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加深对六一的认识,常适用于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绘画)表达、记录自己喜欢的六一游戏。
2、大胆在集体面前用较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述,并能注意倾听。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记号笔、记录纸、照片、投影仪、粉笔、音乐磁带、订书记。
活动过程:
一、 观看照片、丰富知识
投影仪上出示本班幼儿托班时的照片
师: 六一节就要到了,我们以前托班时也过过六一节,你们上次玩了那些游戏?
幼儿观看照片回答
二、 讨论活动,学习记录
师:马上又要到六一节了,我们又学了很多新游戏,这次你们想玩什么游戏?
幼儿个别回答,教师记录
三、 运用绘画,尝试记录
师:是不是你们都想说一说?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纸和笔,请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游戏画下来好吗?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四、 介绍作品,分享记录
1、 个别介绍
师:有没有和他一样的?请你送过来。(归类,按照选择人数多排序)
2、师:还有一些游戏,怎么办呢?放在平时玩好吗?
五、 延伸活动
师:游戏确定了,还要做哪些准备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就做准备工作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描画方式绘画秋天的动物,再以油画棒形式勾画外轮廓并涂色。
2.能表现出动物的主要特征,体验在纸盘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纸盘范画。
2.人手一个纸盘、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小动物们也都很忙碌呢?你们知道它们都在忙什么呢?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啊?它们都长什么样呢?
二、出示范例,教师讲解。
师:小朋友看,这些小动物都是画在哪里的?是怎么画的呢?画好以后还要怎么样?(先用勾线笔在纸盘上画出自己喜爱的秋天的动物,然后再用油画棒勾画外轮廓涂色)
三、提出要求,幼儿作画。
师:在纸盘上画时要注意把小动物画的大一些,把它们的.样子画清楚。可以为它们设计漂亮的服装穿上。在用油画棒添画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及涂色的均匀。(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四、展示作品,共同欣赏。
师:一起来欣赏今天的动物纸盘画,你喜欢那个纸盘画,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小班弟弟妹妹的比较,发现自己的身体和本领都在变化,体验长大的快乐。
2、主动萌发帮助小班幼儿的欲望,初步学习关心帮助弱小者。
3、学习比较、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观察新入园幼儿的一日生活。
2、材料准备:纸、笔、录象带。
活动过程:
一、我的身体比弟弟妹妹长得大。
1、请一幼儿与小班幼儿比较,引导幼儿从外部观察两者得区别。
2、每位幼儿到小班找一位幼儿进行比较,发现各部分的不同,并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例:
(头的大小) (高矮)
3、互相交换观看记录卡,讲述自己的记录结果,感知自己的身体比弟弟妹妹的大。
二、我的本领比弟弟妹妹大。
1、回忆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找出与自己的.不同。(从进餐、午睡、做操、画画等多方面启发幼儿讲述)
2、观看自己班刚入园时的录象,发现自身的改变。
三、帮助弟弟妹妹。
1、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欲望,讨论怎样帮助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很小,刚来幼儿园不习惯,还在哭呢!怎么办啊?(帮助他)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2、带幼儿来到小班,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帮助弟弟妹妹。
活动小结:
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帮助弟弟妹妹的,结合现有经验讨论:怎样更好的帮助弟弟妹妹。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在公共场所照顾有困难的人,并能以礼相待。
2、培养幼儿关心,亲近他人的情感。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谈谈在公交车上应该有的行为
1、教师出示图一:小朋友,看,图上的.是在哪里你们看出来了吗?他们见了面在干什么呢? 教师请幼儿进行回答。
2、教师出示:这时车上来了一位谁呢?她怎么样了呢?没有座位了,大家猜猜小动物们会怎么做呢? 幼儿猜过后,揭开图片。
教师:小朋友,看,是谁让的座呢?
3、教师出示图三:羊姐姐和小猪会说什么话呢? 请幼儿回答。
4、教师出示图四:(用纸遮住两个小动物相互说对不起的画面):这时公交车上的小动物好多呀,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们会怎么样解决呢? 请幼儿讨论后进行回答。
5、教师出示图五:车到站了,两个好朋友要分开了,你们说他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呢?
二、结合幼儿用书,请幼儿连贯地讲述故事
1、教师:小朋友,刚才老师已经根据图画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了,你们会讲这个故事了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风是雨故事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三、请幼儿将书中的内容用情景剧表演
1、教师请幼儿来扮演小动物,并搬到自己的小椅子来当做汽车。
2、教师边引导幼儿来进行表演。并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教师:刚才表演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在公交车上的时候,你遇到过什么事?是怎么解决的呢?
4、教师:当你帮助别人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当你被别人帮助时心里又是什么感觉?
5、教师小结:生活中,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是经常遇到的事,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当遇到困难时得到别人的帮助,会很感动、很开心。当自己有能力帮助有困难的人时,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得到别人的感谢也会很快乐。
活动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行为。
让孩子在直观感受、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礼仪认识。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美术课上,让幼儿涂色,一位幼儿把两种颜色混到了一起,奇妙的变了颜色,惊喜的跑来让我看他的新发现,我想:何不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颜色的变化,于是设计了这堂科学课。
活动目标
1、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能用两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3、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自主尝试配色实验。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能用两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料和调配的三原色颜料水,
2、幼儿每人一支排笔,每人三个透明的塑料杯(杯中盛少许水),每人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3、幼儿分三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上一种颜色(每组幼儿不能相同)
4、每个幼儿面前放一杯清水
5、橙子、葡萄、西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对变色游戏的兴趣。
a、教师出示蓝色颜料水,以变魔术的.方法让他变成绿色,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b、老师揭开谜底,黄色和蓝色的颜料水混到一起就可以变成绿色的。
二、基本环节
1、让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a、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请你们每人选出两种颜色混到一起,看蓝色和红色会变成什么颜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什么颜色?
b、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c、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幼儿用颜料再次动手操作,验证颜色的变化。
a、幼儿用排比蘸两种颜料混在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
b、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在幼儿蘸颜料时,提醒幼儿一种颜色用完把笔在清水里洗一下再蘸另外一种颜色,注意不要把颜料涂在衣服上或者桌子上)
c、幼儿操作完毕,老师记录幼儿操作结果。
红+黄=橙
蓝+红=紫
蓝+黄=绿
三、结束环节
游戏“找朋友”
老师出示橙子,西瓜、葡萄,三组幼儿身上各贴一种颜色(红黄蓝颜色其中之一)每组颜色不能相同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出橙子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出西瓜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成葡萄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颜色变化的规律。在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时,老师没有提醒幼儿让幼儿用手指用力的搓橡皮泥,让两种颜色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幼儿学习自己记录结果会更好。在结束环节,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个别幼儿不能主动地参加到游戏中去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标志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纲要》中提出“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逐步萌发了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有看简单标志的经验。因此,我试图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标志,知道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幼儿社会教育要避免枯燥说教,而应在生动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幼儿。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作家五味太郎的《兔子先生去散步》这本故事书作为白板课件的蓝本。这本故事书,画面和情节虽然简单,却能像一鱼三吃那样一书多读。一是可从社会领域的角度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图像符号,发现图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各种标志的意义。其次,可从艺术的角度,让孩子自己动手设计标志。另外,也可从语言领域的角度进行诠释,利用书中的标志进行故事猜想、图画猜谜等。在对读本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以社会领域作为切入点,以故事情境为载体和线索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境理解标志,依情节线索大胆想象,设计相应标志。
2。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能看懂并按标志的意义行动。
活动准备:
1。电脑、白板、视频展台。
2。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
3。小图卡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以变魔术的形式在白板上点出标志,引发幼儿猜测想象。
1。教师点出洞的标志。
2。幼儿分别点出楼梯和兔子的标志。
师:这些图形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其实它们都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
二、欣赏故事,理解标志
教师边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边逐幅出示画面。
画面一:小兔的家
师: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点出小兔)兔子先生你好啊!外面的天气真好,兔子先生想到外面去散散步。兔子先生出了门,走啊走啊!
画面二:楼梯的标志
师:兔子先生抬头一看,这个图形是什么意思?它会告诉兔子先生前面有什么?
画面三:楼梯
师:真的是楼梯啊,兔子先生要怎样走过去呢?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慢慢地往上走。兔子先生明白了,慢慢上了楼梯,走上了高高的土坡,开开心心地继续往前走。
画面四:桥的标志
师:咦?这个图形又是什么意思?它会提醒兔子先生前面到了什么地方?
画面五:桥
师:这可是一座独木桥,兔子先生好害怕呀,怎样才能过去呢?我们一起来给兔子先生加加油。
画面六:坑洞的标志和坑洞
师:兔子先生小心翼翼地过了桥,抬起头,挺起胸,很神气地往前走。
画面七:兔子先生掉到洞里
师:天哪!怎么回事?兔子先生心里觉得怎么样?除了害怕,还会有什么感觉?正当兔子先生着急又害怕的时候,它发现了什么?(点击出现门的标志)它会告诉兔子先生什么?谁来帮兔子先生找一找?兔子先生开心极了,赶紧打开门,跑了出去。
画面八:门打开,兔子先生站在门外
师:兔子先生今天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标志,你们认识吗?故事里的这些标志告诉兔子先生前面到了哪儿,要注意些什么。
中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幼儿园的快乐,与人交往要和睦相处。
2.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
一、 谈话导入 。
师:小朋友你喜欢幼儿园吗?你为什么喜欢幼儿园?
生:喜欢。
生1:幼儿园里有许多玩具。
生2:幼儿园里有滑梯。
生3: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做游戏。
师:说一说你在幼儿园里是怎样与小朋友相处的?
生1:我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生2:我和小朋友一起摆积木。
师: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会去帮助他。
生2:小朋友摔倒了我去扶他。
师:小朋友做的真好。让我们去看看这些小朋友《谁做的对》。(出示课件)
二、 根据图片、理解内容 。
师: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玩球。
师:你看他玩得高兴吗?为什么?
生:不高兴,因为他是一个人玩,没有朋友。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去找小朋友玩。
师:看谁来了?听他们在说什么?(出示图片)
师:你看他现在高兴吗?
生:高兴。
师:小朋友在一起真快乐。让我们也一起来做游戏吧!
师:请你做一个高兴的样子。(生做高兴的样子)让我们看下面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出示图)
生:小朋友要去打球。
师:后来的小女孩要干什么呢?他们是一起去玩吗?让我们听一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师:你看这俩位小朋友做得对吗?
生:不对。
师:这样小女孩很不高兴,会很生气。请你做个生气的样子。
师:如果你是这俩个小朋友的其中一个,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让小女孩和我们一起玩。
师:你们做得真棒,小朋友之间要团结。让我们去看看这位小朋友怎么了,站着的小男孩是怎样做的?(出示图)
生1:小男孩摔倒了。
生2:小男孩踩到香蕉皮,摔倒了。
生3:小男孩摔倒了,站着的小男孩在笑他。
生4:小男孩摔倒了,站着的小男孩在去扶他。
师:让我们听一听站着的小男孩在说什么?
师:小男孩摔倒了,很疼。可是站着的小男孩还在嘲笑他,你说他做得对吗?
生:不对。
师:让我们快来对摔倒的小男孩说些什么吧!
生1:我对他说:“小弟弟,你疼不疼,快起来。”
生2:你没事吧!我帮小男孩揉一揉。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小朋友听了很高兴。他说:“谢谢你们。”让我们一同再来看看这三幅图里的小朋友谁做的对吧?(出示图)
生:第一幅图的小朋友做得对。
活动延伸:
师:让我们也向第一幅图里的小朋友一样一起玩吧!请小朋友同我一起回到班级搭积木去吧!
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多与小朋友一起玩,体验幼儿在一起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6-1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经典)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