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古诗

时间:2024-07-15 17:57:22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牡丹花的古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牡丹花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牡丹花的古诗

牡丹花的古诗1

  1.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庆清朝·牡丹》

  (宋·曹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

  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

  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

  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2.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雨中花慢》

  (宋·叶梦得)

  痛饮狂歌,百计强留,风光无奈春归。

  春去也,应知相赏,未忍相违。

  卷地风惊,争催春暮雨,顿回寒威。

  对黄昏萧瑟,冰肤洗尽,犹覆霞衣。

  多情断了,为花狂恼,故飘万点霏微。

  低粉面、妆台酒散,泪颗频挥。

  可是盈盈有意,只应真惜分飞。

  拚令吹尽,明朝酒醒,忍对红稀。

  3.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白牡丹》

  (唐·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4.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牡丹二首·其二》

  (唐·温庭筠)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5.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7.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戏题牡丹》

  (唐·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8.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秋题牡丹丛》

  (唐·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9.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唐·元稹)

  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10.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西明寺牡丹》

  (唐·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11.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唐·元稹)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12.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忆牡丹》

  (唐·徐夤)

  绿树多和雪霰栽,长安一别十年来。

  王侯买得价偏重,桃李落残花始开。

  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沧洲春暮空肠断,画看犹将劝酒杯。

  13.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4.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卖残牡丹》

  (唐·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牡丹花的古诗2

  题南平后园牡丹

  五代·齐已

  暖披烟艳照西园,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账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

  赏牡丹一首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五代·孙鲂

  意态天生异,转看看转新。

  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

  蝶死难离槛,莺狂不避人。

  其如豪贵地,清醒复何因。

  牡丹

  五代·唐彦谦

  真宰多情巧思新,因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话,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帝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鵶黄作蕊尘。

  看天王院牡丹

  五代·王贞白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看牡丹

  五代·殷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鬓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

  五代·裴悦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宋·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题牡丹

  五代·卢士衡

  万叶红绡翦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风光九十无多日,维惜尊前折赠人。

  牡丹吟 宋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再看光福寺牡丹

  五代·刘兼

  去年曾看牡丹花,蛱蝶迎人傍彩霞。

  今日再游光福寺,春风吹我入仙家。

  当筵芬馥歌唇动,倚槛妖羞醉眼斜。

  来岁未朝金阙去,依前和露载归衙。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宋 梅尧臣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好相与至,竟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

  虽无向时乐,蕙好仍有知。

牡丹花的古诗3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东风无穷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牡丹 王维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

  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

  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云云,一笑尊前醉眼看。

  牡丹

  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墨客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牡丹花的古诗4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的前两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即庭院中的芍药花虽然妖娆美丽,但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虽然纯洁、明净,但缺少热情。唐代郑虔《胡本草》记载: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所以刘禹锡在这里称芍药“无格”。芙蕖,是荷花的别称。周敦颐《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

  但如此纯洁、明净的荷花,在刘禹锡眼中却因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多少显得缺少热情。当然这里刘禹锡没有贬低芍药和芙蕖的意思,反而准确说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写法上来看,这两句诗则用了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即刘禹锡从侧面写牡丹,凸出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品格,称得上花中之美者。

  而诗的后两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则是刘禹锡正面对牡丹的赞颂。它的意思是说,只有牡丹花才算是真正的国色,当它盛开的时候,盛况可以轰动整个京城。对于牡丹来说,它“百般颜色百般香”。虽然刘禹锡这里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但是从他所描述的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场面来看,牡丹定然是姿色超群,具有倾国之色的。

  当然刘禹锡对牡丹的赞颂是怀着主观感情的`,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毕竟,芍药与芙蕖也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据说在唐代武则天时期,牡丹才始盛而芍药艳衰。不过作为一首牡丹诗来说,刘禹锡生动形象的表述,无疑为牡丹的风姿增色不少。一个“动”字,彷佛可以让人梦回大唐,回到那个因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历史时期。

  综上所述,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但是可谓将牡丹的美写到了极致。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刘禹锡这首诗主旨在于赞颂牡丹,但又何尝不是为我们展现了芍药和芙蕖的魅力所在。三种名花,可以说是最大程度丰富了这首诗的审美意蕴,能够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最后,其实对花的喜爱因人而异,如陶渊明爱菊,王安石爱梅,温庭筠爱莲,黄庭坚爱水仙。如果是你,你最喜欢哪种花呢

牡丹花的古诗5

  吕弗克弄秋水,爱此牡丹花鲜。--李白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允明

  灼灼牡丹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品轩共分红。--杜公瞻

  根是泥中玉,心旌善线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李群玉

  唯有湖光红桂竹香,卷舒开合任天真。--欧阳修

  丁年那湖无穷碧,映日牡丹花春城。--杨万里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

  天生不得广汽力,终作中乐第一花。--何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牡丹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

  雨馀无事倚悠悠,媚水牡丹花三氧化二铁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收红擎出与人看。--王颛桥镇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宋伯仁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气象万千剩分凉。--陆游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崔橹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欧阳修

《牡丹花的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牡丹花的古诗】相关文章:

形容牡丹花的唯美句子03-09

牡丹花开了拟人句11-02

经典的古诗01-13

很经典的古诗03-12

【精品】牡丹花小学作文4篇04-28

【实用】牡丹花小学作文三篇05-08

牡丹花小学作文合集7篇04-21

关于感恩的古诗大全_古诗大全12-27

经典咏梅古诗07-03

牡丹花的古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牡丹花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牡丹花的古诗

牡丹花的古诗1

  1.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庆清朝·牡丹》

  (宋·曹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

  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

  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

  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2.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雨中花慢》

  (宋·叶梦得)

  痛饮狂歌,百计强留,风光无奈春归。

  春去也,应知相赏,未忍相违。

  卷地风惊,争催春暮雨,顿回寒威。

  对黄昏萧瑟,冰肤洗尽,犹覆霞衣。

  多情断了,为花狂恼,故飘万点霏微。

  低粉面、妆台酒散,泪颗频挥。

  可是盈盈有意,只应真惜分飞。

  拚令吹尽,明朝酒醒,忍对红稀。

  3.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白牡丹》

  (唐·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4.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牡丹二首·其二》

  (唐·温庭筠)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5.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红牡丹》

  (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7.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戏题牡丹》

  (唐·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8.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秋题牡丹丛》

  (唐·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9.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唐·元稹)

  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10.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西明寺牡丹》

  (唐·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11.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唐·元稹)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12.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忆牡丹》

  (唐·徐夤)

  绿树多和雪霰栽,长安一别十年来。

  王侯买得价偏重,桃李落残花始开。

  宋玉邻边腮正嫩,文君机上锦初裁。

  沧洲春暮空肠断,画看犹将劝酒杯。

  13.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4.描写牡丹花的古诗词

  《卖残牡丹》

  (唐·鱼玄机)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牡丹花的古诗2

  题南平后园牡丹

  五代·齐已

  暖披烟艳照西园,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账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

  赏牡丹一首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五代·孙鲂

  意态天生异,转看看转新。

  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

  蝶死难离槛,莺狂不避人。

  其如豪贵地,清醒复何因。

  牡丹

  五代·唐彦谦

  真宰多情巧思新,因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话,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落时青帝合伤神。

  帝娥婺女曾相送,留下鵶黄作蕊尘。

  看天王院牡丹

  五代·王贞白

  前年帝里探春时,寺寺名花我尽知。

  今日长安已灰烬,忍随南国对芳枝。

  看牡丹

  五代·殷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鬓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

  五代·裴悦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宋·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题牡丹

  五代·卢士衡

  万叶红绡翦尽春,丹青任写不如真。

  风光九十无多日,维惜尊前折赠人。

  牡丹吟 宋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再看光福寺牡丹

  五代·刘兼

  去年曾看牡丹花,蛱蝶迎人傍彩霞。

  今日再游光福寺,春风吹我入仙家。

  当筵芬馥歌唇动,倚槛妖羞醉眼斜。

  来岁未朝金阙去,依前和露载归衙。

  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宋 梅尧臣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艳色照彤霞。

  良好相与至,竟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颇已惬,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带雨摘春葩。

  虽无向时乐,蕙好仍有知。

牡丹花的古诗3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东风无穷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牡丹 王维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

  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

  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贵花云云,一笑尊前醉眼看。

  牡丹

  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墨客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牡丹花的古诗4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的前两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即庭院中的芍药花虽然妖娆美丽,但格调不高;池中的荷花虽然纯洁、明净,但缺少热情。唐代郑虔《胡本草》记载: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所以刘禹锡在这里称芍药“无格”。芙蕖,是荷花的别称。周敦颐《爱莲说》中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

  但如此纯洁、明净的荷花,在刘禹锡眼中却因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多少显得缺少热情。当然这里刘禹锡没有贬低芍药和芙蕖的意思,反而准确说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写法上来看,这两句诗则用了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即刘禹锡从侧面写牡丹,凸出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品格,称得上花中之美者。

  而诗的后两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则是刘禹锡正面对牡丹的赞颂。它的意思是说,只有牡丹花才算是真正的国色,当它盛开的时候,盛况可以轰动整个京城。对于牡丹来说,它“百般颜色百般香”。虽然刘禹锡这里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但是从他所描述的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场面来看,牡丹定然是姿色超群,具有倾国之色的。

  当然刘禹锡对牡丹的赞颂是怀着主观感情的`,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毕竟,芍药与芙蕖也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据说在唐代武则天时期,牡丹才始盛而芍药艳衰。不过作为一首牡丹诗来说,刘禹锡生动形象的表述,无疑为牡丹的风姿增色不少。一个“动”字,彷佛可以让人梦回大唐,回到那个因观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历史时期。

  综上所述,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但是可谓将牡丹的美写到了极致。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刘禹锡这首诗主旨在于赞颂牡丹,但又何尝不是为我们展现了芍药和芙蕖的魅力所在。三种名花,可以说是最大程度丰富了这首诗的审美意蕴,能够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最后,其实对花的喜爱因人而异,如陶渊明爱菊,王安石爱梅,温庭筠爱莲,黄庭坚爱水仙。如果是你,你最喜欢哪种花呢

牡丹花的古诗5

  吕弗克弄秋水,爱此牡丹花鲜。--李白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允明

  灼灼牡丹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品轩共分红。--杜公瞻

  根是泥中玉,心旌善线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李群玉

  唯有湖光红桂竹香,卷舒开合任天真。--欧阳修

  丁年那湖无穷碧,映日牡丹花春城。--杨万里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

  天生不得广汽力,终作中乐第一花。--何中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牡丹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李群玉

  雨馀无事倚悠悠,媚水牡丹花三氧化二铁乾。

  十万琼珠天不惜,收红擎出与人看。--王颛桥镇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宋伯仁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千点荷声先报雨,一林气象万千剩分凉。--陆游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崔橹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