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案

时间:2025-03-14 10:45:3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燕子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燕子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燕子教案集锦7篇

燕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2、能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学习燕子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习燕子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自制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战?请看大屏幕。(出示复习题)请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1、不分白天和黑夜。

  2、表示疲劳、劳累的意思。

  3、表示“到”的意思。

  4、展开翅膀。

  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个勇敢的孩子先来试一试?(学生一一回答出来后)同学们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对了。请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一个读两次。你觉得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请马上翻开课本,在生字栏里描它一次。

  (二)读文质疑,自主学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亲眼目睹了燕子过海的艰辛之后写下来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话想告诉我们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你读了这段话,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燕子过海是怎样的辛苦、艰难?

  2、为什么不要伤害燕子?水手们对燕子有怎样的感情?)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成学习小组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自己先来学习课文。时间是五分钟。

  (三)反馈发现,学习课文

  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来把你们讨论和学习的结果向老师汇报一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了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学生代表说,教师随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这句话明写大海的辽阔,实际上是反衬出燕子过海的艰辛。可穿插海的图片和燕子作对比来增加理解的深度。

  1、看图,同学们想读吗?一起来读。

  (1)“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这句话交代了水手看见燕子过海的时间、地点,太平洋是世界

  第一大洋,要飞越是很难的。日子是风平浪静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风暴雨的日子,燕子过海就更艰难了。

  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

  (2)“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三对反义词:“寒冷——温暖、北方——南方、昼——夜”来体会燕子飞行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

  老师想先听听女同学是怎么读的。再来听听男孩子是怎样表达的。

  (3)“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让学生抓住“太”、“就像雨点一样”、“落”、“伏”等词语体会燕子的劳累和疲倦。看动画体会、出示图片对比,让生体会燕子的疲倦。

  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地方特别能看出?能理解吗?不会说就用朗读表示。(看“落”和“伏”的对比图片)

  请生读、加动作→看动画体会→自由读→齐读。

  (4)“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特别能看出?你感受到什么?还有问题吗?如: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会儿?燕子死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此问题留在后面课文中探讨。)

  燕子们展翅起飞了,越飞越远,这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我们要在学习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这种不怕艰难的精神!

  过渡:我们仅仅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燕子的不畏艰辛,但我们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亲眼目睹那个动人场景的水手们对燕子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5)“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特别能体会?有不同的理解吗?请你试一试?(其余生看图片体会情感。)体会到了的同学一起来试。

  (6)从“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和“大海的怀里”等语言的婉转及最后两句话的感叹号中体会水手的感情。

  对于这样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的燕子,水手们实在不忍心说它们死了。谁能读出不忍心?

  大海的胸怀是多么广阔、多么令人钦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样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怀中。我们一起来表达这种情感吧!

  我们学习了课文,也和水手们一样,充满了对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让我们再次借水手的话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激情,朗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我们都被燕子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燕子过海的壮观场景吧!(播放燕子过海的壮观动画)同学们,这燕子虽然小,却有勇气飞越浩瀚无边的大海。他们就是这样勇敢而坚强地在大海上飞行,飞过风平浪静的海洋,飞过波涛汹涌的海洋,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从旭日东升的早晨飞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不分昼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种精神哪!就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对燕子的崇敬吧!(配乐朗读课文。)

  (五)升华情感,明理导行

  学了课文,你将怎样对待燕子?

  是啊,我们不能伤害燕子,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因为燕子过海非常的辛苦、艰难,更因为我们崇敬燕子那种不畏艰辛的精神。愿燕子的这种精神能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燕子教案 篇2

  第一课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14个生字及“聚拢、偶尔、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2.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并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搜集相关燕子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有一种鸟会从南方飞回来,是什么鸟?(燕子)

  2.说说燕子给你的印象?(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是呀,春天来了,小燕子又来到我们身边,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装扮着美丽的春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板书:燕子)(相机指导书写:“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生一起书空)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学情正音。

  (1)正音:“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2)词语: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机灵(读了这些词,脑中呈现什么画面?)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几痕细线(体会量词的用法)

  2.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学生讨论交流。

  从四个方面介绍燕子,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增添生机、飞行、停歇。(板书:外形增添生机飞行停歇)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燕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体会燕子外形:活泼机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应扣住哪个词来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板书:活泼机灵)

  2.你能通过朗读把燕子的活泼机灵表现出来吗?指名朗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

  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注重对“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的感悟体会)

  3.讨论: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体会从全身写到局部的叙述方式)

  4.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燕子:增添生机

  1.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2.抓住以下句子体会。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对比句子:才下过细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读一读,比一比,你体会到了什么?(①“蒙蒙的”“细”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如: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②“千万条”的“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柳丝

  的数量、颜色等描写得淋漓尽致。其实,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将和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古诗意境很相似。引导孩子们读《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花儿争相开放)

  3.师:正因为有了这光彩夺目的春天,所以作者禁不住赞叹: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请美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春天的“光彩夺目”,读出燕子的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勃勃”。

  (三)领略燕子飞行、停歇之美

  我们从读中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从读中感受了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美。那么燕子的飞行及停歇又美在何处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三、四自然段。

  1.赏析燕子飞行之美。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燕子是如何飞行的?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划出你认为好的词语。

  (2)交流。

  A.“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B.“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姿灵活。

  C.从“唧唧叫着”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D.“沾”写出了燕子尾尖轻轻点了一下水面。

  师:你能把“掠”和“沾”换成其他的词吗?(可能的答案:飞、贴)

  师:有原来的恰当吗?读一读。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3)让我们齐读这一段,领略燕子飞行的轻快之美。

  2.领略燕子停歇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1)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

  (2)交流。

  A.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了要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B.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几痕”“五线谱用得好。“几痕”说明了距离较远,模模糊糊,若有若无。“五线谱”把停歇的燕子看作是自然形成的曲谱。燕子自然成了“音符”。

  四、小结过渡,读中升华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停歇时的音乐之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

  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

  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

  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所以说,燕子的到来,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让我们饱含激情,再次齐读课文,唱响春天的赞歌!

燕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起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

  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

  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各种鲜艳的花,你也可以具体说说什么花怎么样:

  ( )草______________

  ( )叶______________

  ( )花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想,我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这春天的花儿草儿色彩?(“光彩夺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这么多美丽的花儿一起开了,好像在比谁最美,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百花争艳""艳":色彩鲜明而好看;“争”:比。)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比喻?(_____ ______ 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

  △学生练习

  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赶”)

  △“赶来做什么”?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注意是“盛会”,盛大的集会:什么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这一组词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启发学生回忆在春天里观察的景象,进行想象,然后加以表达。教师提供导语: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了,所以说是“增添生趣”。

  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

  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读。

  13.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练习背诵。

  七、练习。

  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

燕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燕子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同学们,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三、 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 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同学们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出示自学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检查自学:

  1、 分段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相机用小黑板出示易读错的字词。采用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的方式。如圆晕 、翼尖、横掠、似的等。

  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自然段留给你深刻的印象?

  学生交流: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并板书:外形、飞行、休息

  3、课文主要讲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六、 讲读课文。

  第一节.

  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观察后学生口述。

  2、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学生读一读。

  3、指名朗读第一节。

  4、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5、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6、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起轻轻地读课文。

  7、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8、 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9、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10、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1、另外,这一节两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两个?(一身一对)

  12、 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1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燕子教案 篇5

  一、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

  师出示课件并解说:春天,冰雪消融,小草慢慢探出头,河水潺潺流动,河边的柳树冒出嫩绿的芽儿,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快看!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客人,大家观察一下,它是谁呀?——燕子。

  二、初读课文,激发情感

  1、我们的第一个小客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体会,激发学生的情感。

  2、你们找找你的读书小伙伴,读给对方听听。彼此对小燕子的感情。(通过找读书小伙伴即可以检查字音、生字,又可以交流读书方法。)

  3、谈谈燕子留给大家的印象。

  三、合作探究,深入感悟

  1、分小组学习,大家互相交流,明确作者是从燕子的哪几个方面给大家带来如此丰富的印象。学生自己确定学习主题。(主题一:样子。主题二:飞行的情景。主题三:歇息的样子。)

  2、生通过分组学习,选择学习主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进行讨论探究。

  主题一的学习:样子

  (1)电脑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2)指一名学生上台作画,师朗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描写顺序和燕子的特点。

  (3)指名上台把燕子的外形向大家介绍一下。(进行说话训练)

  主题二的学习:飞行的情景

  (1)电脑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学生听读。

  (2)学生交流感受,体会燕子飞行时轻快、优美的姿态。

  (3)电脑呈现燕子飞行时的画面,配乐朗读。

  主题三的学习:歇息的样子

  (1)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学生默读,发挥想像。

  (2)课件出示五线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随着学生的想象,小音符逐渐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

  (3)学生齐读。

  (4)你想,这么多可爱的小燕子,会演奏什么乐曲呢?教师钢琴伴奏儿歌《小燕子》,学生可跟着哼唱。

  3、小燕子能唱出这么动听的歌,是为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寻找春天,并感受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体会春天的美好。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让学生扮演小燕子,赞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2、学生自己为自己布置作业,教师总结。

  3、春天,来做客的不仅有小燕子,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请你们用你们优美的文笔把这些小动物们请来,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来个大聚会吧!

燕子教案 篇6

  一、自读导航:

  1、第一组单元导读。

  阅读p1页第一组导读,我了解本组课文的主题是:________,学习本组课文,还要留心观察_______,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相关搜索。

  我了解燕子/郑振铎______________

  3、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稻”的第十二笔是( )

  4、整体感谢知,理清思路。

  这篇课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______的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_______。

  5、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课文写得像一首诗,四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不同的美,细读课文,填写下表:

  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1 外形美

  2 春光美

  3 飞行美

  4 停歇美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作者对____为春光带来_____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和____的无限喜爱之情。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参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样子)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学生初次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课堂指导学生如何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感觉线条有些粗,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按要求学到位。

燕子教案 篇7

  一、课前演讲: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不能说一个你们保护小动物的亲身经历。

  二、导入:

  1.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习一篇我们人类保护小动物的课文。燕子专列。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齐读课题。

  2.专列是什么意思?(专门的列车)

  3.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燕子与专门的列车什么关系?等)

  三、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课前预习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指名读3个,领读,同位互相读)

  2.课文读了吗?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思考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四、研读课文,领会写法。

  1.感悟燕子面临的处境。

  (1)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赶回北方时,它们在瑞士境内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1) 学生交流。(指名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 在这段描写中,从哪些词语看出燕子的处境很危险?(气温骤降、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长途跋涉)

  师: 什么是气温骤降?天气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饥寒交迫长途跋涉怎么理解?看这是燕子迁徙的图片。

  燕子一路上要飞越无数的高山,大海,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整个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很多燕子因为飞的太远而死去。

  师。你们说的很对。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担忧呢?(齐读)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缩着,就要冻僵了)

  女同学一起读读这一段。老师看到有同学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小组之间再互相读一读。

  2.感悟政府对燕子的关心保护。

  (1)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谁首先做出行动?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政府却决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这真是了不起的举动啊。为什么说政府很了不起?(燕子与政府没有关系。花钱。政府还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2)为了保护燕子,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告诉人们号召大家寻找燕子(在这句话中呼吁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样呼吁市民们的?(写写交流)

  (找两个学生背下)

  3.感悟普通居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1)居民听到政府的呼吁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再到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吧。

  (指名读,出示。交流)

  (2)在这句话中料峭是什么意思?非常寒冷。从哪能看出来?。下着雪,从插图中也能看出来。

  当人们在严寒中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

  焦急的`。担心。心痛。不畏严寒。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人们的这种焦急,担心,还有对燕子的关心之情表达出来吧。(齐读)

  纷纷是什么意思?居民们一个接一个都从家里出来了。能不能想象一下,居民中会有谁呢?(年迈老奶奶,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幼小的孩子他们都出来了),老师和同学们再来一块再来读一读。

  引读:师:年迈的老奶奶,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女同学读

  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男同学读

  师:幼小的孩子,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齐读

  是啊,在山村,在田野,在上路,在山间岩缝里,到处可以看到居民们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救助燕子的身影。

  4.感悟贝蒂对燕子的真情。

  师:课文着重写了一个叫叫贝蒂的小姑娘也来寻找燕子。同学们找一找是在第几自然段?那请你把这一段读一读。

  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在救护燕子的现场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

  小贝蒂在干什么?

  师:是啊,整整一天了,小贝蒂一个人就。。。。。

  师:他的脸冻得通红,收冻得僵硬,说明贝蒂现在怎么样?(寒冷)

  但他在乎吗?为什么?你感觉到什么?(她是多么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

  让我们再来齐读本段。

  5.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正是因为这样,车站上出现了感人的人们送别燕子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扩展阅读。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描写的是一个小女孩为了就一只丹顶鹤不希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咱们先读一读歌词吧。 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七、推荐书目。

《实用的燕子教案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教案09-12

关于燕子教案11-10

(优)《燕子》教案04-12

燕子小学教案01-20

关于《燕子》的教案09-28

【精品】燕子小学教案01-27

精选燕子教案4篇11-26

燕子教案4篇09-16

燕子教案四篇11-26

燕子教案模板5篇03-06

实用的燕子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燕子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燕子教案集锦7篇

燕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燕子过海不怕艰辛的句子。

  2、能从句子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学习燕子不畏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燕子过海的艰辛的句子,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习燕子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自制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第一课时我们学习了第十七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出个题目考考大家,敢不敢迎接挑战?请看大屏幕。(出示复习题)请根据意思说出词语:

  1、不分白天和黑夜。

  2、表示疲劳、劳累的意思。

  3、表示“到”的意思。

  4、展开翅膀。

  5、表示尊敬、敬佩的意思。

  哪个勇敢的孩子先来试一试?(学生一一回答出来后)同学们真是又勇敢又能干,都答对了。请大家一起把这些词语一个读两次。你觉得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字最难写、最容易写错,请马上翻开课本,在生字栏里描它一次。

  (二)读文质疑,自主学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这篇文章是一位水手在亲眼目睹了燕子过海的艰辛之后写下来的,那么水手到底有什么话想告诉我们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自由读读这段话,想想你读了这段话,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燕子过海是怎样的辛苦、艰难?

  2、为什么不要伤害燕子?水手们对燕子有怎样的感情?)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总会遇上大大小小的风浪,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勇敢地向问题和困难挑战,就一定能获得成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有没有信心?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成学习小组来读读、划划、想想、议议,自己先来学习课文。时间是五分钟。

  (三)反馈发现,学习课文

  刚才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现在来把你们讨论和学习的结果向老师汇报一下。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了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学生代表说,教师随机点拨并指导朗读)

  “海有多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这句话明写大海的辽阔,实际上是反衬出燕子过海的艰辛。可穿插海的图片和燕子作对比来增加理解的深度。

  1、看图,同学们想读吗?一起来读。

  (1)“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这句话交代了水手看见燕子过海的时间、地点,太平洋是世界

  第一大洋,要飞越是很难的。日子是风平浪静的,可依然有燕子累死,想想在狂风暴雨的日子,燕子过海就更艰难了。

  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

  (2)“他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三对反义词:“寒冷——温暖、北方——南方、昼——夜”来体会燕子飞行的距离之远、时间之久。

  老师想先听听女同学是怎么读的。再来听听男孩子是怎样表达的。

  (3)“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样的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让学生抓住“太”、“就像雨点一样”、“落”、“伏”等词语体会燕子的劳累和疲倦。看动画体会、出示图片对比,让生体会燕子的疲倦。

  你从这一句的哪些地方特别能看出?能理解吗?不会说就用朗读表示。(看“落”和“伏”的对比图片)

  请生读、加动作→看动画体会→自由读→齐读。

  (4)“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

  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特别能看出?你感受到什么?还有问题吗?如:展翅起飞的燕子不累吗?为什么不多休息一会儿?燕子死了为什么不直接说?(此问题留在后面课文中探讨。)

  燕子们展翅起飞了,越飞越远,这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我们要在学习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要的就是燕子这种不怕艰难的精神!

  过渡:我们仅仅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燕子的不畏艰辛,但我们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那么亲眼目睹那个动人场景的水手们对燕子又怀有怎样的感情呢?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5)“水手们用崇敬的目光,望着那些越飞越远的燕子,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把这些躺在甲板上的燕子,轻轻地放到大海的怀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从哪里特别能体会?有不同的理解吗?请你试一试?(其余生看图片体会情感。)体会到了的同学一起来试。

  (6)从“停止了呼吸,再也飞不起来了”和“大海的怀里”等语言的婉转及最后两句话的感叹号中体会水手的感情。

  对于这样不畏艰难、意志坚定的燕子,水手们实在不忍心说它们死了。谁能读出不忍心?

  大海的胸怀是多么广阔、多么令人钦佩,只有意志和精神也同样令人崇敬的燕子才配得上安息在她的怀中。我们一起来表达这种情感吧!

  我们学习了课文,也和水手们一样,充满了对燕子的崇敬和珍惜之情。让我们再次借水手的话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激情,朗读全文

  学习了课文,我们都被燕子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燕子过海的壮观场景吧!(播放燕子过海的壮观动画)同学们,这燕子虽然小,却有勇气飞越浩瀚无边的大海。他们就是这样勇敢而坚强地在大海上飞行,飞过风平浪静的海洋,飞过波涛汹涌的海洋,从寒冷的北方飞向温暖的南方,从旭日东升的早晨飞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不分昼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多么令人崇敬的一种精神哪!就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对燕子的崇敬吧!(配乐朗读课文。)

  (五)升华情感,明理导行

  学了课文,你将怎样对待燕子?

  是啊,我们不能伤害燕子,因为燕子是一种益鸟,因为燕子过海非常的辛苦、艰难,更因为我们崇敬燕子那种不畏艰辛的精神。愿燕子的这种精神能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燕子教案 篇2

  第一课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14个生字及“聚拢、偶尔、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2.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并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搜集相关燕子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有一种鸟会从南方飞回来,是什么鸟?(燕子)

  2.说说燕子给你的印象?(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是呀,春天来了,小燕子又来到我们身边,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装扮着美丽的春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板书:燕子)(相机指导书写:“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生一起书空)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学情正音。

  (1)正音:“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2)词语: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机灵(读了这些词,脑中呈现什么画面?)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几痕细线(体会量词的用法)

  2.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学生讨论交流。

  从四个方面介绍燕子,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增添生机、飞行、停歇。(板书:外形增添生机飞行停歇)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燕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体会燕子外形:活泼机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应扣住哪个词来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板书:活泼机灵)

  2.你能通过朗读把燕子的活泼机灵表现出来吗?指名朗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

  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注重对“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的感悟体会)

  3.讨论: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体会从全身写到局部的叙述方式)

  4.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燕子:增添生机

  1.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2.抓住以下句子体会。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对比句子:才下过细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读一读,比一比,你体会到了什么?(①“蒙蒙的”“细”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如: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②“千万条”的“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柳丝

  的数量、颜色等描写得淋漓尽致。其实,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将和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古诗意境很相似。引导孩子们读《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花儿争相开放)

  3.师:正因为有了这光彩夺目的春天,所以作者禁不住赞叹: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请美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春天的“光彩夺目”,读出燕子的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勃勃”。

  (三)领略燕子飞行、停歇之美

  我们从读中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从读中感受了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美。那么燕子的飞行及停歇又美在何处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三、四自然段。

  1.赏析燕子飞行之美。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燕子是如何飞行的?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划出你认为好的词语。

  (2)交流。

  A.“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B.“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姿灵活。

  C.从“唧唧叫着”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D.“沾”写出了燕子尾尖轻轻点了一下水面。

  师:你能把“掠”和“沾”换成其他的词吗?(可能的答案:飞、贴)

  师:有原来的恰当吗?读一读。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3)让我们齐读这一段,领略燕子飞行的轻快之美。

  2.领略燕子停歇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1)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

  (2)交流。

  A.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了要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B.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几痕”“五线谱用得好。“几痕”说明了距离较远,模模糊糊,若有若无。“五线谱”把停歇的燕子看作是自然形成的曲谱。燕子自然成了“音符”。

  四、小结过渡,读中升华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停歇时的音乐之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

  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

  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

  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所以说,燕子的到来,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让我们饱含激情,再次齐读课文,唱响春天的赞歌!

燕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起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

  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

  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各种鲜艳的花,你也可以具体说说什么花怎么样:

  ( )草______________

  ( )叶______________

  ( )花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想,我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这春天的花儿草儿色彩?(“光彩夺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这么多美丽的花儿一起开了,好像在比谁最美,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百花争艳""艳":色彩鲜明而好看;“争”:比。)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比喻?(_____ ______ 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

  △学生练习

  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赶”)

  △“赶来做什么”?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注意是“盛会”,盛大的集会:什么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这一组词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启发学生回忆在春天里观察的景象,进行想象,然后加以表达。教师提供导语: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了,所以说是“增添生趣”。

  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

  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读。

  13.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练习背诵。

  七、练习。

  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

燕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燕子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同学们,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 范读课文。

  三、 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 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同学们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出示自学要求: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检查自学:

  1、 分段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相机用小黑板出示易读错的字词。采用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的方式。如圆晕 、翼尖、横掠、似的等。

  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自然段留给你深刻的印象?

  学生交流: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并板书:外形、飞行、休息

  3、课文主要讲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六、 讲读课文。

  第一节.

  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观察后学生口述。

  2、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学生读一读。

  3、指名朗读第一节。

  4、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5、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6、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起轻轻地读课文。

  7、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8、 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9、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10、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1、另外,这一节两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两个?(一身一对)

  12、 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1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燕子教案 篇5

  一、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

  师出示课件并解说:春天,冰雪消融,小草慢慢探出头,河水潺潺流动,河边的柳树冒出嫩绿的芽儿,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快看!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客人,大家观察一下,它是谁呀?——燕子。

  二、初读课文,激发情感

  1、我们的第一个小客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让学生读读课文,体会体会,激发学生的情感。

  2、你们找找你的读书小伙伴,读给对方听听。彼此对小燕子的感情。(通过找读书小伙伴即可以检查字音、生字,又可以交流读书方法。)

  3、谈谈燕子留给大家的印象。

  三、合作探究,深入感悟

  1、分小组学习,大家互相交流,明确作者是从燕子的哪几个方面给大家带来如此丰富的印象。学生自己确定学习主题。(主题一:样子。主题二:飞行的情景。主题三:歇息的样子。)

  2、生通过分组学习,选择学习主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进行讨论探究。

  主题一的学习:样子

  (1)电脑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

  (2)指一名学生上台作画,师朗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描写顺序和燕子的特点。

  (3)指名上台把燕子的外形向大家介绍一下。(进行说话训练)

  主题二的学习:飞行的情景

  (1)电脑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学生听读。

  (2)学生交流感受,体会燕子飞行时轻快、优美的姿态。

  (3)电脑呈现燕子飞行时的画面,配乐朗读。

  主题三的学习:歇息的样子

  (1)电脑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学生默读,发挥想像。

  (2)课件出示五线谱,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想象,随着学生的想象,小音符逐渐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

  (3)学生齐读。

  (4)你想,这么多可爱的小燕子,会演奏什么乐曲呢?教师钢琴伴奏儿歌《小燕子》,学生可跟着哼唱。

  3、小燕子能唱出这么动听的歌,是为什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去寻找春天,并感受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的生机,体会春天的美好。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让学生扮演小燕子,赞美所看到的、所听到的。

  2、学生自己为自己布置作业,教师总结。

  3、春天,来做客的不仅有小燕子,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请你们用你们优美的文笔把这些小动物们请来,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春天来个大聚会吧!

燕子教案 篇6

  一、自读导航:

  1、第一组单元导读。

  阅读p1页第一组导读,我了解本组课文的主题是:________,学习本组课文,还要留心观察_______,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相关搜索。

  我了解燕子/郑振铎______________

  3、通读课文,疏通词句。

  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不懂的,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稻”的第十二笔是( )

  4、整体感谢知,理清思路。

  这篇课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______的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_______。

  5、细读课文,深入思考:

  课文写得像一首诗,四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不同的美,细读课文,填写下表:

  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1 外形美

  2 春光美

  3 飞行美

  4 停歇美

  5、回顾全文,总结提升。

  本文通过作者对____为春光带来_____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和____的无限喜爱之情。

  7、模仿写作,学以致用。(参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样子)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自学反馈

  2、交流质疑

  3、分组展示

  4、课后检测

  课后反思:

  学生初次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课堂指导学生如何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感觉线条有些粗,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按要求学到位。

燕子教案 篇7

  一、课前演讲: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不能说一个你们保护小动物的亲身经历。

  二、导入:

  1.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习一篇我们人类保护小动物的课文。燕子专列。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齐读课题。

  2.专列是什么意思?(专门的列车)

  3.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燕子与专门的列车什么关系?等)

  三、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课前预习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指名读3个,领读,同位互相读)

  2.课文读了吗?找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思考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四、研读课文,领会写法。

  1.感悟燕子面临的处境。

  (1)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赶回北方时,它们在瑞士境内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1) 学生交流。(指名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 在这段描写中,从哪些词语看出燕子的处境很危险?(气温骤降、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长途跋涉)

  师: 什么是气温骤降?天气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饥寒交迫长途跋涉怎么理解?看这是燕子迁徙的图片。

  燕子一路上要飞越无数的高山,大海,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整个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很多燕子因为飞的太远而死去。

  师。你们说的很对。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担忧呢?(齐读)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缩着,就要冻僵了)

  女同学一起读读这一段。老师看到有同学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小组之间再互相读一读。

  2.感悟政府对燕子的关心保护。

  (1)正当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谁首先做出行动?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政府却决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这真是了不起的举动啊。为什么说政府很了不起?(燕子与政府没有关系。花钱。政府还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2)为了保护燕子,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告诉人们号召大家寻找燕子(在这句话中呼吁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样呼吁市民们的?(写写交流)

  (找两个学生背下)

  3.感悟普通居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1)居民听到政府的呼吁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再到文中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吧。

  (指名读,出示。交流)

  (2)在这句话中料峭是什么意思?非常寒冷。从哪能看出来?。下着雪,从插图中也能看出来。

  当人们在严寒中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能不能说说你的感受?

  焦急的`。担心。心痛。不畏严寒。

  让我们通过朗读,把人们的这种焦急,担心,还有对燕子的关心之情表达出来吧。(齐读)

  纷纷是什么意思?居民们一个接一个都从家里出来了。能不能想象一下,居民中会有谁呢?(年迈老奶奶,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幼小的孩子他们都出来了),老师和同学们再来一块再来读一读。

  引读:师:年迈的老奶奶,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女同学读

  师: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男同学读

  师:幼小的孩子,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齐读

  是啊,在山村,在田野,在上路,在山间岩缝里,到处可以看到居民们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救助燕子的身影。

  4.感悟贝蒂对燕子的真情。

  师:课文着重写了一个叫叫贝蒂的小姑娘也来寻找燕子。同学们找一找是在第几自然段?那请你把这一段读一读。

  你们看,这就是当时在救护燕子的现场记者拍到的一幅照片。

  小贝蒂在干什么?

  师:是啊,整整一天了,小贝蒂一个人就。。。。。

  师:他的脸冻得通红,收冻得僵硬,说明贝蒂现在怎么样?(寒冷)

  但他在乎吗?为什么?你感觉到什么?(她是多么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

  让我们再来齐读本段。

  5.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

  正是因为这样,车站上出现了感人的人们送别燕子的情景。(分角色朗读,老师读第一自然段,你们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扩展阅读。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描写的是一个小女孩为了就一只丹顶鹤不希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咱们先读一读歌词吧。 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七、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