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

时间:2024-08-28 10:35: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1

  目标:

  1、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学习词:助人为乐。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分析:

  这个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的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难点是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提问法、引导法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在什么时候心情会很快乐。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进行提问:的名字?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分段欣赏课件并进行提问:金龟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小鱼、大龙虾和蝴蝶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生活延伸: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什么事时,心情会很快乐?

  二、展开

  1、展示课件,幼儿听

  提问:

  (1)的名字是什么?(出示字卡:百花公主)

  (2)中有谁?(出示字卡:百花公主、鱼、金龟子、龙虾、蝴蝶)

  (3)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

  提问:

  (1)金龟子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鱼儿们听到公主的哭声是怎样做的?鱼儿、龙虾帮助公主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3)蝴蝶是怎样帮助公主的'?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

  (4)你喜欢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词语:助人为乐)

  3、扩散思维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百花公主?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讲一讲如何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

  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

  要掌握的内容: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小兔放的是什么风筝?是怎么放的.?(丰富象声词:呼啦)

  小猫放的是什么风筝?

  谁空着手来啦?小猪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象声词:吧嗒)。

  它没有风筝,心里会怎么想?谁做了它的风筝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白云会变成哪些风筝?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白云还可以变成什么风筝?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3

  设计思路:

  《开满玫瑰花的院子》故事讲述的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一起种植玫瑰花,最后感受劳动过后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我将故事中小动物们如何种植、照顾玫瑰花这个过程放大,让孩子们理解浇水、松土、施肥、锄草、捉虫等动词的含义,了解照顾植物的各种方法及互帮互助的快乐。

  在预设环节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每个环节的过渡和问题的小结,使得过程自然,帮助孩子经验提升。

  目标:

  1.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照顾,乐于照顾植物。

  2.体验和朋友一起互帮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照料植物所需的图释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美不美呢?美在哪里呢?

  2、在美丽的春天,我们小朋友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春天很美,我们能在一起郊游、钓鱼、放风筝,也可以种树,春天里有趣的事情可真多啊!

  二、理解故事

  1、春天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只小熊也被吸引来了呢,我们来看看他在干什么呢?

  2、小熊为什么要挖土呢?

  经验提升:松松土,能让种子更好的成长。

  过渡:春天到了,小熊决定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下美丽的玫瑰花,所以他松了松土地,播下了种子。等待着玫瑰花的长大。

  3、(幻灯片二)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熊为什么会哭呢?

  4、小熊伤心极了,玫瑰花为什么会枯萎的?

  小结:浇水可以让玫瑰花长大,但是水浇的太多或是太少,玫瑰花都会枯萎,我们要适当的.给它浇水。

  5、让玫瑰花长的漂亮,只要浇水就行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玫瑰花长的又大又漂亮呢?)

  6、出示图片,幼儿说到一种方法,老师出示一种方法。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幼儿的方法。幼儿没说到的,不用说明。

  小结:你们的本领真大,知道这些种植的方法。

  三、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是啊,小熊也有许多好朋友来帮助他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熊的玫瑰花长大了吗?(长大了)

  小结: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小熊的玫瑰花张的又大又漂亮,有朋友的帮助真好!

  2、你听到朋友们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呢?

  小结:种植植物有那么多的好方法,我们要浇水、松土、施肥、锄草、捉虫、阳光(老师一边用手指出,幼儿回答)每一种方法都很重要哦!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做好种花的每一件事,花朵就会开的很美了!

  四、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自然角里,也有许多植物需要我们认真的照顾,让我们一起关心它们吧!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白米饭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

  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

  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5

  字宝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马、牛、羊"。

  2、培养幼儿根据图片找到相对应的字,让幼儿在活动中品尝找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分别准备"马、牛、羊"的字卡,"马、牛、羊"的图片及图片与字的.连红图、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他们是谁呀?对了是很多的老师,我们一起来与这些老师们问好吧?(组织幼儿向老师问好)今天我们班不仅来了这么多的老师,而且还有许多的小动物要来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呢!小朋友们欢迎它们来吗?

  2、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出示动物图片)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对了是"马、牛、羊"的图片,那么你们认识"马、牛、羊"这三个字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出示"马、牛、羊"的字卡)3、引导幼儿根据"马、牛、羊"的图片读出"马、牛、羊"三个字。

  4、组织幼儿反复认读"马、牛、羊"三个字。

  5、尝试把图片取走,让幼儿认读"马、牛、羊"。

  二、游戏:

  1、在幼儿基本认识"马、牛、羊"三个字的基础上,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找朋友的游戏。(三个小朋友分别拿着"马、牛、羊"的图片,三个小朋友分别拿着"马、牛、羊"的字卡,让幼儿找出图和字相对应的一组成为朋友)2、老师和幼儿一起点评游戏。

  三、动手操作:

  1、老师把连红图和铅笔发给幼儿,并讲解连线要求。

  2、让幼儿完成作业。

  3、展示幼儿作业并点评。

  四、课后延伸:

  让幼儿回家之后与父母一起读、写"马、牛、羊"三个字。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弯路、直路的用处。

  2、初步了解弯绕的立交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的作用。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分清弯路和直路所在位置,将弯路和直路联系在一起,想到弯路和直路连在一起的立交桥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作用。

  活动难点:弯路和直路的联系和用处,城市立交桥是由弯路和直路连成的,是城市交通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31——34页。

  活动过程:

  一、我们走过的路。

  1、 老师问,你们都走过怎么样的路?有弯路,也有直路你们觉的弯的好还是直的好?

  2、 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路,并说出理由。

  3、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直路好有的说弯路好,现在,我这里有两个专门修路的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

  1、 幼儿边看活动材料边听老师讲故事1—12段。

  2、 听了故事后你现在喜欢弯路还是直路?为什么?让幼儿充分考虑。

  3、 汽车从山脚到山顶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4、 弯弯来到城里修了一条怎样的路?这次人们是怎样说的?为什么?

  三、讨论。

  1、 直直修的直山路不受欢迎,弯弯修的'城里的弯路也不受欢迎,这可怎么办啊?

  2、 让幼儿讨论,并回答。

  3、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4、 后来直直和弯弯一起修路,直的地方修上直直的路,到了路口和山脚就修上弯弯的路,直直和弯弯一起合作修出来的路,汽车就在也不会出危险了。

  最后老师讲述直路有直路的好处,弯路有弯路的好处,要看他们是否按照人们的需要来修了。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征对目前小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儿的现况,为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懂得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做一个与别人友好相处的人

  2.懂得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孩子们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讲给大家听。并体会到助人为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难点:如何懂得与别人友好相处。如何尊重他们,并能为他们给予怎样的帮助。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教学图片,录音机,帽子,各种动物的头像等。

  活动过程

  1.开场点题。拿着帽子,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跟帽子有关。

  2.基本环节。请小朋友们说说这顶帽子,你可以把它拿来做什么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孩子们各抒己见。老师设难。假如小熊,小狗,他们遇到困难啦,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呢?(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请小朋友们说,老师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

  3.结束环节。让孩子们可以把以上所说的所见的`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音乐声中去认真倾听故事并体会。

  4.延伸环节。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如果有,你们会怎么做呢?懂得要助人为乐和与人相好相处。

  教学反思

  反思:通过上这堂活动课,让孩子们在动脑的同时又动手和动口,有意识地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懂得如何与人友好地相处;在活动中,及时与孩子们互动,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也感觉到有些平常不太喜欢发言的孩子也跃跃欲试,争着举手来说,这让我觉得很欣慰,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说,在让他们小组内发言的时候,有些小组的孩子显得很松散;在听别人上台讲故事的时候,有些孩子不太认真,所以我会很努力地在这些方面改进,争取以后有更大的进步。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8

  活动内容:

  学习看图讲述《贪心的小狗》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理解画面的意思,并将画面排序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作较完整,流畅的讲述。

  活动准备:

  教 师:课件(幼儿用书)幼儿用:小卡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方法:

  游戏法、讲述法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1)出示第一幅图,请幼儿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②小狗嘴里叨着什么?

  ③它在什么地方?

  ④发生了什么事?

  ⑤结果怎么样?

二、引导孩子,将自己编的故事连起来讲一遍。

  三、试听欣赏并结合字卡表演故事。

  四、听音乐,指字认读。

  1、教师领读,幼儿用手指跟读。

  2、请别学生讲述。

  五、教师评价今天学会了故事《贪婪的小狗》,在学习中小朋友表现都很棒。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学会的故事,回家去讲给爸妈听。

  2、带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采取挂图、音乐、问题等引导学生编故事,讲故事。活动中情境表演,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了故事的印象。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比喻手法。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语言完整。

  3、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祝福语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课前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爱好等一些情况。

  2、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请小朋友向你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我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个别介绍:谁愿意向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他们不怕辛苦,每天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2、小朋友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话?(鼓励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二、理解并学习儿歌

  1、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小朋友祝福爸爸妈妈的话,儿歌的名字叫《爱的祝福》,我们来听听。

  2、教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放录音,再次欣赏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把爸爸妈妈的爱比作什么?为什么?最后小朋友是怎么祝福爸爸妈妈的?(引导运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回答。)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6、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除了祝爸爸妈妈快乐又健康,你还想祝他们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祝福与并示范朗诵。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

  3、带领幼儿朗诵新编儿歌。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懂得谜语的特点,并喜欢猜谜语。

  难点:让幼儿知道猜谜语要仔细听清楚每个字和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因为谜面的每句话都是与谜底有关联的'。

  活动准备

  两只盒子,里面分别装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对猜谜的兴趣。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西,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 名称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东西。

  二、幼儿学习猜谜语。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

  (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语。(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

  (4)再请幼儿猜。(有意请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儿)

  (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 第二句是讲小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但儿歌中并没有"青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看看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师解释"沾水"的含义。

  (3)请幼儿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师耳边说出来。

  (4)教师在桌上准备一盆水,再准备一块肥皂,一块方积木,一只小纸盒,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请大家评评他猜得对不对。

  (5)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谜语,并请幼儿一起告诉老师谜语讲的是什么东西

  (6)提问:你们怎么会猜出是肥皂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想法)

  (7)小结:这四句话中虽然没有肥皂这两个字,但把肥皂的样子和特点讲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师再请幼儿猜一则谜语,要求幼儿猜出来后不要用嘴讲出来,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来。

  (1)教师念谜语: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儿就去找。(教室内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儿可以拍一拍,讲一讲,这个谜语说出了皮球的什么特点?

  (4)提问:你们为什么找皮球?除了皮球还能猜别的吗?

  三、分组活动:猜谜语

  1、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围坐成一个小圆圈。要求幼儿在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听完后动脑猜。猜出来后,小组内幼儿相互讲讲为什这样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理解力差的幼儿理解谜语。

  3、教师每次朗读一则谜语,幼儿猜出后,就出示挂图,指导幼儿看看,讲讲。

  教师共提供三则谜语:

  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只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则谜语,并请爸爸妈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让大家一起来猜。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11

  【活动目标】

  1、理解传统问答儿歌的内容,并理解儿歌中语气词“呀”的作用。

  2、结合儿歌的句式,尝试根据昆虫的特殊外形、本领或生活习性仿编儿歌。(难点)

  3、体验与同伴问答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蜜蜂、蚯蚓、萤火虫的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蜜蜂、蚯蚓、萤火虫的图片,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他们的名字以及它们的本领。

  二、通过问答游戏,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并欣赏儿歌。

  1、问答游戏:教师问,幼儿答。

  什么虫儿会采蜜?(小蜜蜂呀会采蜜)什么虫儿会耕地?(小蚯蚓呀会耕地)什么虫儿会发光?(萤火虫呀会发光)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了解儿歌中语气词“呀”的`作用。

  使问和答句子的字数相同、让儿歌更有童趣。

  4、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儿歌创编动作并学做动作。采蜜:学蜜蜂用嘴巴做吸食花粉的动作。

  耕地:用手指做翻地的动作。

  发光:小手放在臀部后面做摇摆动作。

  5、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游戏,再次巩固诗歌。

  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分别表演蜜蜂、蚯蚓、萤火虫,教师念问句,被问到的虫子就要做相应动作并念儿歌。

  三、教师和幼儿用问答的方式仿编儿歌。

  1、请幼儿想想还有哪些虫子有特殊的外形、本领或习性?

  2、教师准备一些有特殊外形、本领、习性的昆虫图片,方便幼儿仿编时参考。(例如:什么虫儿七颗星,七星瓢虫呀七颗星等等)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蜜蜂采蜜、蚯蚓耕地等活动。

  2、和幼儿一起观看电影《虫虫危机》片段,幼儿初步感受虫子生活的环境和蚂蚁巢穴的构造。

  附:虫虫歌

  什么虫虫会织网?什么虫虫造蜜糖?什么虫虫会耕地?什么虫虫会发光?

  小蜘蛛呀会织网。小蜜蜂呀造蜜糖。小蚯蚓呀会耕地。萤火虫呀会发光。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学前班语言教案02-29

学前班语言教案最新09-28

学前班优秀教案05-02

学前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范文06-10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7-21

学前班数学教案优秀04-24

大班语言《咏柳》的教案优秀01-21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优秀11-30

[优秀]大班语言教案08-03

【优秀】大班语言教案10-01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1

  目标:

  1、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学习词:助人为乐。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分析:

  这个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的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难点是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提问法、引导法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在什么时候心情会很快乐。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进行提问:的名字?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分段欣赏课件并进行提问:金龟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小鱼、大龙虾和蝴蝶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生活延伸: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什么事时,心情会很快乐?

  二、展开

  1、展示课件,幼儿听

  提问:

  (1)的名字是什么?(出示字卡:百花公主)

  (2)中有谁?(出示字卡:百花公主、鱼、金龟子、龙虾、蝴蝶)

  (3)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

  提问:

  (1)金龟子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鱼儿们听到公主的哭声是怎样做的?鱼儿、龙虾帮助公主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3)蝴蝶是怎样帮助公主的'?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

  (4)你喜欢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词语:助人为乐)

  3、扩散思维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百花公主?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讲一讲如何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

  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

  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

  要掌握的内容: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小兔放的是什么风筝?是怎么放的.?(丰富象声词:呼啦)

  小猫放的是什么风筝?

  谁空着手来啦?小猪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象声词:吧嗒)。

  它没有风筝,心里会怎么想?谁做了它的风筝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小白云会变成哪些风筝?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白云还可以变成什么风筝?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3

  设计思路:

  《开满玫瑰花的院子》故事讲述的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一起种植玫瑰花,最后感受劳动过后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我将故事中小动物们如何种植、照顾玫瑰花这个过程放大,让孩子们理解浇水、松土、施肥、锄草、捉虫等动词的含义,了解照顾植物的各种方法及互帮互助的快乐。

  在预设环节的过程中,我注重了每个环节的过渡和问题的小结,使得过程自然,帮助孩子经验提升。

  目标:

  1.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照顾,乐于照顾植物。

  2.体验和朋友一起互帮互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照料植物所需的图释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现在是什么季节啊?春天美不美呢?美在哪里呢?

  2、在美丽的春天,我们小朋友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春天很美,我们能在一起郊游、钓鱼、放风筝,也可以种树,春天里有趣的事情可真多啊!

  二、理解故事

  1、春天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只小熊也被吸引来了呢,我们来看看他在干什么呢?

  2、小熊为什么要挖土呢?

  经验提升:松松土,能让种子更好的成长。

  过渡:春天到了,小熊决定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下美丽的玫瑰花,所以他松了松土地,播下了种子。等待着玫瑰花的长大。

  3、(幻灯片二)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熊为什么会哭呢?

  4、小熊伤心极了,玫瑰花为什么会枯萎的?

  小结:浇水可以让玫瑰花长大,但是水浇的太多或是太少,玫瑰花都会枯萎,我们要适当的.给它浇水。

  5、让玫瑰花长的漂亮,只要浇水就行了吗?(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玫瑰花长的又大又漂亮呢?)

  6、出示图片,幼儿说到一种方法,老师出示一种方法。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幼儿的方法。幼儿没说到的,不用说明。

  小结:你们的本领真大,知道这些种植的方法。

  三、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是啊,小熊也有许多好朋友来帮助他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熊的玫瑰花长大了吗?(长大了)

  小结: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小熊的玫瑰花张的又大又漂亮,有朋友的帮助真好!

  2、你听到朋友们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呢?

  小结:种植植物有那么多的好方法,我们要浇水、松土、施肥、锄草、捉虫、阳光(老师一边用手指出,幼儿回答)每一种方法都很重要哦!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做好种花的每一件事,花朵就会开的很美了!

  四、延伸活动

  在我们的自然角里,也有许多植物需要我们认真的照顾,让我们一起关心它们吧!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白米饭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

  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

  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5

  字宝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马、牛、羊"。

  2、培养幼儿根据图片找到相对应的字,让幼儿在活动中品尝找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分别准备"马、牛、羊"的字卡,"马、牛、羊"的图片及图片与字的.连红图、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客人,他们是谁呀?对了是很多的老师,我们一起来与这些老师们问好吧?(组织幼儿向老师问好)今天我们班不仅来了这么多的老师,而且还有许多的小动物要来与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呢!小朋友们欢迎它们来吗?

  2、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吧?(出示动物图片)你们看看它们是谁呀?对了是"马、牛、羊"的图片,那么你们认识"马、牛、羊"这三个字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吧?(出示"马、牛、羊"的字卡)3、引导幼儿根据"马、牛、羊"的图片读出"马、牛、羊"三个字。

  4、组织幼儿反复认读"马、牛、羊"三个字。

  5、尝试把图片取走,让幼儿认读"马、牛、羊"。

  二、游戏:

  1、在幼儿基本认识"马、牛、羊"三个字的基础上,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找朋友的游戏。(三个小朋友分别拿着"马、牛、羊"的图片,三个小朋友分别拿着"马、牛、羊"的字卡,让幼儿找出图和字相对应的一组成为朋友)2、老师和幼儿一起点评游戏。

  三、动手操作:

  1、老师把连红图和铅笔发给幼儿,并讲解连线要求。

  2、让幼儿完成作业。

  3、展示幼儿作业并点评。

  四、课后延伸:

  让幼儿回家之后与父母一起读、写"马、牛、羊"三个字。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弯路、直路的用处。

  2、初步了解弯绕的立交桥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的作用。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分清弯路和直路所在位置,将弯路和直路联系在一起,想到弯路和直路连在一起的立交桥能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便捷作用。

  活动难点:弯路和直路的联系和用处,城市立交桥是由弯路和直路连成的,是城市交通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31——34页。

  活动过程:

  一、我们走过的路。

  1、 老师问,你们都走过怎么样的路?有弯路,也有直路你们觉的弯的好还是直的好?

  2、 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路,并说出理由。

  3、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直路好有的说弯路好,现在,我这里有两个专门修路的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

  1、 幼儿边看活动材料边听老师讲故事1—12段。

  2、 听了故事后你现在喜欢弯路还是直路?为什么?让幼儿充分考虑。

  3、 汽车从山脚到山顶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4、 弯弯来到城里修了一条怎样的路?这次人们是怎样说的?为什么?

  三、讨论。

  1、 直直修的直山路不受欢迎,弯弯修的'城里的弯路也不受欢迎,这可怎么办啊?

  2、 让幼儿讨论,并回答。

  3、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4、 后来直直和弯弯一起修路,直的地方修上直直的路,到了路口和山脚就修上弯弯的路,直直和弯弯一起合作修出来的路,汽车就在也不会出危险了。

  最后老师讲述直路有直路的好处,弯路有弯路的好处,要看他们是否按照人们的需要来修了。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征对目前小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儿的现况,为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懂得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做一个与别人友好相处的人

  2.懂得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3.培养孩子们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讲给大家听。并体会到助人为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难点:如何懂得与别人友好相处。如何尊重他们,并能为他们给予怎样的帮助。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教学图片,录音机,帽子,各种动物的头像等。

  活动过程

  1.开场点题。拿着帽子,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跟帽子有关。

  2.基本环节。请小朋友们说说这顶帽子,你可以把它拿来做什么呢?(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孩子们各抒己见。老师设难。假如小熊,小狗,他们遇到困难啦,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呢?(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请小朋友们说,老师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

  3.结束环节。让孩子们可以把以上所说的所见的`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们在轻音乐声中去认真倾听故事并体会。

  4.延伸环节。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如果有,你们会怎么做呢?懂得要助人为乐和与人相好相处。

  教学反思

  反思:通过上这堂活动课,让孩子们在动脑的同时又动手和动口,有意识地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懂得如何与人友好地相处;在活动中,及时与孩子们互动,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也感觉到有些平常不太喜欢发言的孩子也跃跃欲试,争着举手来说,这让我觉得很欣慰,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比如说,在让他们小组内发言的时候,有些小组的孩子显得很松散;在听别人上台讲故事的时候,有些孩子不太认真,所以我会很努力地在这些方面改进,争取以后有更大的进步。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8

  活动内容:

  学习看图讲述《贪心的小狗》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理解画面的意思,并将画面排序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作较完整,流畅的讲述。

  活动准备:

  教 师:课件(幼儿用书)幼儿用:小卡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方法:

  游戏法、讲述法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1)出示第一幅图,请幼儿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②小狗嘴里叨着什么?

  ③它在什么地方?

  ④发生了什么事?

  ⑤结果怎么样?

二、引导孩子,将自己编的故事连起来讲一遍。

  三、试听欣赏并结合字卡表演故事。

  四、听音乐,指字认读。

  1、教师领读,幼儿用手指跟读。

  2、请别学生讲述。

  五、教师评价今天学会了故事《贪婪的小狗》,在学习中小朋友表现都很棒。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学会的故事,回家去讲给爸妈听。

  2、带幼儿听音乐做律动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采取挂图、音乐、问题等引导学生编故事,讲故事。活动中情境表演,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学说角色对话加深了故事的印象。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比喻手法。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语言完整。

  3、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祝福语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课前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爱好等一些情况。

  2、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请小朋友向你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我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个别介绍:谁愿意向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他们不怕辛苦,每天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2、小朋友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话?(鼓励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二、理解并学习儿歌

  1、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小朋友祝福爸爸妈妈的话,儿歌的名字叫《爱的祝福》,我们来听听。

  2、教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放录音,再次欣赏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把爸爸妈妈的爱比作什么?为什么?最后小朋友是怎么祝福爸爸妈妈的?(引导运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回答。)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6、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除了祝爸爸妈妈快乐又健康,你还想祝他们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祝福与并示范朗诵。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

  3、带领幼儿朗诵新编儿歌。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懂得谜语的特点,并喜欢猜谜语。

  难点:让幼儿知道猜谜语要仔细听清楚每个字和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因为谜面的每句话都是与谜底有关联的'。

  活动准备

  两只盒子,里面分别装有小青蛙玩具和肥皂。

  活动过程

  一、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对猜谜的兴趣。

  1、出示两只盒子,提问:每只盒子里都装着一样东西不能看怎么猜出里面的东西呢?

  2、告诉幼儿,老师要给大家念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讲一样东西,但儿歌中不讲出这样东西的 名称只讲出它的样子,用处或者是颜色,声音和其他特点,这样的儿歌叫谜语。

  3、提醒幼儿仔细地听,听完后把几句话连起来想一想,猜猜是什么东西。

  二、幼儿学习猜谜语。

  1、先猜第一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2)先请幼儿想一想,猜一猜,猜出的幼儿到老师耳边来讲。

  (3)再次朗读谜语,并解释谜语。(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理解)

  (4)再请幼儿猜。(有意请能力中等及稍差的幼儿)

  (5)教师出示小青蛙玩具,分析谜语内容,帮助幼儿掌握猜谜的方法:第一句是讲小青蛙的爱好, 第二句是讲小青蛙的叫声,第三句是讲小青蛙的住处,第四句是讲小青蛙的本领。

  (6)小结(巩固掌握谜语的特点):儿歌中的四句话都和小青蛙有关系,说出了小青蛙的爱好,声音特点和本领。但儿歌中并没有"青蛙"两个字,而是让小朋友猜,这就是谜语。

  2、猜一猜第二只盒子里的东西。

  (1)教师朗读谜语:看看像块糕,不能用嘴咬,沾水搓一搓,都是白泡泡。

  (2)教师解释"沾水"的含义。

  (3)请幼儿自己猜,猜出后到老师耳边说出来。

  (4)教师在桌上准备一盆水,再准备一块肥皂,一块方积木,一只小纸盒,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取出自己所猜的物品,请大家评评他猜得对不对。

  (5)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解谜语,并请幼儿一起告诉老师谜语讲的是什么东西

  (6)提问:你们怎么会猜出是肥皂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想法)

  (7)小结:这四句话中虽然没有肥皂这两个字,但把肥皂的样子和特点讲出来了,所以小朋友一下就能猜出是"肥皂"了。

  3、老师再请幼儿猜一则谜语,要求幼儿猜出来后不要用嘴讲出来,而是到教室里去找出来。

  (1)教师念谜语:一个宝宝,圆头圆脑;拍一拍,跳一跳;拍得轻,跳得低,拍得重,跳得高。

  (2)猜到的幼儿就去找。(教室内放若干只皮球)

  (3)找到的幼儿可以拍一拍,讲一讲,这个谜语说出了皮球的什么特点?

  (4)提问:你们为什么找皮球?除了皮球还能猜别的吗?

  三、分组活动:猜谜语

  1、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围坐成一个小圆圈。要求幼儿在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听完后动脑猜。猜出来后,小组内幼儿相互讲讲为什这样猜。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理解力差的幼儿理解谜语。

  3、教师每次朗读一则谜语,幼儿猜出后,就出示挂图,指导幼儿看看,讲讲。

  教师共提供三则谜语:

  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

  身上穿着花花衣,两只翅膀真美丽,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采花蜜。

  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则谜语,并请爸爸妈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让大家一起来猜。

学前班语言优秀教案11

  【活动目标】

  1、理解传统问答儿歌的内容,并理解儿歌中语气词“呀”的作用。

  2、结合儿歌的句式,尝试根据昆虫的特殊外形、本领或生活习性仿编儿歌。(难点)

  3、体验与同伴问答游戏的乐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蜜蜂、蚯蚓、萤火虫的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蜜蜂、蚯蚓、萤火虫的图片,请幼儿认一认,说一说他们的名字以及它们的本领。

  二、通过问答游戏,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并欣赏儿歌。

  1、问答游戏:教师问,幼儿答。

  什么虫儿会采蜜?(小蜜蜂呀会采蜜)什么虫儿会耕地?(小蚯蚓呀会耕地)什么虫儿会发光?(萤火虫呀会发光)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了解儿歌中语气词“呀”的`作用。

  使问和答句子的字数相同、让儿歌更有童趣。

  4、教师带领幼儿根据儿歌创编动作并学做动作。采蜜:学蜜蜂用嘴巴做吸食花粉的动作。

  耕地:用手指做翻地的动作。

  发光:小手放在臀部后面做摇摆动作。

  5、教师组织幼儿表演游戏,再次巩固诗歌。

  将全班幼儿分成三组,分别表演蜜蜂、蚯蚓、萤火虫,教师念问句,被问到的虫子就要做相应动作并念儿歌。

  三、教师和幼儿用问答的方式仿编儿歌。

  1、请幼儿想想还有哪些虫子有特殊的外形、本领或习性?

  2、教师准备一些有特殊外形、本领、习性的昆虫图片,方便幼儿仿编时参考。(例如:什么虫儿七颗星,七星瓢虫呀七颗星等等)

  【活动延伸】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蜜蜂采蜜、蚯蚓耕地等活动。

  2、和幼儿一起观看电影《虫虫危机》片段,幼儿初步感受虫子生活的环境和蚂蚁巢穴的构造。

  附:虫虫歌

  什么虫虫会织网?什么虫虫造蜜糖?什么虫虫会耕地?什么虫虫会发光?

  小蜘蛛呀会织网。小蜜蜂呀造蜜糖。小蚯蚓呀会耕地。萤火虫呀会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