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两部分。此内容是本单元的开篇,属于理论的教学,旨在为后续的比例解法、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讲解做铺垫。学生掌握此部分知识,不但可以基本了解函数的观念,还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遵照“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课的教案设计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有效教学情境的创造。
课程开始时,根据交谈唤起学生对国旗的已有知识,接着引入这堂课应用的国内国旗三种不同规格的相关数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了解的情境中积极投入到比例知识探究中。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最先引导学生根据三面国旗长与宽写下多个比例,随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比率相同,可以表示为一个式子,进而引入比例的概念,最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分析与思考梳理出比例的意义。
3.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关键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思考,还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在实践“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根据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思路互补,既推动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渗入情绪,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国旗界面,学生观查,激起爱国情感。
(天安门升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情景)
老师:这些不同的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你了解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课件展现国旗的长和宽,并给出难题。
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国旗:长5米,宽?
操场升旗仪式的国旗:长?宽?
教室里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老师:这些国旗大小各异,是否国旗想做多少就能做多少呢?这当中是否隐含着某种共同的特点?
3.导入新课。
老师:每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这究竟是什么呢?这堂课我们将融合国旗的知识去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根据交谈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在加深学生对国旗知识掌握的同时,高效地引入教学资源,为其探究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提供第一手资料。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独立试着。
课件展现教材40页的主题图,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各自写下不同场景中国旗长与宽比例,并算出比率。
(2)报告、交流。
预置
学生1: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国旗。
长∶宽=5∶?=
学生2:操场升旗仪式的国旗。
长∶宽=?∶?=
学生3:教室里的国旗。
长∶宽=60∶40=
(3)认知比例的意义。
观查写出的比例,想想,这些比例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何?能够如何表明用等号相连的2个比例?
预置
学生1:可以用等号连接,因为它们的比值是相等的。
“∶?=”和“60∶40=”能够创作“∶?=60∶40”。
学生2:可以用等号连接,表明这俩比例是相等的。
学生3:依据比例与分数关联,“∶?=60∶40”,还可以写出“=”。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相关文章:
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3-12
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06-09
比例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02-21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05-17
《比例的意义》教案07-07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10-2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03-09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08-06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