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元宵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元宵的古诗1
1、《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2、《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3、《上元日二首》
唐朝诗人李昂
上元高会集群仙,心斋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关于元宵的古诗2
1、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宋·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2、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3、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4、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5、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宋·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6、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的啊金地,钟发琉璃台。
7、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8、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9、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10、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明·赵时春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11、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2、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3、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14、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15、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6、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17、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8、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9、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0、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21、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22、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23、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
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24、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5、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26、元夕诗
清·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箫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27、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28、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啊我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29、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我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0、长安正月十五日
唐·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关于元宵的古诗3
1.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佚名《折桂令·元宵》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与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玉案·元夕》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6.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7.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
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9.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1.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1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13.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14.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15.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16.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7.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荒漠之旅《元宵无月》
18.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杨璐《雨夜元宵》
19.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20.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东方骏《庆元宵》
21.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22.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23.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7.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8.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9.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0.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2.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33.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4.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6.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3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8.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39.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0.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41.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5.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6.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4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9.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5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1.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52.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3.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5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56.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57.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5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59.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60.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6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6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4.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纳兰性德《清平乐·上元月蚀》
6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66.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67.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8.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9.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灯》
70.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关于元宵的古诗4
1、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佚名《折桂令·元宵》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与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玉案·元夕》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6、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7、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
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9、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11、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12、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13、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14、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15、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6、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荒漠之旅《元宵无月》
17、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杨璐《雨夜元宵》
18、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9、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20、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21、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5、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6、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7、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30、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3、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3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5、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36、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3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9、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0、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1、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2、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4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5、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6、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47、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8、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49、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51、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5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53、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54、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5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6、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5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8、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纳兰性德《清平乐·上元月蚀》
59、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60、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61、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2、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灯》
关于元宵的古诗5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汴京元夕》
【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月如霜”之清冷幽静,与前面所描绘的欢庆热闹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这一句实际上却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以淡墨衬浓彩,余韵宛转,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词之妙。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代】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词人的笔是一支彩笔,这支彩笔将天上人间尽情涂抹,把都城元夕的繁华景象描摹尽致。但是,这一片繁华都只是词人想象的产物,首句“闻道”二字点明了这一点。上片越是写得繁华热闹,则越是反衬出下片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代】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代】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欢乐时,人们可暂时忘却忧伤,但当欢乐过后,孤寂之感便会重新萦绕心头,突出自己忧愁的心绪,昭示出盛筵必散的哲理,有感伤之味。一个“渐”字,慢慢道出作者委曲幽怨之情。
《古蟾宫·元宵》
【明代】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关于元宵的古诗6
1、《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3、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4、《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5、《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6、《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7、《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8、《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9、《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0、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1、《元夜踏灯》
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12、《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3、《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4、《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5、《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16、《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7、《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8、《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关于元宵的古诗7
1、元夜踏灯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2、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3、元夕影永冰灯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4、诗曰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5、京都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6、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7、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8、鹧鸪天·上元启醮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9、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10、辛亥元夕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11、元夕无月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12、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3、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4、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关于元宵的古诗8
1、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3、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1、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2、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13、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5、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6、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7、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0、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21、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22、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6、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7、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29、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0、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31、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2、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3、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5、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6、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37、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8、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3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0、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41、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关于元宵的古诗9
1、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5、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6、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8、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9、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1、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12、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1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1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1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17、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18、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9、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1、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曾巩《上元》
22、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23、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2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5、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26、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27、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28、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29、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30、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31、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32、过了元宵八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履闲。痴绝不妨公事了,欢浓莫于酒杯悭。明年今日迎新霈,锦轴荣封鬓未斑。——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3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34、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韩偓《元夜即席》
35、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36、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37、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38、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9、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4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3、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44、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5、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46、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曾巩《上元》
47、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48、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49、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0、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51、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52、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53、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54、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55、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56、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5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58、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59、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0、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6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63、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64、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65、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66、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67、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68、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69、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0、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71、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7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73、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74、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75、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76、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77、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78、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79、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80、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8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82、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83、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84、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8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6、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87、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88、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89、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90、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91、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92、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93、动地欢声遍十龙。元宵真赏与民同。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郭应祥《鹧鸪天》
94、春雪如蝴蝶,春灯如百花。漫漫飞不已,愁杀千万家。我今无复梦,拥被读南华。——梅尧臣《上元雪》
95、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96、过了元宵八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履闲。痴绝不妨公事了,欢浓莫于酒杯悭。明年今日迎新霈,锦轴荣封鬓未斑。——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97、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98、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99、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100、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101、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02、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103、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04、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05、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0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07、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10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09、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10、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111、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1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113、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14、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11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1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1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118、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119、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20、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21、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22、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曾巩《上元》
123、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124、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12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26、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127、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128、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129、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130、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13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132、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3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34、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35、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顾况《上元夜忆长安》
136、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13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38、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39、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14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41、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42、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而今百事心情懒。灯下几曾忺看。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沈端节《留春令》
143、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钱时《岁二日吴说卿座中初见古梅一花》
144、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吴文英《烛影摇红·元夕雨》
145、动地欢声遍十龙。元宵真赏与民同。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郭应祥《鹧鸪天》
146、春雪如蝴蝶,春灯如百花。漫漫飞不已,愁杀千万家。我今无复梦,拥被读南华。——梅尧臣《上元雪》
147、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148、过了元宵八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履闲。痴绝不妨公事了,欢浓莫于酒杯悭。明年今日迎新霈,锦轴荣封鬓未斑。——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149、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150、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韩偓《元夜即席》
151、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152、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153、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154、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55、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5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57、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5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59、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60、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6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关于元宵的古诗10
1、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一说作者为朱淑真),全词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流传千古,相信你一定听过。
2、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全诗如下: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虽然不及其后代苏轼、苏洵、苏辙等人名气大,但在当时,他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诗的发展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
3、宋代姜白石的《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全诗如下: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这首诗通俗易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在宋代,元宵节时候的热闹场景,同时,吃汤圆是中国悠久的元宵节习俗。
4、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全词如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的《永遇乐》作品偏少,这首词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了。
5、唐代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全诗如下: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诗人虽不像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名气大,但这首诗最后两句也是流传千古的佳作啊。
6、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全词如下: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与其他诗词不同,这首词是宋徽宗在元宵佳节之际,望着灯市,不禁想起了和明节皇后的.点点滴滴,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
7、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全词如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元宵的古诗11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宋)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关于元宵的古诗12
正月十五打圆霄,
五仁馅心楞块削。
捞出浆粉里滚跳,
如此数趟售客包。
南国不似此法做,
象是北方包水饺。
我想水乡村落小,
集上汤圆现煮烧。
汤圆从宋朝时才有。北宋时已有“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宋代《吴氏中馈录》曾记载了当时一种圆子的制法:“煮沙团、沙糖入赤豆或绿豆煮成沙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这就是那时豆沙团子的制作,南宋时就直接称为“汤团”。
扩大知识面,拓宽人文视野,可以说是小朋友们的.一笔财富。希望提供的关于汤圆的古诗,能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语言的博大精神,享用这一笔知识财富!
热点搜索:元宵节灯谜大全-元宵节古诗词-元宵节歇后语答案-元宵节祝福成语
关于元宵的古诗13
1、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2、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4、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7、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8、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9、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10、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1、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1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3、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14、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5、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17、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18、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9、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1、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曾巩《上元》
22、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23、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门翠竹结高棚。珠帘半卷将团月,玉指初调未合笙。新放华灯连九陌,旧传金钥启重城。少年结伴嬉游去,遮莫鸡声下五更。——刘英《上元十三夜》
2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5、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陸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仇远《元夕放夜》
26、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风柔行阵阵,月淡下亭亭。木笔侵凌碧,来牟掩映青。东皇收拾急,暖涨赴沧溟。——洪咨夔《春雪》
27、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李景伯《上元》
28、半勺兰膏暖焰生,恍疑赤壁夜鏖兵。骑乘猛燎奔驰疾,人运长鎗转战轻。旗影静移云母帐,剑铓微掣水晶营。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29、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杯行不用深辞醉,明日君西我亦东。——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30、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31、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3、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4、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顾况《上元夜忆长安》
35、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36、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7、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8、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3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0、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41、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懑.引得滴流地,一似蛾儿转。而今百事心情懒。灯下几曾忺看。算静中.唯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沈端节《留春令》
42、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梅花不解新时样,初破风前一点春。——钱时《岁二日吴说卿座中初见古梅一花》
43、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吴文英《烛影摇红·元夕雨》
44、动地欢声遍十龙。元宵真赏与民同。春归莲焰参差里,人在蓬壶快乐中。乘皓月,逐和风。凉舆归去莫匆匆。班春休道无千炬,也有星球数点红。——郭应祥《鹧鸪天》
45、春雪如蝴蝶,春灯如百花。漫漫飞不已,愁杀千万家。我今无复梦,拥被读南华。——梅尧臣《上元雪》
46、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47、过了元宵八日间,琴堂歌舞献慈颜。七闽山水须眉秀,三楚云烟杖履闲。痴绝不妨公事了,欢浓莫于酒杯悭。明年今日迎新霈,锦轴荣封鬓未斑。——罗子衎《寿林仲乔尊人》
48、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丘逢甲《元夕无月》
49、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韩偓《元夜即席》
50、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
51、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籍,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52、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53、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5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6、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5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8、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59、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6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61、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3、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5、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66、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6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68、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69、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7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71、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飒然《元宵》
72、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唐寅《元宵》
7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江雪涛《元宵情》
7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7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关于元宵的古诗14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关于元宵的古诗15
01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夜如白昼、萧声悠扬,一曲让人流连忘返!旧时多少美好的姻缘佳话,都嵌在了这灯火阑珊的日子里。
02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湿一作:满)
元夕,有人邂逅,有人分离,有人重逢。这是一个关于爱的表达和升华的日子,涵盖了世间一切情意。
03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明明月色,朦胧美好!这个元宵虽然少了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但隔离病毒隔不断信念。生而为人,何惧苦难?
04
《解语花·上元》
宋代:周邦彦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春花初长,春风初生,这一轮明月,也被春意迷了眼。愿这一轮明月,也能照亮患者回家的路!
05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繁星点点,寄托满腔思念,元宵圆圆,遥望幸福团圆。在这个本该万灯齐明、欢声笑语的日子,如果快乐很难,那么祝你平安!
06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宋代: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这个元宵节,不出门,不加班,没应酬,宅在家里,愿你能找回以往的`闲适心情。
07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代: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沉通:沈)
元宵夜,团圆夜,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如果此时陪伴在身边的那个人依然如旧,记得道一声感谢!
08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元宵的古诗】相关文章:
元宵节古诗02-11
元宵节的古诗02-07
元宵佳节诗句古诗01-13
元宵节的优美古诗02-14
描写元宵节的经典古诗10-27
元宵节古诗【推荐】07-04
元宵节古诗(15篇)02-12
元宵节的古诗词01-04
元宵节古诗15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