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古诗

时间:2024-05-08 08:58:05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月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月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月的古诗

三月的古诗1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的`《绝句》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怨》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春望》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浮云冉冉送春华,怯见春寒日欲斜。一夜雨声能几许,晓来落尽一城花。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三月的古诗2

  1、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3、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4、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6、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唐 陈子昂

  7、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8、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9、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10、三春淑气动萌荄,膏雨知时四野皆。东作共看沾溉足,西成咸庆岁时谐。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麦田间绿正佳。伫览霏霏飘洒意,眷予兆庶少抒怀。——清 胤禛《三月三日得雨》

  11、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12、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13、今朝魏紫放晴檐,丽景十分添。一年最好惟三月,谁频见、两度重三。——清 陈维松

  14、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15、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6、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17、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元.方回《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18、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19、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20、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21、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22、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23、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三月的古诗3

  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古诗出处——杜甫《春日忆李白》

  2、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古诗出处——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3、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古诗出处——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4、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古诗出处——庄棫《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5、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古诗出处——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6、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古诗出处——雍陶《天津桥望春》

  7、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古诗出处——陆游《沈园二首》

  8、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古诗出处——毛熙震《清平乐·春光欲暮》

  9、楼头画角风吹醒。古诗出处——张先《青门引·春思》

  1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古诗出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三月的古诗4

  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诗出处——李华《春行寄兴》

  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古诗出处——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诗出处——王维《山居秋暝》

  4、造化可能偏有意。古诗出处——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古诗出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古诗出处——杜甫《春望》

  7、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古诗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古诗出处——杜甫《绝句二首》

  9、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古诗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三月的古诗5

  1、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2、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3、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5、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6、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7、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8、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9、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0、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11、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12、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13、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1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15、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16、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17、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18、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三月的古诗6

  三月

  唐·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三月

  宋·许月卿

  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

  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

  锦乡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

  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

  宋·郑獬

  三月江南梅子青,春游已过画船横。

  酒怀索寞人初倦,已喜金杯弄水声。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三月的古诗7

  三月,在微雨中美丽,下雨了,斜斜的细雨笼罩着整个春天。抬起头,让雨滴吻在脸上、唇上、眉上,洗去一冬的疲惫与尘埃,让青春又潇洒起来。

  三月,在微风中妩媚。走在三月的田野里,柔柔的风吹动你的秀发和你身边袅娜的杨柳,吹散你久已积虑心头上忧郁,让你在三月中露出笑靥。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在阳光下成熟,走在春天的阳光里,天是那样的蓝,草是那样的绿,花是那样的`艳——

  真想,握一把微风、一抹新绿,在三月的天空下奔跑。

  真想,鼓一把干劲、一股勇气,在三月的风雨中奔流。

三月的古诗8

  古诗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三月的古诗9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

  清代戴梓

  携儿投辽东,嘤咿甫三月。汝母泪不乾,哭久变成血。

  相逢尽路人,有苦向谁说。囊无金错刀,饭啜糠秕屑。

  腹内长苦饥,乳脉久乾竭。俯视怀中儿,不如弃沟辙。

  患难身莫保,安能育尔活。断绝骨肉恩,免使遭磨折。

  捧看几周回,骨相诚英物。头颅圆中规,额比成人阔。

  啼声侔钟鸣,双目剪秋月。尔我遭坎坷,抚弄亦怡悦。

  况昨初生时,梦兆卜休吉。天属系人心,欲舍终难割。

  迨至四五龄,居然若老成。嬉戏不侮虐,不作孩童行。

  欣闻邻家子,早暮有书声。索母为教读,母教无多经。

  数教数能诵,喜跃矜其能。我为饔飧累,日夕勤笔耕。

  不能自训迪,诬以他人凭。横暴遭恶族,惨掠如仇雠。

  冀欲陨其命,遂彼阴毒谋。尔母闻奔救,急痛心若抽。

  母子相持抱,涕泣不能收。性命虽脱免,郁怒瞢双眸。

  十载不见物,悔恨无时休。计年已十五,视物始能睹。

  黾勉为延师,劼毖历寒暑。操觚试为文,颇能驱陈腐。

  十七入黉宫,文名声楚楚。精进正斯时,家贫缺修脯。

  勤惰任尔为,避喧栖梵宇。裹粮既无多,枵腹勇难贾。

  几日复归来,饥瘦面尘土。抚诘心内伤,双泪落如雨。

  救死真不赡,岂复望延祜。已分覆巢馀,黄口无振羽。

  尔能体我心,愤无激艰阻。死灰冀复燃,瘁极不言苦。

  穷老望儿兴,酸心难备数。今幸捷南宫,惝恍浑疑梦。

  喜极反生悲,往事撄心胸。忆尔在母腹,惊怖遭陈凶。

  堕地随远配,屡困卒能通。机兆应不绝,无乃尔是钟。

  自待勿菲薄,负荷在尔躬。我老复奚望,甘心此地终。

  故乡岂不思,此事关苍穹。努力建名业,昌我北地宗。

三月的古诗10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赏析 

  贾岛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人,长于五言律诗,集中五言律诗也最多。他的律诗,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寻味。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颇为人们所称诵。这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不过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写得好的律诗并不多,这是由于他过于醉心词句的琢磨,往往忽视了全诗的整体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有雕琢的痕迹,不够自然,缺乏动人的情怀,使人读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绝句,无意求工,写得自然、朴素,别有情致。这里所选的《三月晦日送春》便是其中一首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点明三月晦日,说明春日已尽。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风光”,即春光。不说送春,而说“风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转,说虽然已到春尽之期,无计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钟未动,明朝之夏未来,仍然还是春天。因此,当这最后一夜之时,愿与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饮酒,以表送别之情,这样也还是能够很好地享受这最后一夜的春光。“犹是春”三字,可如宋苏轼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看来这首诗颇有古诗的“何不秉烛游”的意思。但细加体味,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诗的作者秉烛夜游,是由于感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应及时行乐,这首诗的作者良夜不眠,则是为了流连春光,爱惜韶华,并无伤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时光,刻苦吟诗。这就从惜别春光中,引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时抒怀,高昂乐观。

三月的古诗11

  古诗原文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译文翻译

  前些年在东海遨游,切细鲸鱼肉做羹汤,眼前是如山白浪,激起我豪情万丈。

  去年在终南山下射虎,半夜里回营,漫天大雪积满了我的貂裘。

  今年摧丧颓废真令人发笑,花白的头发,苍老的容颜,使人羞于取镜一照。

  谁能料到喝醉了酒还能作出狂态,脱帽露顶,向着人大喊大叫。

  金虏还没消灭我的怒气不会平静,那把挂在床头上的宝剑也发出铿然的响声。

  破败的驿站里一觉醒来灯火黯淡欲灭,风雨吹打着窗户,天气约摸是半夜三更。

  注释解释

  “前年”二句:前年,指前些年。陆游在绍兴三十年(1160)官宁德主簿,曾在福州泛海。有《航海》、《海中醉题》等诗。脍(kuài)鲸,把鲸鱼肉切碎。

  “去年”二句:乾道八年(1172),陆游佐王炎军幕,驻陕西南郑,积极筹划北伐。他在军中常参加打猎,曾刺虎,有多首诗谈到打虎事。南山,终南山。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

  摧颓:摧丧颓废,精神不振。

  堪笑:可笑。

  华发:花白头发。

  苍颜:苍老的容颜。

  “脱帽”句:写酒后狂态。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逆胡:旧称侵扰中原地区的北方少数民族。

  铿:金属撞击声。

  破驿:破败的驿站。

  梦回:从梦中醒来。

  灯欲死:灯光微弱,即将熄灭。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创作背景

  乾道九年(1173)的初春,陆游在成都安抚使的衙门中,担任着参议官的名义,这是一个空衔,公事是没有的,正如他自已所说的“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他的时光多半消磨在酒肆和歌院当中。

  诗文赏析

  诗前六句怀念过去,回视今日。诗说前些年在白浪如山的东海中遨游,把鲸鱼肉切细了做鱼羹;去年在南山射虎,晚上归来,雪满貂裘。这回忆过去的四句,脍鲸事是虚写,打虎事是实写,句子十分豪壮,气魄很雄伟。写白浪、急雪,都寄托了自己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胸襟气魄,与他志灭金虏、向往收复失土紧密相连,读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辛弃疾所赋的“壮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样雄壮的场面。陆游与辛弃疾表达的都是实施报国杀敌行动的热忱,也都流露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感慨。正因为前年、去年的生活都过得很有意义,尤其是去年在南郑,地处前沿,更符合他杀敌立功的抱负,此较下来,更加显得今年的不堪。他想到自己已年近五十,容颜苍老,颓唐失意,感到非常愁闷。“最堪笑”、“羞自照”是自我解嘲,中间埋藏着无限的不平与感伤。祖国的前途如何?自己的前途又如何?他痛苦地求索着。

  于是,诗人借酒消愁,醉后,满腔的疾愤都喷发了出来。表面上,他惊诧自己居然酒后能狂,脱略形骸,然而透视他的内心,这不是醉醺醺的狂态。其实诗人是在凭藉醉酒,抒发心中强烈的不平,痛恨国家恢复无策,坐失良机,正如下面所说的.,是“逆胡未灭心未平”,自己也同“孤剑床头铿有声”。这两句正面的叙述,正是诗人慷慨的誓词,与他在《长歌行》中所说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相同,都表现了赴沙场杀敌的渴望及蹉跎岁月的苦闷。

  最后,诗人酒醒了,身在破败的驿站里,梦觉后,眼前是黯淡的灯光,窗外是风声雨声。这两句写得低沉郁闷,是写景,也是抒情。那昏昏灯火,那凄厉的风雨声,更使诗人心中扰乱不堪,更何况,这半夜的风雨,在诗人刚才的梦中,正像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所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陆游胸中所存的一段不可磨灭的杀敌锐气,以及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伤悲,因此诗写得跌宕奇崛,似狂似悲。忽而豪气奋发,如江水流入三峡,气势雄伟;忽而忧愁苦闷,如寡妇夜哭,哀哀欲绝。诗在用韵上也与内容密切配合,十二句诗换了四个韵,节奏感很强。

三月的古诗12

  客久看遍门前山,兀倚湖光壁挂杖。

  花时台馆颇照眼,亦依蜂蝶媚寻丈。

  尚书禊约竟临存,张饮联吟付双桨。

  发兴携为玲珑游,魂迎草树初旭朗。

  飞车剎那百里外,谈古都杂雷霆响。

  临安山势万龙鸾,偏矗一峰如侧掌。

  折旋危堑苍霭垂,迭缘梯级出瓮盎。

  披襟呼吸元气中,鸟声不到吞魍魉。

  磨崖题刻宋逮明,苏留打字尤倔强。

  (九折岩三字为东坡书)绝顶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从呼学士松,下接烟岚浮泱漭。

  坡公别摹笠屐图,厕以杨琳眉映嗓。

  千载争存好事人,祈盖把茅庇灵爽。

  (明知临安县蜀人杨琳别筑亭摹刻东坡像并列己像于右今与三休亭皆倾圮)入憩僧堂饱蔬笋,辟谷少年解供养。

  (寺僧不归有号辟谷客居此为设食)空阶红湿牡丹肥,层架碧侵苔藓长。

  抔土导寻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荡。

  归径依稀衙鼓传,卧治专城泣吾党。

  隔岁联登天目巅,重过侠骨闭黄壤。

  (去岁游天目故人左南孙宰临安供张伴游今殁将一岁归葬矣)肺腑哀乐通造化,终契裹粮适莽苍。

  鸦点摇空落照迷,掉首犹缠天际想。

三月的古诗13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清代:周济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炉。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清代:陈洵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

  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三月的古诗14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南乡子·千骑试春游》

  [宋]

  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逑。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蝶恋花·二月春游须烂漫》

  [宋]

  葛胜仲

  二月春游须烂漫。秉烛看花,只为晨曦短。高举蜡薪通夕看。红光万丈腾天半。寄语平时游冶伴。不负分阴,胜事输今段。灯火休催归小院。殷勤更照桃花面。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袁枚《春风》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南乡子·晴野事春游》

  [宋]

  张炎

  晴野事春游。老去寻诗苦未休。一似浣花溪上路,清幽。

  烟草纤纤水自流。何处偶迟留。犹未忘情是酒筹。

  童子策驴人已醉,知不。醉里眉攒万国愁。

三月的古诗15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诗出处——李白《清平调·其一》

  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古诗出处——白朴《天净沙·春》

  3、一春不识西湖面。古诗出处——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4、时时自有春风扫。古诗出处——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古诗出处——李白《劳劳亭》

  6、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古诗出处——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7、更谁情浅似春风。古诗出处——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古诗出处——李白《落日忆山中》

  9、画楼影里双飞燕。古诗出处——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1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古诗出处——王维《送别》

《三月的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月的古诗】相关文章:

很经典的古诗03-12

经典的古诗01-13

关于感恩的古诗大全_古诗大全12-27

经典夏天古诗07-12

处暑的经典古诗07-13

小满的古诗07-15

袁枚的古诗08-13

思乡的古诗08-19

幼儿古诗07-22

三月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月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月的古诗

三月的古诗1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的`《绝句》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的《春日游湖上》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怨》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秦观的《好事近·梦中作》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春望》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浮云冉冉送春华,怯见春寒日欲斜。一夜雨声能几许,晓来落尽一城花。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三月的古诗2

  1、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2、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3、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4、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6、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唐 陈子昂

  7、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8、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9、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10、三春淑气动萌荄,膏雨知时四野皆。东作共看沾溉足,西成咸庆岁时谐。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麦田间绿正佳。伫览霏霏飘洒意,眷予兆庶少抒怀。——清 胤禛《三月三日得雨》

  11、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12、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13、今朝魏紫放晴檐,丽景十分添。一年最好惟三月,谁频见、两度重三。——清 陈维松

  14、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15、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6、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17、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元.方回《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

  18、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19、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20、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21、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22、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23、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三月的古诗3

  1、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古诗出处——杜甫《春日忆李白》

  2、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古诗出处——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3、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古诗出处——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4、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古诗出处——庄棫《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5、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古诗出处——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6、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古诗出处——雍陶《天津桥望春》

  7、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古诗出处——陆游《沈园二首》

  8、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古诗出处——毛熙震《清平乐·春光欲暮》

  9、楼头画角风吹醒。古诗出处——张先《青门引·春思》

  10、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古诗出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三月的古诗4

  1、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诗出处——李华《春行寄兴》

  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古诗出处——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古诗出处——王维《山居秋暝》

  4、造化可能偏有意。古诗出处——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5、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古诗出处——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古诗出处——杜甫《春望》

  7、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古诗出处——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8、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古诗出处——杜甫《绝句二首》

  9、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古诗出处——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三月的古诗5

  1、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2、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清·王士禛《踏莎行·秦淮清明》?

  3、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唐·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4、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

  5、过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吴头。——清·沈曾植《清平乐》

  6、三月三日天气新,临川道中愁杀人。——宋·陆游《上巳临川道中》

  7、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唐·元稹《三泉驿》

  8、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唐·白居易《三月三日》

  9、醉来金谷罚多少,兴到兰亭叙有无。——明·袁宏道《上巳日柬惟长》

  10、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宋·杨万里《过秀溪长句》

  11、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唐·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

  12、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唐·白居易《和春深》

  13、水曲兰芳静,城阴柳絮迟。——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1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宋·欧阳修《采桑子》

  15、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唐·孟浩然《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16、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唐·崔颢《上巳》

  17、江上琴书留滞久,水边车马祓除稀。——明·高启《上巳有怀》

  18、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三月的古诗6

  三月

  唐·韩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三月

  宋·许月卿

  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

  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

  锦乡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

  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

  宋·郑獬

  三月江南梅子青,春游已过画船横。

  酒怀索寞人初倦,已喜金杯弄水声。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三月的古诗7

  三月,在微雨中美丽,下雨了,斜斜的细雨笼罩着整个春天。抬起头,让雨滴吻在脸上、唇上、眉上,洗去一冬的疲惫与尘埃,让青春又潇洒起来。

  三月,在微风中妩媚。走在三月的田野里,柔柔的风吹动你的秀发和你身边袅娜的杨柳,吹散你久已积虑心头上忧郁,让你在三月中露出笑靥。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吴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三月,在阳光下成熟,走在春天的阳光里,天是那样的蓝,草是那样的绿,花是那样的`艳——

  真想,握一把微风、一抹新绿,在三月的天空下奔跑。

  真想,鼓一把干劲、一股勇气,在三月的风雨中奔流。

三月的古诗8

  古诗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三月的古诗9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闻亨儿成进士五百字

  清代戴梓

  携儿投辽东,嘤咿甫三月。汝母泪不乾,哭久变成血。

  相逢尽路人,有苦向谁说。囊无金错刀,饭啜糠秕屑。

  腹内长苦饥,乳脉久乾竭。俯视怀中儿,不如弃沟辙。

  患难身莫保,安能育尔活。断绝骨肉恩,免使遭磨折。

  捧看几周回,骨相诚英物。头颅圆中规,额比成人阔。

  啼声侔钟鸣,双目剪秋月。尔我遭坎坷,抚弄亦怡悦。

  况昨初生时,梦兆卜休吉。天属系人心,欲舍终难割。

  迨至四五龄,居然若老成。嬉戏不侮虐,不作孩童行。

  欣闻邻家子,早暮有书声。索母为教读,母教无多经。

  数教数能诵,喜跃矜其能。我为饔飧累,日夕勤笔耕。

  不能自训迪,诬以他人凭。横暴遭恶族,惨掠如仇雠。

  冀欲陨其命,遂彼阴毒谋。尔母闻奔救,急痛心若抽。

  母子相持抱,涕泣不能收。性命虽脱免,郁怒瞢双眸。

  十载不见物,悔恨无时休。计年已十五,视物始能睹。

  黾勉为延师,劼毖历寒暑。操觚试为文,颇能驱陈腐。

  十七入黉宫,文名声楚楚。精进正斯时,家贫缺修脯。

  勤惰任尔为,避喧栖梵宇。裹粮既无多,枵腹勇难贾。

  几日复归来,饥瘦面尘土。抚诘心内伤,双泪落如雨。

  救死真不赡,岂复望延祜。已分覆巢馀,黄口无振羽。

  尔能体我心,愤无激艰阻。死灰冀复燃,瘁极不言苦。

  穷老望儿兴,酸心难备数。今幸捷南宫,惝恍浑疑梦。

  喜极反生悲,往事撄心胸。忆尔在母腹,惊怖遭陈凶。

  堕地随远配,屡困卒能通。机兆应不绝,无乃尔是钟。

  自待勿菲薄,负荷在尔躬。我老复奚望,甘心此地终。

  故乡岂不思,此事关苍穹。努力建名业,昌我北地宗。

三月的古诗10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赏析 

  贾岛是唐代的著名的苦吟人,长于五言律诗,集中五言律诗也最多。他的律诗,字斟句酌,排比工整,常有佳句,耐人寻味。如“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颇为人们所称诵。这是他在诗歌上的成就。不过除了一些佳句以外,他写得好的律诗并不多,这是由于他过于醉心词句的琢磨,往往忽视了全诗的整体的艺术境界的创造。因而他的五言律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有雕琢的痕迹,不够自然,缺乏动人的情怀,使人读后,留不下完整的印象。倒是他的一些绝句,无意求工,写得自然、朴素,别有情致。这里所选的《三月晦日送春》便是其中一首较优秀的作品。

  这是一首抒写送春的七言绝句。首句“三月正当三十日”,点明三月晦日,说明春日已尽。次句“风光别我苦吟身”,意思是说:春光虽然别我而逝,但我这个苦吟诗的人,怎忍别春。“风光”,即春光。不说送春,而说“风光别我”,是虚写“送”字。这句用的'是拟人手法,显得很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转,说虽然已到春尽之期,无计可以留春,但只要晨钟未动,明朝之夏未来,仍然还是春天。因此,当这最后一夜之时,愿与友人不睡,共同苦吟饮酒,以表送别之情,这样也还是能够很好地享受这最后一夜的春光。“犹是春”三字,可如宋苏轼所说的“春宵一刻值千金”了。看来这首诗颇有古诗的“何不秉烛游”的意思。但细加体味,二者旨趣并不相同。古诗的作者秉烛夜游,是由于感叹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应及时行乐,这首诗的作者良夜不眠,则是为了流连春光,爱惜韶华,并无伤感之情,作者只意在珍惜时光,刻苦吟诗。这就从惜别春光中,引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时抒怀,高昂乐观。

三月的古诗11

  古诗原文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译文翻译

  前些年在东海遨游,切细鲸鱼肉做羹汤,眼前是如山白浪,激起我豪情万丈。

  去年在终南山下射虎,半夜里回营,漫天大雪积满了我的貂裘。

  今年摧丧颓废真令人发笑,花白的头发,苍老的容颜,使人羞于取镜一照。

  谁能料到喝醉了酒还能作出狂态,脱帽露顶,向着人大喊大叫。

  金虏还没消灭我的怒气不会平静,那把挂在床头上的宝剑也发出铿然的响声。

  破败的驿站里一觉醒来灯火黯淡欲灭,风雨吹打着窗户,天气约摸是半夜三更。

  注释解释

  “前年”二句:前年,指前些年。陆游在绍兴三十年(1160)官宁德主簿,曾在福州泛海。有《航海》、《海中醉题》等诗。脍(kuài)鲸,把鲸鱼肉切碎。

  “去年”二句:乾道八年(1172),陆游佐王炎军幕,驻陕西南郑,积极筹划北伐。他在军中常参加打猎,曾刺虎,有多首诗谈到打虎事。南山,终南山。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

  摧颓:摧丧颓废,精神不振。

  堪笑:可笑。

  华发:花白头发。

  苍颜:苍老的容颜。

  “脱帽”句:写酒后狂态。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逆胡:旧称侵扰中原地区的北方少数民族。

  铿:金属撞击声。

  破驿:破败的驿站。

  梦回:从梦中醒来。

  灯欲死:灯光微弱,即将熄灭。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创作背景

  乾道九年(1173)的初春,陆游在成都安抚使的衙门中,担任着参议官的名义,这是一个空衔,公事是没有的,正如他自已所说的“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他的时光多半消磨在酒肆和歌院当中。

  诗文赏析

  诗前六句怀念过去,回视今日。诗说前些年在白浪如山的东海中遨游,把鲸鱼肉切细了做鱼羹;去年在南山射虎,晚上归来,雪满貂裘。这回忆过去的四句,脍鲸事是虚写,打虎事是实写,句子十分豪壮,气魄很雄伟。写白浪、急雪,都寄托了自己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胸襟气魄,与他志灭金虏、向往收复失土紧密相连,读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辛弃疾所赋的“壮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那样雄壮的场面。陆游与辛弃疾表达的都是实施报国杀敌行动的热忱,也都流露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感慨。正因为前年、去年的生活都过得很有意义,尤其是去年在南郑,地处前沿,更符合他杀敌立功的抱负,此较下来,更加显得今年的不堪。他想到自己已年近五十,容颜苍老,颓唐失意,感到非常愁闷。“最堪笑”、“羞自照”是自我解嘲,中间埋藏着无限的不平与感伤。祖国的前途如何?自己的前途又如何?他痛苦地求索着。

  于是,诗人借酒消愁,醉后,满腔的疾愤都喷发了出来。表面上,他惊诧自己居然酒后能狂,脱略形骸,然而透视他的内心,这不是醉醺醺的狂态。其实诗人是在凭藉醉酒,抒发心中强烈的不平,痛恨国家恢复无策,坐失良机,正如下面所说的.,是“逆胡未灭心未平”,自己也同“孤剑床头铿有声”。这两句正面的叙述,正是诗人慷慨的誓词,与他在《长歌行》中所说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相同,都表现了赴沙场杀敌的渴望及蹉跎岁月的苦闷。

  最后,诗人酒醒了,身在破败的驿站里,梦觉后,眼前是黯淡的灯光,窗外是风声雨声。这两句写得低沉郁闷,是写景,也是抒情。那昏昏灯火,那凄厉的风雨声,更使诗人心中扰乱不堪,更何况,这半夜的风雨,在诗人刚才的梦中,正像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所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充分反映了陆游胸中所存的一段不可磨灭的杀敌锐气,以及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伤悲,因此诗写得跌宕奇崛,似狂似悲。忽而豪气奋发,如江水流入三峡,气势雄伟;忽而忧愁苦闷,如寡妇夜哭,哀哀欲绝。诗在用韵上也与内容密切配合,十二句诗换了四个韵,节奏感很强。

三月的古诗12

  客久看遍门前山,兀倚湖光壁挂杖。

  花时台馆颇照眼,亦依蜂蝶媚寻丈。

  尚书禊约竟临存,张饮联吟付双桨。

  发兴携为玲珑游,魂迎草树初旭朗。

  飞车剎那百里外,谈古都杂雷霆响。

  临安山势万龙鸾,偏矗一峰如侧掌。

  折旋危堑苍霭垂,迭缘梯级出瓮盎。

  披襟呼吸元气中,鸟声不到吞魍魉。

  磨崖题刻宋逮明,苏留打字尤倔强。

  (九折岩三字为东坡书)绝顶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从呼学士松,下接烟岚浮泱漭。

  坡公别摹笠屐图,厕以杨琳眉映嗓。

  千载争存好事人,祈盖把茅庇灵爽。

  (明知临安县蜀人杨琳别筑亭摹刻东坡像并列己像于右今与三休亭皆倾圮)入憩僧堂饱蔬笋,辟谷少年解供养。

  (寺僧不归有号辟谷客居此为设食)空阶红湿牡丹肥,层架碧侵苔藓长。

  抔土导寻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荡。

  归径依稀衙鼓传,卧治专城泣吾党。

  隔岁联登天目巅,重过侠骨闭黄壤。

  (去岁游天目故人左南孙宰临安供张伴游今殁将一岁归葬矣)肺腑哀乐通造化,终契裹粮适莽苍。

  鸦点摇空落照迷,掉首犹缠天际想。

三月的古诗13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补之

  绿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清代:周济

  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纵有余英,不值风姨炉。烟里黄沙遮不住,河流日夜东南注。

  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清代:陈洵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

  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三月过行宫

  唐代:李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三月的古诗14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南乡子·千骑试春游》

  [宋]

  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逑。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蝶恋花·二月春游须烂漫》

  [宋]

  葛胜仲

  二月春游须烂漫。秉烛看花,只为晨曦短。高举蜡薪通夕看。红光万丈腾天半。寄语平时游冶伴。不负分阴,胜事输今段。灯火休催归小院。殷勤更照桃花面。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袁枚《春风》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

  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南乡子·晴野事春游》

  [宋]

  张炎

  晴野事春游。老去寻诗苦未休。一似浣花溪上路,清幽。

  烟草纤纤水自流。何处偶迟留。犹未忘情是酒筹。

  童子策驴人已醉,知不。醉里眉攒万国愁。

三月的古诗15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诗出处——李白《清平调·其一》

  2、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古诗出处——白朴《天净沙·春》

  3、一春不识西湖面。古诗出处——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4、时时自有春风扫。古诗出处——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古诗出处——李白《劳劳亭》

  6、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古诗出处——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7、更谁情浅似春风。古诗出处——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8、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古诗出处——李白《落日忆山中》

  9、画楼影里双飞燕。古诗出处——谢逸《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10、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古诗出处——王维《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