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教案7篇【精选】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对三维特征的概括。
2、观察图形的排列,感知排列的规律,进一步学习将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3、发展幼儿辨别智力、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6中图形、课件《图形的乐趣》、各种图形、动物图片、图形拼图(人手一份)、桌子、篓子、画架、黑板、电脑、大屏幕、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按两种标记选图形。
师:“呼噜噜”谁还在睡觉啊?噢,是图形宝宝。我们一起叫醒图形宝宝了!
师:图形宝宝开始表演了,你还能找出他们吗?幼儿看标记找图形。(如:红色正方形,绿色长方形,大的三角形,蓝色圆形,小的梯形,绿色半圆形)看谁拿得又对又快?
2、复习组合图形中的数数。
师:图形宝宝碰到了一起,还会变戏法,不信?你们看:圆形和半圆形变成了鸭子数数各有几个?(蝴蝶、小猪方法同上)
(二)基本部分:
1、图形排队。
(1)观看课件,观察图形排列的规律。
师:这是什么图形宝宝?他们是怎么排列的?(原来他们是按三角形、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规律排列的。一起来说一说接下来该怎么放?)
(2)感知图形宝宝排列的方法不仅是一个隔一个的一种方法。
师:谁来了?他们是怎么排的?谁来说一说他们排列的规律?
(3)同样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形状、颜色图形宝宝的排列
师:你知道这一队图形宝宝缺了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图形找朋友。
(1)教师:森林里几个小动物也来和图形宝宝做游戏了。教师逐一出示大象、小熊、小兔、小猫。
教师出示图:这6个图形有些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边的条数来回答。
(2)游戏开始:教师模拟各种小动物的'口吻说。大象说:我要大的图形。小熊说:我要有四条边的图形。小兔说:我要红色的图形。小猫说:不是方形的图形给我。(教师把幼儿分四组,帮助小动物找图形朋友。)
(3)然后进行猜想活动,巩固对图形三维特征的认识。
教师:小动物都找了喜欢的图形娃娃做好朋友,他们真高兴!我们再来玩一个猜图的游戏好不好?
如题:小熊、小兔家都没有的,大象、小猫家都有的,不是绿色的图形。(蓝色大三角形)又如:大象、小猫家都没有的,小熊、小兔子家都有的,四条边的图形。(红色的小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图形拼图
师:今天我们和图形宝宝玩的真开心,图形宝宝夸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要奖励我们小朋友一件礼物呢。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把桌上的图形拼一下就会出现一幅画。(老师巡回指导)请幼儿把拼好的拼图放桌上,并向同伴们介绍它所表达的意思。(胡永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热爱和关心动物,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了解常见动物喜欢吃的食物。
3、初步能根据动物吃的食物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动物卡片、食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 交流经验。
——师: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这些动物主要是吃什么的?(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二、开阔眼界。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动物吃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这些动物都吃什么?(如:蛇主要吃老鼠,狮子吃肉,熊猫吃竹子等)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所吃食物的不同进行分类(如:肉食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
三、 开心游戏。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幼儿要快速回答此动物吃什么。或者教师出示食物图片,幼儿回答是什么动物吃的。
2、给动物喂食:把食物卡片发给幼儿,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将它的.食物送来。
活动应变
活动前师生、家园共同收集自己喜爱的动物的食物的小知识、图片。
活动延伸
1、教师帮助幼儿搜集更多常见动物的食物。
2、鼓励幼儿自己饲养小动物,培养幼儿责任感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区角活动
1、美工区:投放美工工具,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它们吃的食物。
2、科学区:投放动物和食物图片,鼓励幼儿喂小动物,并进行分类。
3、在活动室走廊设立“饲养角”,鼓励幼儿饲养小乌龟等小动物。
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教师制作食物链,张贴在主题墙上。
家园同步
1、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开拓幼儿视野。
2、支持幼儿寻找自己喜爱的动物的食物的小知识。
随机教育
鼓励幼儿关心饲养角里的小动物,定时定量喂食。
相关链接
观看《动物世界》,了解更多动物的饮食习性。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伞兵
活动目标:
1、活动重点:巩固幼儿并脚从高处向下跳的正确姿势,懂得从高处跳落的自我保护方法。
2、活动难点:尝试从不同高度向下跳、搭高跳,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精神。
3、进行健康安全意识教育。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色彩鲜艳的降落伞胸饰牌、五角星的`易可贴;录音机、录有欢快音乐的磁带。
2、彩色塑料平衡木、桌子、小椅子、积塑玩具、泡沫垫子。
3、场地布置:利用桌椅、平衡木、大型积塑、垫子,加以星星展示牌创设出一星、二星、三星、四星四个尝试区。
活动进程:
一、开始部分
1、以游戏形式导入
老师出示降落伞胸饰,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并自由学降落伞飞、降的动作。老师把降落伞送给你们,请你们扮演小伞兵,老师就是指挥官,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2、老师带领幼儿模仿飞机飞去户外活动场地,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随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兔跳、蹲站、膝盖绕圈等)。
二、基本部分
1、观察“一星基地”,尝试从平衡木上向下跳,学习并脚从高处向下跳的正确方法。
①请几名幼儿自由尝试从平衡木上向下跳,跳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教师演示正确的跳法,融入引导语言并逐次示范不同的降落姿势。
③幼儿在“一星区”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想出更多的降落姿势,提醒幼儿双脚并拢从高处向下跳。
④集中幼儿,教师总结向下跳的正确方法:双脚并拢,脚尖着地,轻轻地落地。
2、介绍“二星基地”和“三星基地”,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活动区练习跳伞本领,尝试从不同的高度向下跳,继续强调安全落地保护自身的方法。
①幼儿自由练习,要求小伞兵在跳的时候,不能去推人、挤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②教师个别指导保护,纠正不正确的姿势,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练习。
3、进入“四星基地”,引导幼儿搭高往下跳。
①介绍“四星娃娃”,观察“四星基地”有什么,引导幼儿想办法把积塑玩具变高。
②老师请几名幼儿合作用玩具积塑搭高,鼓励幼儿从最高处向下跳,老师进行协助保护。
③幼儿分组尝试搭高跳。
三、结束部分
1、教师以指挥官的身份对小伞兵的跳伞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奖励给每个幼儿易可贴星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乐趣。
2、进行健康安全意识教育,告诉小伞兵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我们背上降落伞以后,才能向下跳,不然的话,就会很危险。
3、指挥官与小伞兵相互敬礼,学士兵踏步走结束活动。(寿光市田柳镇常家幼儿园 张兰芳)
中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最近一段时间,班里很多幼儿开始换牙,所以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牙齿的话题。通过观察发现班上大部分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蛀牙,蛀牙正在威胁着小朋友们的牙齿健康,保护牙齿成了当前的最佳需要。《指南》指出:"幼儿园要把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幼儿有初步的健康意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针对这一现状,我设计了"战胜小蛀牙"的健康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养成早晚刷牙,保护牙齿健康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学习预防蛀牙的相关知识;
3.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和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课件制作牙齿模型;饼干若干、牙刷若干把、小镜子若干。幼儿观察鸡蛋放在醋中浸泡的实验。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视频《涛涛牙疼》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淘淘为啥不吃草莓蛋糕?他的牙齿为什么会疼吗?
2.你的牙疼过吗?把你牙疼时的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
(二)播放课件,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1.播放课件,显示蛀牙虫的形象,进行。
2.播放龋齿形成过程的课件,幼儿看课件重点了解蛀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危害。
3.提问:
(1)龋齿是怎么形成的?
(2)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造成蛀牙的细菌又叫什么-牙菌斑。
(3)得了蛀牙后牙齿会变的怎么样了?
4.观察实验:
(1)请幼儿吃饼干,然后漱口,并将漱口吐到一次性塑料杯中,观察原本干净的水有什么变化?
(2)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蛀牙形成的原因。
(3)通过观察蛋壳浸醋的实验和吃饼干的活动,谁能说说蛀牙是怎么形成的.?
(三)探讨怎样保护牙齿,帮助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1.刚才看了蛀牙虫的片子后,小朋友我们觉得蛀牙可怕吗?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2.幼儿自由讨论防止龋齿的方法。
3.教师梳理幼儿讨论的结果,进行。
(四)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教师出示牙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自己是怎样刷牙的。
2.教师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幼儿学习。
3.师幼共同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五)延伸活动发《幼儿刷牙记录卡》给幼儿,师:这是小朋友在家里刷牙的记录卡,这个太阳表示早上,月亮表示晚上,你们回家以后啊,如果早上刷牙了,你就在太阳的下面打个"√",如果晚上刷牙了,就在月亮的下面打个"√",请爸爸妈妈监督,看看我们小朋友们能不能做到坚持天天早上晚上都刷牙,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意图:
幼儿对家乡的扬子鳄,银杏都了解!那我想让幼儿对家乡的特产——吊瓜及吊瓜子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首先知道吊瓜长在什么地方,初步了解吊瓜怎么播种及收获,知道吊瓜子从哪里来并经过一定的加工才能吃,并对于家乡人种特产产生自豪感!
活动目标:
1、认识家乡的特产—吊瓜,知道吊瓜生长地方。
2、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形状。
3、品尝吊瓜,产生自豪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各种瓜子、吊瓜、及吊瓜子及图片
2、经验准备:到网上或书上查找图片
活动重点:
知道吊瓜长出吊瓜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照片,导入课题
1、出示各种瓜子,你们吃过这些瓜子吗?它们长在什么地方呢?(逐一提问)最后出示吊瓜子,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瓜子吗?那它长在什么地方呢?
2、认识吊瓜出示吊瓜图片。我们的吊瓜子住在吊瓜肚子里。你们想知道吊瓜长在什么地方吗,请幼儿把了解到的吊瓜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观看录象,农民伯伯种吊瓜
1、完整播放录象,初步了解吊瓜生长的地方刚才我们看到农民伯伯种吊瓜,你看到吊瓜长什么样了?
2、进一步了解吊瓜及吊瓜子的特征吊瓜是什么形状,它的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了解吊瓜长出之前吊瓜架上的叶子
3、播放农民伯伯收吊瓜,把吊瓜子从吊瓜里拨出来,认识吊瓜子的形状
4、观看录象吊瓜子拨出之后经过加工包装变成我们现在吃到的吊瓜子!
三、品尝吊瓜子
1、幼儿自己尝试拨吊瓜子,请个别幼儿示范
2、教师示范拨吊瓜子
3、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品尝说说吊瓜子的味道!
四、小结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去实地看看吊瓜子的播种或者到加工厂看看!
活动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开放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寻找和介绍家乡的特产、赞美家乡的特产、推销家乡的特产等活动,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有关的特产知识,充分让幼儿感受到了家乡的美丽与富饶。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乐于与同伴合作玩绳子,体验创造性玩绳子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让幼儿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跳绳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绕着活动场地慢跑一圈。
二、幼儿自由探索:
师:“今天我们来玩绳子,但是和我们平时晨间活动的玩法不一样,要有创意地玩绳子。老师先请大家动动脑筋,看谁的想法多,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等一下请小朋友来展示。”
(每人发一根跳绳,自由玩绳,老师在旁观察并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点子,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绳子不要打到其他小朋友)
三、幼儿展示玩法:
师:“老师刚才发现很多小朋友发明了自己的绳子新玩法,我们来请他们展示一下好不好?”
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的创意玩法,老师给予肯定和总结,并组织其他幼儿来尝试这些新的玩法。
*如幼儿与同伴合作玩绳仅仅局限于两到三个幼儿,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和更多的同伴合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相出了很多绳子的新玩法,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小朋友们可以和更多的同伴一起玩,看看好几根绳子能不能玩出花样来。”(老师要及时发现好的玩法,并请幼儿展示总结)
四、展示老师的新玩法:
(如与幼儿的想法相同,可不提,每种玩法只玩一遍)
师:“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棒,现在老师也有几种玩法要告诉大家。”
方式一:跳绳接力:幼儿分成两队,每队分为两小组相对而站,形式为单人跑跳,一个幼儿跑跳过去后将绳子交给下一个幼儿,先跑完的那队胜利。
方式二:三角跳:三个幼儿三根绳子,每个幼儿两手各捏住不同的绳子一端以此围成一个三角形。(也可让新老师拿绳子)其他幼儿排队,以其中某一根绳子为入口,依次跳过三条绳子,最后从入口出来。
方式三:梯度跳:八个幼儿,每两人拿一根绳子。幼儿依次将绳子放在脚踝,小腿中部,膝盖,大腿处,形成一个梯度。其余幼儿排成一列,按顺序从起点线依次跳过四根绳子。要求前三根双脚并拢跳,最后一根从绳子地下钻过去。
方式四:内外节奏跳:四个幼儿,两根绳子,每人各执一端,绳子呈平行线状。模仿少数民族的跳竹竿习俗,两绳分开时,幼儿跳进绳内,两绳并拢时,幼儿跳到绳外,双脚分开。可以四五个幼儿一起玩,其余人喊“一二一二”的节奏。
方式五:两人三足:用跳绳绑住两个幼儿相邻的两条腿。将全体幼儿分成两大组,看哪组幼儿先走到终点。
五、教师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好,让老师知道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很聪明很有创造力的`。其实绳子的玩法还远远不止这些呢,小朋友们课后可以接着探索,有好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我们晨间活动的时候一起来玩好不好?好,那我们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在于鼓励孩子探索绳子的不同玩,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应该以孩子们自己探索为主,老师灌输为辅。教师展示新玩法的时候也可以让幼儿仔细观察并且以此为基础想出更多的玩法。要突出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幼儿体育学习能力。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春天里三种颜色鲜艳的花,感受春天里花朵的色彩美。
2、学习形容词“红通通”、“粉嘟嘟”和“金灿灿”,会用×花真美丽,因为它颜色×××句式来分别赞美对应的花儿。
【活动准备】
1、玫瑰花、桃花和迎春花的图片若干。
2、春天的景色PPT。自制棋四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春天里的三种花儿。
师:“孩子们,你们瞧,老师带来了3种花儿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么?“它们的颜色好看么?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夸一夸?”它们会是什么季节里的花儿”摸卡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盒子,想和你们玩个游戏,你们想不想呀?”
(1)介绍玩法。
师:“我的盒子里躲着那3种花儿宝宝,它想小朋友摸到它然后夸夸它!你们能行么?”(师示范)
师:“请你们先小声说一说,把这3种花儿夸一夸!”(屈老师)
(2)幼儿操作。
(3)引导幼儿说出春天里的花儿让春天万紫千红,五彩缤纷。
二、小蝴蝶找花。
师:“你们瞧谁来了,(出示PPT)小蝴蝶会找谁?它想和你们一起玩个游戏,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师:“小蝴蝶说游戏的规则是:飞到三种花儿面前闻闻它,夸夸它!”
三、棋游戏。
(1)出示棋盘介绍玩法
师:“小花说你们真棒,还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它的挑战么?”
掷骰子谁大谁先走,骰子上的数量是蝴蝶表示的,蝴蝶是起点,笑脸是终点。遇到花儿前进,前进数看里面花朵的数量,遇到旁边有话花用句式夸一夸花儿,颜色说的对就前进。遇到叶子后退,退步看叶子的数量。看谁第一到达终点就是赢家。
四、结束游戏。
【效果分析与反思】
整节课的'目标可以再拓展和延伸,使幼儿产生更多的经验迁移,准备的棋谱可以再精美和周到,在玫瑰的发音上需要准确。在蝴蝶找花的游戏上可以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在最后的棋游戏上,可以出示更多更丰富的花,让幼儿拓展创编。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12-01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的教案06-10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精选)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