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

时间:2024-11-08 10:20:1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

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1

  活动目标

  1.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2.能够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

  3.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朋友。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PPT、教学资源光盘。

  活动过程

  1.谈话式导入

  通过播放PPT,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提问:

  图片上的小区怎么了?

  如果小朋友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感受?

  简单总结:垃圾可以污染水源,破坏土壤,危害我们的健康。

  2.继续播放PPT,欣赏垃圾制作的工艺品,引导幼儿说说这些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逐步引出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认识图片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3.通过图片的引入,简单介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带领幼儿认识其标志。

  教师总结:能被人们重复利用的,叫做可回收垃圾。不能被人们重复利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4.请幼儿做“小小清洁员”,尝试将垃圾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进行分类。(注意:废旧电池应该单独处理)

  5.活动延伸。

  (1)教育幼儿做一名小小清洁员,保护环境。

  (2)让幼儿感受整洁环境带来的.美好感受。?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3

  教学目标

  1、身体健康,发展上下肢力量、掷远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2、运动参与,情景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3、运动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正面投掷沙包的动作方法。

  4、心理健康,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难点: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教学重点:

肩上屈肘、背后过肩、向前自然挥臂。

  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情景导入

  【改过自新的小猴子们以中等强度的慢跑,跑向学习本领的果林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运用徒手操的活动进一步锻炼身心,提出充分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情景学习

  (一)、学习本领:正面投掷沙包

  【1、复习正面投掷法:教师导入小猴子前一次初接触正面投沙包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认真观察个别“小猴子”展示的动作,回顾自己所学的动作。通过各组组长带领各自组员进行复习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2、进一步巩固学习正面投掷法: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示范,小猴子们仔细观察、对比;教师指出学习此项技能本领的重点和难点(逐步解决本课的重点——肩上屈肘、背后过肩、向前自然挥臂难点——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教师及时进行纠错,学生针对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的难点进行学练),小猴子们再次进行巩固提高练习、同组组员互相指导帮助并且推选出动作掌握好的进行展示。

  3、比比谁投得远——打到更远处的果实:本领有所提高的小猴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投沙包比远的比赛。自主判断自己的成绩“及格、良好、优秀”,没有获得优秀的学员进行蹲起的练习以提示自己需要更加努力(通过合作学习后的掷远比赛游戏,激发学生的竞争性和合作意识,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且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同时得到发展上肢力量及掷远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的作用。学生在游戏比赛中做到“学中玩、玩中学”,在教师激励、表扬的增强自信心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技能本领)。】

  (二)、接力跑游戏——运果实

  【“运果实”游戏:绕过树林把果实放入粮仓“运果实”是为了更好的增强下肢力量使学生身体协调的,提高同伴之间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它的形式不像正规的跑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同组同伴的默契配合。在这里,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最和谐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一活动中,不论哪一组获得成功或失败,都会体验到相互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收获的喜悦

  【在结束部分,可爱的小猴子们学好了本领,收获了满满一仓果实后的喜悦心情,大家一起欢庆丰收的喜悦,随老师一起跳起舞蹈(整理运动)进行放松身心,缓解身体疲劳度,愉悦身心,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在小结评议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我评议和相互评议,分别指出小组、同伴和自己的得与失,教师再进行总结性评价并提出希望。最后由组员们抬起收获的果实(体育委员负责收还器材)回家去,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中班游戏送礼物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游戏教案05-15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11-30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04-29

中班户外游戏教案09-12

中班游戏教案及反思07-28

中班户外游戏教案03-12

中班游戏拉绳教案04-02

中班语言游戏教案11-07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