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品)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1
一、说教材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孩子都知道棒棒糖式样多样化,颜色丰富,味道甜美,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给小朋友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话题,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选择了综合活动《甜津津的河水》为教学内容,它既符合幼儿的现实水平,能提升孩子已有经验,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说活动目标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制定出以下活动目标。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与搅拌的速度有关。
2.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分享的快乐。
3.能创编棒棒糖跳舞的各种动作,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快乐的'情绪
其中重点为让幼儿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难点为溶化的速度与搅拌的速度有关。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需要,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根据需要我特制定出以下活动准备:
1 、根据故事甜津津的小河水制作的PPT
2 、音乐王老先生有块地我是一根棒棒糖,会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呦
3 、大根的棒棒糖、水盆、一次性小杯、勺子
四:说活动过程
在以上辅助材料准备中,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流程
1 、设疑提问,激发兴趣
2 、播放ppt感受故事情节体会分享的快乐
3 、游戏操作,肢体语言表达快乐的情绪
4 、分享实验结果
(一)在第一环节设疑提问,激发兴趣中,我采用了问题设疑法,如激发兴趣地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猜猜它是什么味道呢?与幼儿熟悉喜爱的棒棒糖导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动中。
(二)在第二环节中,播放PPT让幼儿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呢?在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演示法,其特点是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视听结合,易于理解,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受情景制约,受他人表情的影响,易引发、易感染情绪,情感不稳定教外露,我结合一些情感提问如: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小熊后来为什么很难过,我们该怎么帮助小熊呢?从中让幼儿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在此同时,我还采用了讨论法,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到。让小熊快乐起来?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知识点,糖放在水里会溶化。
(三)在第三个环节中,通过实践操作后,老师和幼儿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从中我运用了提问法、实验操作法和论证法,通过一次次实验结果的对比,让孩子明白了搅拌的速度越快,棒棒糖越来越小,水变得越来越甜。充分的让孩子明白原来搅拌棒棒糖可以让它溶化的更快一点,溶化的速度和搅拌的速度有关,从而突破了本活动的重难点。
期间,因为在棒棒糖溶解的过程需要等待,所以我借用音乐,运用了游戏法,巧妙的采用肢体语言表现棒棒糖搅拌的姿势。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我就引导幼儿扮演棒棒糖,通过音乐旋律《王老先生有块地》,把歌词我是一根棒棒糖,咿呀咿呀哟,会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哟,这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歌曲,幼儿很容易合着节拍边唱边跳,从中就能让幼儿自由创编各种不同的棒棒糖跳舞的姿势,感受到肢体语言所带来的快乐情绪。
(四)在延伸活动中,我让孩子把糖水带给其他小朋友分享,潜在的明白了一根棒棒糖溶化后能使很多人分享到甜味。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过程中,知道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愿望。
2、知道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
活动准备:
1、课件《甜津津的的河水》PPT。录音机,《唐老鸭有块地》的音乐。
2、大的棒棒糖、玻璃盆、小杯子、碗、勺子、热水等,汉字“甜”。
活动过程:
一、棒棒糖导入:
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不同颜色有不同水果味)
二、观看课件,听故事:甜津津的河水过渡:看是谁啊?小熊也有根棒棒糖……故事演示:幼儿边听故事,边看。
1、提问:小熊不知道水里的朋友在哪儿,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水里的朋友尝到棒棒糖的甜味呢?
2、追问:棒棒糖放在水里,水会(变得)怎么样?——容易。
3、小结:糖放在水里会溶化的……水大概会变甜的。
三、跳舞的棒棒糖
1、我们也来试一试。(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棒棒糖溶化了吗?我们一起叫它快溶化……(幼儿学说)。
2、怎么样让棒棒糖溶化得快点呢?(搅拌:这样搅拌好像在跳舞一样)。它一边游一边在唱歌呢!教师唱:“我有一根棒棒糖,咿呀咿呀吆;会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吆”,棒棒糖一边唱歌还会一边跳舞呢!
3、我们教棒棒糖跳舞吧,棒棒糖在水里跳舞,就会溶化地快一些的。教师示范。尝尝水变甜了吗?没有,再让它跳个舞吧!谁也来教教它不一样的动作。 4、给创编的孩子尝一尝,提问:甜吗?那好,去黑板上贴一个甜字。谁再来教教棒棒糖跳舞?同上3次
四、甜甜的水
1、现在,你们觉得水变甜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你们想尝尝甜甜的水吗?会是几个甜呢?师幼一起数黑板上的甜字:1、2、3、4现在会是几个甜呢?幼儿猜说(6个、8个……)
3、师去每桌分糖水,分享甜甜的水。
4、观看课件——水里的朋友都来啦……
五、延伸:
到了中午,玻璃杯里的水会是几个甜呢?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总是对好吃的食物特别感兴趣,那些造型漂亮、形象卡通的零食对他们永远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因此,在《甜甜的河水》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故事中,小熊和其他的动物就好象小朋友一样,看到甜甜的棒棒糖大家都想吃,看到别人想吃自己的棒棒糖下意识的想把它藏起来,它们的`每个想法、每个动作都与我们的小朋友无异,这更让小朋友全情的投入到这个故事中。
第一环节中,以幼儿喜欢的棒棒糖着手,引导幼儿走入《甜甜的河水》这个故事中。第二部分是以PPT为主,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从而引发问题“怎样能让河里的尝尝棒棒糖的甜味?”激发幼儿交朋友的欲望,知道与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第三环节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过音乐、肢体动作等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第四环节是分享,让幼儿和老师及家长一起分享甜甜的水,进一步渗透分享意识。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糖能溶化在水里。
2.在听听、看看、说说、尝尝的过程中,感知分享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甜甜的河水》PPT、背景音乐。
2.彩色大棒棒糖一根;透明的大水瓶一个;勺子、一次性杯子若干。活动重点:感知分享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知道糖能溶化在水里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根彩色的棒棒糖:这是什么?是什么味道的?小结:这根五颜六色的棒棒糖,吃上去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味道。
2.小熊也有一根甜津津的棒棒糖,看看它和棒棒糖会发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幼儿分段欣赏故事,体验故事中小熊的'心情变化
1.教师边操作图片边讲述故事第一段。
2.提问:
哪些动物游来了?小熊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3.教师与幼儿讨论:
(1)小熊明明在吃棒棒糖,可朋友们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他总说"没干嘛"、"没干嘛",还把棒棒糖藏了起来,他为什么要把棒棒糖藏起来呢?
(2)小熊有点小气,它的朋友们会喜欢它吗?
4.讲述故事第二段。
提问:
(1)小熊呼唤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来了吗?
(2)小熊一个人吃棒棒糖它会觉得开心吗?为什么觉得不开心?
(3)小熊一个人吃棒棒糖非常孤单,但是小熊又不知道它的朋友在哪,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河里的朋友都能吃到这根棒棒呢?
(4)棒棒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糖)会怎样呢?水会(变得)怎么样?(甜)】小结:原来糖放在水里会溶化的,水大概也变甜了。(继续看PPT)
三:小实验—甜甜的水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教案06-09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10-23
语言小班教案07-23
语言教案小班07-13
小班语言汽车教案03-17
小班语言课教案06-02
小班语言古诗教案11-11
小班语言教案07-01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