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09 07:26:3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前谈话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新课,读准“醒”字,你怎么记住咱们今天学的第一个生字。记忆“醒”。

  二、范读

  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

  第一遍轻声读,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第二遍指名各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第三遍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领读

  教师重点领读儿歌,学生自由选读儿歌中的小节。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悟儿歌

  出示有柳树的春景图。

  提问: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它什么时候睡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学生表演读。)

  小柳树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风、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设情境:请学生扮演春雨、春风、春燕读有关的三小节。它们对柳树说些什么呢?柳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言训练: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___,”柳树变得“____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变得“___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__,”柳树“__________,”柳树边飞边说:“__________。”

  读课文: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演读:小组内表演,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柳树、春风、春雨、春燕。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出示大屏幕识字

  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七、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熟字来记忆。

  3、猜字游戏:(以学生自己把生字编成谜语互相猜为主)

  ⑴身上脏了怎么办──洗“澡”。

  ⑵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⑶自行车轮胎缺少气──“软”。

  4、认生字练习:

  全体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大屏幕上的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八、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⑴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⑵“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2、学生先描再临,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强化概括信息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榜样的力量,建立自信,理性对待人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对职高的学习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概括信息的最基本方法

  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丘吉尔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作者背景介绍

  课件

  导入

  1,'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萤火虫

  (萤火虫有什么特质)

  虽然弱小但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

  2,文章写了我的早年生活当中的几件事

  入学考试

  学习英语

  入伍考试

  军事天分

  3,我的成功是偶然的吗

  自信,乐观,毅力

  4,哪些语段可以看出丘吉尔的自信

  点拨:面对场场考试失败,面对入学考时几乎零分,面对在差班读书,丘吉尔是如何想的呢

  分析:'我乐意……不知道的`';对校长威尔登博士很尊敬,是因为他没有因为考试考不出而没让我入学,而说'证明他有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在差班读,他说自己也一点也不比他们差';在幽默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丘吉尔虽然成绩很差,却没有因为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清醒地

  知道自己的特长,并坚信自己是一只会发光的萤火虫.

  2)通过对丘吉尔课前了解,丘吉尔在事业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运用课文知识,验证自信这个观点)

  点拨:给出一个参考例子,丘吉尔投考英国皇家军事学校,考了三次才勉强通过,父亲骂他'丢人现眼';但他并不气馁,回信表示他会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父亲的责难.

  小结

  它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在学习竞争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追求全部的满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好自己能力中最强的那一面,也可以脱颖而出.优秀和落后是相对的,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所能体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那你就是最优秀的

  仿写'我的早年生活'

  第一段和第二段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两种不同景色、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全文立志高远,气势磅礴,语言优美,不失为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文章描写的雄伟壮阔、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曾使古今多少读者为之倾倒;作者昂扬的激情,豁达的胸怀,又曾让古今多少读者振奋砺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所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其湖、感其情而通其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瑰宝。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但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仍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学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3.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章大意;

  3.通过问题的交流讨论,体会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向范仲淹学习,以天下为己任。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工具:课件 和 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

  三、教法:点拨 归纳

  学法:朗读领会法 合作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用江南三大名楼的图片和相关诗句,引发学生的神往之情,激发其了解岳阳楼的愿望。(出示课件,展示江南三大名楼的图片及相关诗句)

  (二)检查预习 。

  1.抽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明确)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刻苦好学,1015年中进士。1041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巩固边防。1043年,任参知政事,后被贬官。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邗沟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凡官员遇庆典,文职在京四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送一子进国子监读书三年,期满录用。)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辖内之邓州市),就在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写一篇记,但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不能亲赴岳州,于是滕托人捎了一幅岳阳楼的画给范仲淹,范便依此画在远隔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雄文。

  2.给加点字词注音(出示课件请学生口答)

  谪守 zhé 朝晖zhāo 骚人 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樯倾楫摧qiáng jí 冥冥míng 岸芷汀兰zhǐ tīng 潜形qián 宠辱偕忘 xié

  (三)你了解“记”吗?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我们学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

  (四)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停顿.语气.感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魅力。

  2.播放朗读录音,请大家仔细倾听,然后说出通过听录音,你听出了课文中都写出了什么?

  3.大屏幕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对联和诗赋,师生共同赏析,全面了解岳阳楼的文化背景。

  4.播放岳阳楼风光片,进入课文情境。

  5.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骈句,强调骈句的读法,举例划分朗读节奏. (出示课件举例)

  例:

  三字句:衔/远山,吞/长江

  四字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6.全体试着朗读课文,教师对个别朗读错误给予纠正.

  全班学生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五)疏通课文

  1、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结合注释,抓重点字词,领会第一段大意。同位为一组,一人翻译,另一名同学倾听、补充或纠正。

  3、抽学生说出第一段应该注意的重点字词句,并翻译全段,教师给予补充.

  谪守 越 政通人和 具 乃 属

  4、学生试着背诵第一段。

  5、疏通2-4文意。(以下疏通文意的方法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一)结合书下注释,默译。

  (二)小组民主讨论,互译。

  (三)个别疑难句子,共译。

  6、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实词:(名词)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

  (五)、课堂小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对于美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帮助很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各种生物)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们从这句话中还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出示:为什么呢?(何止……一种)鼓励。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鼓励。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经典)11-22

(经典)语文教案09-17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精选)11-19

[精选]语文教案10-03

语文教案(精选)10-28

(经典)语文教案10-16

语文教案【精选】08-18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前谈话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新课,读准“醒”字,你怎么记住咱们今天学的第一个生字。记忆“醒”。

  二、范读

  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

  第一遍轻声读,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第二遍指名各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第三遍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领读

  教师重点领读儿歌,学生自由选读儿歌中的小节。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悟儿歌

  出示有柳树的春景图。

  提问: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它什么时候睡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学生表演读。)

  小柳树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风、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设情境:请学生扮演春雨、春风、春燕读有关的三小节。它们对柳树说些什么呢?柳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言训练: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___,”柳树变得“____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变得“___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__,”柳树“__________,”柳树边飞边说:“__________。”

  读课文: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演读:小组内表演,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柳树、春风、春雨、春燕。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出示大屏幕识字

  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七、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熟字来记忆。

  3、猜字游戏:(以学生自己把生字编成谜语互相猜为主)

  ⑴身上脏了怎么办──洗“澡”。

  ⑵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⑶自行车轮胎缺少气──“软”。

  4、认生字练习:

  全体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大屏幕上的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八、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⑴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⑵“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2、学生先描再临,老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强化概括信息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榜样的力量,建立自信,理性对待人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面对职高的学习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概括信息的最基本方法

  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丘吉尔的优秀品质

  课时安排

  作者背景介绍

  课件

  导入

  1,'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作萤火虫

  (萤火虫有什么特质)

  虽然弱小但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

  2,文章写了我的早年生活当中的几件事

  入学考试

  学习英语

  入伍考试

  军事天分

  3,我的成功是偶然的吗

  自信,乐观,毅力

  4,哪些语段可以看出丘吉尔的自信

  点拨:面对场场考试失败,面对入学考时几乎零分,面对在差班读书,丘吉尔是如何想的呢

  分析:'我乐意……不知道的`';对校长威尔登博士很尊敬,是因为他没有因为考试考不出而没让我入学,而说'证明他有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在差班读,他说自己也一点也不比他们差';在幽默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丘吉尔虽然成绩很差,却没有因为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清醒地

  知道自己的特长,并坚信自己是一只会发光的萤火虫.

  2)通过对丘吉尔课前了解,丘吉尔在事业中,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运用课文知识,验证自信这个观点)

  点拨:给出一个参考例子,丘吉尔投考英国皇家军事学校,考了三次才勉强通过,父亲骂他'丢人现眼';但他并不气馁,回信表示他会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父亲的责难.

  小结

  它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在学习竞争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追求全部的满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好自己能力中最强的那一面,也可以脱颖而出.优秀和落后是相对的,当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所能体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那你就是最优秀的

  仿写'我的早年生活'

  第一段和第二段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文章通过对洞庭湖两种不同景色、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全文立志高远,气势磅礴,语言优美,不失为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文章描写的雄伟壮阔、气象万千的洞庭景象,曾使古今多少读者为之倾倒;作者昂扬的激情,豁达的胸怀,又曾让古今多少读者振奋砺志!教学中教师要调动所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观其湖、感其情而通其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瑰宝。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但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仍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学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3.把握文章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章大意;

  3.通过问题的交流讨论,体会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向范仲淹学习,以天下为己任。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疏通文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难点: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意图, ,领会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工具:课件 和 多媒体电教平台(电脑、录像机、电视机 )

  三、教法:点拨 归纳

  学法:朗读领会法 合作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首先用江南三大名楼的图片和相关诗句,引发学生的神往之情,激发其了解岳阳楼的愿望。(出示课件,展示江南三大名楼的图片及相关诗句)

  (二)检查预习 。

  1.抽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明确)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刻苦好学,1015年中进士。1041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巩固边防。1043年,任参知政事,后被贬官。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邗沟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凡官员遇庆典,文职在京四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送一子进国子监读书三年,期满录用。)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即今河南南阳市辖内之邓州市),就在此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想请范仲淹写一篇记,但范仲淹在邓州为官,不能亲赴岳州,于是滕托人捎了一幅岳阳楼的画给范仲淹,范便依此画在远隔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雄文。

  2.给加点字词注音(出示课件请学生口答)

  谪守 zhé 朝晖zhāo 骚人 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bó 樯倾楫摧qiáng jí 冥冥míng 岸芷汀兰zhǐ tīng 潜形qián 宠辱偕忘 xié

  (三)你了解“记”吗?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我们学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

  (四)感知课文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字音.停顿.语气.感情.让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魅力。

  2.播放朗读录音,请大家仔细倾听,然后说出通过听录音,你听出了课文中都写出了什么?

  3.大屏幕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对联和诗赋,师生共同赏析,全面了解岳阳楼的文化背景。

  4.播放岳阳楼风光片,进入课文情境。

  5.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骈句,强调骈句的读法,举例划分朗读节奏. (出示课件举例)

  例:

  三字句:衔/远山,吞/长江

  四字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其它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6.全体试着朗读课文,教师对个别朗读错误给予纠正.

  全班学生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五)疏通课文

  1、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2、结合注释,抓重点字词,领会第一段大意。同位为一组,一人翻译,另一名同学倾听、补充或纠正。

  3、抽学生说出第一段应该注意的重点字词句,并翻译全段,教师给予补充.

  谪守 越 政通人和 具 乃 属

  4、学生试着背诵第一段。

  5、疏通2-4文意。(以下疏通文意的方法采用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一)结合书下注释,默译。

  (二)小组民主讨论,互译。

  (三)个别疑难句子,共译。

  6、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实词:(名词)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

  (五)、课堂小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尤其对于美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帮助很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词语。

  2、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各种生物)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我们从这句话中还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指名回答。

  是啊,自然界中的很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你还能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感受到这一点?

  (2)(第二自然段)出示:为什么呢?(何止……一种)鼓励。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自然界中人类的“老师”很多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从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鼓励。

  2、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在书上划出原因。

  (1)学生自由读、划。

  (2)指名交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

  (3)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课文还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