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

时间:2025-01-09 08:03:4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发展幼儿投掷的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活动准备

  毽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入场。

  (评:在准备部分,可以让幼儿做游戏、体操等,准备部分的任务就是让幼儿进行必要的身体准备活动,克服身体各器官的惰性,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然而,此活动缺乏幼儿的热身运动,如此开展基本部分教学,由于幼儿没做好准备,易造成幼儿的运动性损伤。)

  (二)基本部分

  1、儿每人拿一个毽子自由游戏。(改为:幼儿自由探索毽子的玩法。)

  (1)平衡游戏:把毽子放在头顶(或手背上)向前走。

  (2)抛接游戏:练习自抛自接。

  (3)踢毽子:手拿绳子的一头,脚踢毽子。可单脚踢、双脚交替踢。

  (评:这一环节既然是幼儿自由游戏,可以让幼儿先充分地自由用毽子探索。)应改为:

  (1)幼儿自由尝试毽子的各种玩法。教师:看谁的玩法最多?

  (2)请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玩法。)

  2、幼儿学习肩上挥臂投掷(进行投远练习)

  (1)示范讲解。

  (请幼儿站成一路纵队):“我们用毽子来玩一玩,记住: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右(左)手拿毽子举在肩上,把毽子丢出去。”

  (评:教师的动作示范及讲解均缺乏规范性。且应尽量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完成动作学习。

  这一环节建议改为:

  (1)幼儿自由尝试投远。教师:谁能把毽子投到离自己最远的地方?

  (2)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动作。)

  (2)请两名幼儿各示范一次。

  (3)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教师指导幼儿练习投掷动作,把毽子先投向圈心,重复数次。(改为:幼儿站在起始线上,练习往前方投毽子。)

  (评:教师对幼儿练习场地的安排不当。幼儿进行的是投远练习,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进行投远练习,就没有足够的空地让幼儿毫无顾忌地尽量往远处投。)

  (评:以上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活动设计安排。)

  (4)幼儿分两组轮流练习。

  (评:经过了上一阶段的练习,幼儿只是初步学习了投远的基本要求,错误及多余动作没有得到纠正,还会在幼儿的练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还应设计有纠正幼儿错误及多余动作的活动环节。另外,还应在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阶段应再次安排幼儿练习,以便幼儿巩固和提高投远的正确动作技能。而且,这一阶段的练习可以适应增加难度,并应有难易之别,能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注:以上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动作的改进、提高阶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活动设计安排。)

  (5)游戏“看谁投得远。”

  幼儿分两队站在网侧的直线上。哨音一响,将手中的毽子投过网。(评: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这一游戏过于单调,无趣味性。)

  注:这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动作的应用自如阶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活动设计安排。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踢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评:结束部分是让幼儿在激烈运动之后放松身体,但在这一活动,教师在结束部分并没有让幼儿做些放松运动,反而是让幼儿继续加大新动作的练习。)

  活动总评价

  此活动是将肩上挥臂投掷作为新内容进行授课,有一定的运动密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准备部分、结束部分的教学任务不明确。没有带领幼儿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易导致运动损伤。

  2、对动作的示范不标准、规范。

  3、对练习场地的安排不合理,不能依据动作练习的特点及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练习场地,如让幼儿围成圆圈练习投远(朝圆心投)。

  4、对基本部分的教学设计没有遵循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进行活动设计。

  这是一次教授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应遵循幼儿学动作的规律,即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一般说来,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中幼儿掌握动作的特点不同决定了该阶段教学设计的不同。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将肩上挥臂投掷作为新内容进行授课,有一定的运动密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准备部分、结束部分的教学任务不明确。没有带领幼儿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易导致运动损伤。

  2、对动作的示范不标准、规范。

  3、对练习场地的安排不合理,不能依据动作练习的特点及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练习场地,如让幼儿围成圆圈练习投远(朝圆心投)。

  4、对基本部分的教学设计没有遵循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进行活动设计。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相关文章: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种萝卜》01-09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11-13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纸》01-09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花儿》01-09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食物旅行记》08-07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阿嚏教案及反思12-14

中班健康红眼咪咪教案反思10-13

获奖教案!中班科学《好玩的报纸》附反思04-06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果里的图案》01-09

小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07-17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毽子》

  活动目标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发展幼儿投掷的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活动准备

  毽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入场。

  (评:在准备部分,可以让幼儿做游戏、体操等,准备部分的任务就是让幼儿进行必要的身体准备活动,克服身体各器官的惰性,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然而,此活动缺乏幼儿的热身运动,如此开展基本部分教学,由于幼儿没做好准备,易造成幼儿的运动性损伤。)

  (二)基本部分

  1、儿每人拿一个毽子自由游戏。(改为:幼儿自由探索毽子的玩法。)

  (1)平衡游戏:把毽子放在头顶(或手背上)向前走。

  (2)抛接游戏:练习自抛自接。

  (3)踢毽子:手拿绳子的一头,脚踢毽子。可单脚踢、双脚交替踢。

  (评:这一环节既然是幼儿自由游戏,可以让幼儿先充分地自由用毽子探索。)应改为:

  (1)幼儿自由尝试毽子的各种玩法。教师:看谁的玩法最多?

  (2)请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玩法。)

  2、幼儿学习肩上挥臂投掷(进行投远练习)

  (1)示范讲解。

  (请幼儿站成一路纵队):“我们用毽子来玩一玩,记住: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右(左)手拿毽子举在肩上,把毽子丢出去。”

  (评:教师的动作示范及讲解均缺乏规范性。且应尽量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完成动作学习。

  这一环节建议改为:

  (1)幼儿自由尝试投远。教师:谁能把毽子投到离自己最远的地方?

  (2)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动作。)

  (2)请两名幼儿各示范一次。

  (3)幼儿围成一个大圈,教师指导幼儿练习投掷动作,把毽子先投向圈心,重复数次。(改为:幼儿站在起始线上,练习往前方投毽子。)

  (评:教师对幼儿练习场地的安排不当。幼儿进行的是投远练习,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进行投远练习,就没有足够的空地让幼儿毫无顾忌地尽量往远处投。)

  (评:以上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活动设计安排。)

  (4)幼儿分两组轮流练习。

  (评:经过了上一阶段的练习,幼儿只是初步学习了投远的基本要求,错误及多余动作没有得到纠正,还会在幼儿的练习中反复出现。因此,教师还应设计有纠正幼儿错误及多余动作的活动环节。另外,还应在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阶段应再次安排幼儿练习,以便幼儿巩固和提高投远的正确动作技能。而且,这一阶段的练习可以适应增加难度,并应有难易之别,能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注:以上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二阶段(动作的改进、提高阶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活动设计安排。)

  (5)游戏“看谁投得远。”

  幼儿分两队站在网侧的直线上。哨音一响,将手中的毽子投过网。(评: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这一游戏过于单调,无趣味性。)

  注:这是在动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动作的应用自如阶段)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活动设计安排。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踢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评:结束部分是让幼儿在激烈运动之后放松身体,但在这一活动,教师在结束部分并没有让幼儿做些放松运动,反而是让幼儿继续加大新动作的练习。)

  活动总评价

  此活动是将肩上挥臂投掷作为新内容进行授课,有一定的运动密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准备部分、结束部分的教学任务不明确。没有带领幼儿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易导致运动损伤。

  2、对动作的示范不标准、规范。

  3、对练习场地的安排不合理,不能依据动作练习的特点及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练习场地,如让幼儿围成圆圈练习投远(朝圆心投)。

  4、对基本部分的教学设计没有遵循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进行活动设计。

  这是一次教授动作技能的教学活动,应遵循幼儿学动作的规律,即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一般说来,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中幼儿掌握动作的特点不同决定了该阶段教学设计的不同。

  活动反思:

  此活动是将肩上挥臂投掷作为新内容进行授课,有一定的运动密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准备部分、结束部分的教学任务不明确。没有带领幼儿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易导致运动损伤。

  2、对动作的示范不标准、规范。

  3、对练习场地的安排不合理,不能依据动作练习的特点及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练习场地,如让幼儿围成圆圈练习投远(朝圆心投)。

  4、对基本部分的教学设计没有遵循幼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进行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