圆圈,然后变大变小,很好玩的。看孩子们都记得这样清楚,我马上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并且告诉他们每次做游戏,都要进步一点点,这一次,我们要更有秩序地走圆圈,而且圆圈变大变小时,不能随便趴在地上,孩子答应了。于是,我又和孩子们做起游戏来,等待的五分钟,我们找到了最快乐的瞬间。也看到上个星期没有来的孩子,也都掌握了游戏的方法,大胆地玩起游戏来。

  在以前带领小班时候,总是在队伍变化上觉得很困难,尤其是变成圆圈,但是这一次,我觉得特别容易,不是我强调了规则,而是我找到了和孩子的心灵契合点,有时幸福是不需要很多规则就能获得的。

  活动名称:玩具我爱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玩具与爱护玩具的情感。

  2、使幼儿懂得玩具轻拿轻放、玩玩玩具应归还原处的简单道理。

  环境创设:

  1、介绍玩具的名称。

  教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有许多玩具要到我们班级来开联欢会,我去看看它们来了没有?(教师到门口佯作探视状)来了,来了,我们小朋友快把它们请进来吧!(幼儿纷纷跑到门外,每人抱起一筐玩具,并把它们放在桌子上。)

  教师:你们请来的是什么玩具呀?(启发幼儿用响亮的声音说出每筐玩具的名称,如“我请来的小汽车.”……)

  2、玩玩具。

  教师:噢!这么多的玩具都想跟我们做好朋友。好!现在小朋友块跟玩具一起玩吧!看谁和玩具最要好,最爱护它们。(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玩玩具,教师旁观察指导他们轻拿轻放。)

  3、与玩具联欢。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具玩得真好,玩具说小朋友也很爱护它们,他们心里真高兴。现在小朋友们来表演节目给玩具看好吗?(幼儿绕着玩具唱歌、跳舞、念儿歌。)

  教师:你们快看,玩具也来表演节目了,大家热烈鼓掌。

  (1)瓶娃娃跳舞(把瓶娃娃排列成各种队形)

  (2)雪花片变戏法(把雪花偏插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花、滑梯等等。)

  (3)小汽车快快跑(小朋友对开小汽车)

  (4)大皮球跳跳跳(教师拍花色球)。

  4、送玩具到新的家。

  教师:玩具表演得真好,玩具玩累了,让它们回去吧!哎呀!玩具为什么不走呀?让我来问问它们:玩具、玩具,你们为什么不回去呀?(佯装问玩具)噢!玩具说,小朋友很爱护它们,玩的时候轻轻拿、轻轻放,所以它们舍不得离开小朋友,它们想留在我们班级里,天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大家欢迎不欢迎?(欢迎!)那么,我们让万居住在哪里呢?(玩具柜。)对!我们班级的玩具柜就是它们的新家,我们把玩具柜腾出来,让这些玩具住。(在教师带领下,幼儿边念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和我们在一起,轻轻拿来轻轻放,小朋友们记记牢。玩玩玩具送回家,玩具了的小习习。”边把玩具送进玩具柜。)

  5、与玩具道“再见”。

  在教师启发下,幼儿边走出活动是边与玩具说话:“玩具再见。”“玩具我爱你!”“玩具我喜欢你!”“玩具,我明天再来看你!”“玩具,我要天天和你在一起!

《《金字塔》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金字塔》教案】相关文章:

《金字塔》教学反思04-12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04-29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大全(3篇)11-21

教案06-23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案例02-03

《bpmf》教案06-28

《秋天》教案06-28

《春天》教案05-18

《金字塔》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字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字塔》教案

《金字塔》教案1

  课题

  金字塔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0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5)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2)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

  【出示课件2】

  (3)说到埃及,你又会想到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出示课件3】

  (4)展示资料:老师曾经让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古关埃及和金字塔的图文资料,谁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资料。(利用投影展示多个同学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3、4】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金字塔)

  【出示课件5】

  穆青(1921———2003),当代著名新闻记者。

  从交流学生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导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对接下来关于金字塔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32)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课件6】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3、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金字塔夕照》

  1、(板书:金字塔夕照)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出示课件7】

  (1)文章采用描写式开头的写法,通过把对金字塔壮丽景色的描绘来作为文章的开头,用形象的描绘推出说明对象,给读者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在金色的夕阳下,……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又因循着语言固有的意思和想象的功能,是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交融渗透的产物。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板书:开阔而雄浑的画卷)

  (2)文章对意境的描绘十分出色。文章意境之美,可以说是得益于其对音乐、美术、摄影等的借鉴上。作者十分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并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例如:

  【出示课件8】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这些文字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这些极具色彩的景色描写,使得文章信息含量巨大,加上光与影的刻画更细致入微,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出示课件9】

  (3)接着作者又写在金字塔边看到的情景及自己的感受。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经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到来的,究竟出于象形,还是会意?无论哪一种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①作者运用浓重笔墨描述自己的感受,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②这些形象的描绘,描绘出金字塔的神秘和绝美,十分形象、具体。就这样,作者层层展开,带领着读者一起欣赏它的外部形象——多像一个“金”的汉字,感受几千年来金字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板书:比金子还贵重)

  【出示课件10】

  (4)最后,作者通过金字塔自身的鲜明对照,抒发了对金字塔夕阳无限好令人陶醉的情怀,饱含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同时又有作者眼见的现实写照,流露出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板书:怀古的幽思)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4、教师小结:《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描述厚重文化遗产,歌颂人类伟大创造。

  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二)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1、(板书: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借助课文旁边的批注读懂课文,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1)从金字塔的重量、体积、底面积了解到金字塔的庞大。【出示课件11】

  塔的重量:约600万吨

  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进行说明,准确地说明了金字塔重量大、体积大、底面积大的特点。

  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使人感受到修筑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板书:工程的浩大、艰巨,其规模的巨大)

  (2)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采石、运输、施工等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板书:建造工程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2】

  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筑金字塔的?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只怎样运送这些石头的吗?

  (3)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几千年前的工匠之手,叫人难以置信。金字塔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出示课件13】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你能说一说当时的人是怎样将这些石头叠加在一起的吗?

  (4)数据之谜:更为令人吃惊的奇迹,并不是胡夫金字塔的雄壮身姿,而是发生在胡夫金字塔上的数字“巧合”。(板书:数据未解之谜)

  【出示课件14】

  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从塔基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正好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数字“巧合”还在不断地出现:

  【出示课件15】

  几个数字所显示的精确的等式,使考古学家、建筑学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都迷惑不解。

  等式一∶(金字塔)自重×l0l5=地球的重量

  等式二∶(金字塔)塔高×l0亿=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等式三∶(金字塔)塔高平方=塔面三角形面积

  ……

  谁能相信,这一系列的数据,仅仅是偶然的巧合?

  还有,金字塔的塔基正位于地球各大陆引力中心。

  还有,大金字塔的尺寸与地球北半球的大小,在比例上极其相似。

  这些数字的“巧合”说明了什么呢?

  (5)古埃及一览:了解古埃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就。

  ①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人类的文明大多发育在河流沿岸,在那个时期人们都是沿河流定居的。尼罗河水每年定期泛滥,淹没陆地,滋润土壤,使耕地肥沃,农业发达。埃及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早不用将全部劳力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剩余的劳动力可以放在其它用途,比如建造金字塔。)

  ②古埃及人已经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③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

  ④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三)引导学生了解两篇课文中的相互印证的内容。

  【出示课件16】

  1、金字塔的建造位置:

  (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字塔夕照》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7】

  2、周围的环境:

  (1)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金字塔夕照》

  (2)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8】

  3、智慧的结晶:

  (1)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说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金字塔夕照》

  (2)用大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出示课件19】

  4、不解之谜:

  (1)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觉,引起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金字塔夕照》

  (2)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塔高的10亿倍。从塔底的正中间向正南正北画一条延长线,可以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1、小组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评议。

  让学生在学会字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放手学生小组交流,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探究交流之中。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读、思、想、论、写、说,合作、商量,积极参与,随时询问老师,深刻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从而获得自我感悟。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3)分钟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板书: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2、试写调研报告。以课堂学到的知识为主,介绍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联系你的课外知识,加以介绍。

  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既是课内的总结,又是课外的延伸。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查找积累资料,把研究引向更大的课堂,引向更深的层次。

《金字塔》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了解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和食用比例。

  2.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知道怎样的饮食才是健康的。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有益健康行为形成。

  活动准备

  多媒体播放器;FLASH饮食金字塔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打开多媒体播放器

  1.介绍游戏名称,引起幼儿学习爱好。

  2.熟悉饮食金字塔,了解饮食的初步分类。

  3.边示范边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共有两关第一关提供十二款食物,第二关提供十八款食物,4.玩家需按食物金字塔分类原则,把左边的食物放在储存格内。完成第一关才可进入第二关。

  5.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游戏

  1.幼儿操作,选择食品放到金字塔塔上。

  2.幼儿轮流操作数遍(教师引导食物分类)

  三、小结

  幼儿悟出游戏道理:食物金字塔愈往上,愈收敛,即表示愈往上我们愈要减少进食分量。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吹泡泡游戏富有童真童趣的活动

  上个星期,孩子们来得比较少,我的教学很轻松,然后各种想尝试的念头就在心里萌发。做完操,因为四个小班挤在一起走楼梯不安全,也因为我们是小四班,轮到最后一个走,在等待的时候,我问孩子,想不想做个吹泡泡的游戏,孩子们说想。我告诉孩子吹泡泡的游戏需要先把四路中队变成一个圆圈,孩子们认真听着。我先带着第一队开始绕行走,在阿姨的帮助下,第二队的排头紧紧跟上,第三队、第四对,很快,我和第四对最后一个孩子接上,孩子们兴奋又惊喜地发现:队伍变成了一个圆圈。

  我请孩子们放下拉前面小朋友衣服的手,并面向圆心站好,孩子们很快完成了老师的口令,然后我请孩子们伸出手,和自己旁边的两个小朋友拉手,孩子们也完成得很好。接着,我们就开始做吹泡泡的游戏,我说泡泡变小了,孩子们就兴奋地朝圆心走,缩小圆圈,我说泡泡变大了,孩子们就往后退着走,扩大圆圈,我说泡泡破掉了,孩子们就再原地蹲下,我说吹泡泡了,孩子们就随着我的“吹泡泡”,慢慢站起来,孩子们快乐极了,一遍游戏之后,发现前面一个班级正好差不多走完楼梯,我于是告诉孩子,以后我会经常带孩子做这个游戏,孩子们期待着。

  但是这个圆圈走回去是不行的.,我们于是又完成了一个难度挺高的合作动作,将圆圈变成了长长队伍,并且放下互相拉着的手,赶紧找好前面一个小朋友拉好衣服。孩子们完成得非常好。我们高兴着和太阳说再见,和云朵说再见,这会的孩子就特别快乐和愉悦。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孩子们每每做完操要等待时,总会提醒我,张老师,我们要做个吹泡泡的游戏。看孩子们对游戏那样喜欢,我何尝不是一种教学的快乐体验呢,我又和孩子们做起来。并且由吹泡泡变成了大皮球,孩子很会想说可以变成气球等,我觉得孩子已经真正喜欢上了这个游戏。

  这个星期轮到我周二和周四带班,本来以为孩子们已经忘记了这样的游戏相约,不过孩子们在做完操马上提醒我,张老师,我们做个游戏吧。我故意说:什么游戏,我忘了。孩子们便提醒我:先要走成一个圆圈,然后变大变小,很好玩的。看孩子们都记得这样清楚,我马上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并且告诉他们每次做游戏,都要进步一点点,这一次,我们要更有秩序地走圆圈,而且圆圈变大变小时,不能随便趴在地上,孩子答应了。于是,我又和孩子们做起游戏来,等待的五分钟,我们找到了最快乐的瞬间。也看到上个星期没有来的孩子,也都掌握了游戏的方法,大胆地玩起游戏来。

  在以前带领小班时候,总是在队伍变化上觉得很困难,尤其是变成圆圈,但是这一次,我觉得特别容易,不是我强调了规则,而是我找到了和孩子的心灵契合点,有时幸福是不需要很多规则就能获得的。

  活动名称:玩具我爱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玩具与爱护玩具的情感。

  2、使幼儿懂得玩具轻拿轻放、玩玩玩具应归还原处的简单道理。

  环境创设:

  1、介绍玩具的名称。

  教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有许多玩具要到我们班级来开联欢会,我去看看它们来了没有?(教师到门口佯作探视状)来了,来了,我们小朋友快把它们请进来吧!(幼儿纷纷跑到门外,每人抱起一筐玩具,并把它们放在桌子上。)

  教师:你们请来的是什么玩具呀?(启发幼儿用响亮的声音说出每筐玩具的名称,如“我请来的小汽车.”……)

  2、玩玩具。

  教师:噢!这么多的玩具都想跟我们做好朋友。好!现在小朋友块跟玩具一起玩吧!看谁和玩具最要好,最爱护它们。(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玩玩具,教师旁观察指导他们轻拿轻放。)

  3、与玩具联欢。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具玩得真好,玩具说小朋友也很爱护它们,他们心里真高兴。现在小朋友们来表演节目给玩具看好吗?(幼儿绕着玩具唱歌、跳舞、念儿歌。)

  教师:你们快看,玩具也来表演节目了,大家热烈鼓掌。

  (1)瓶娃娃跳舞(把瓶娃娃排列成各种队形)

  (2)雪花片变戏法(把雪花偏插成各种形状的小动物、花、滑梯等等。)

  (3)小汽车快快跑(小朋友对开小汽车)

  (4)大皮球跳跳跳(教师拍花色球)。

  4、送玩具到新的家。

  教师:玩具表演得真好,玩具玩累了,让它们回去吧!哎呀!玩具为什么不走呀?让我来问问它们:玩具、玩具,你们为什么不回去呀?(佯装问玩具)噢!玩具说,小朋友很爱护它们,玩的时候轻轻拿、轻轻放,所以它们舍不得离开小朋友,它们想留在我们班级里,天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大家欢迎不欢迎?(欢迎!)那么,我们让万居住在哪里呢?(玩具柜。)对!我们班级的玩具柜就是它们的新家,我们把玩具柜腾出来,让这些玩具住。(在教师带领下,幼儿边念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和我们在一起,轻轻拿来轻轻放,小朋友们记记牢。玩玩玩具送回家,玩具了的小习习。”边把玩具送进玩具柜。)

  5、与玩具道“再见”。

  在教师启发下,幼儿边走出活动是边与玩具说话:“玩具再见。”“玩具我爱你!”“玩具我喜欢你!”“玩具,我明天再来看你!”“玩具,我要天天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