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时间:2024-08-02 11:25:1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1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激发幼儿想要了解这个故事的兴趣。通过倾听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听到的。知道故事的名字并了解为什么要叫勇敢的.小裁缝。通过提问让幼儿更加深刻的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致说出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以及一步步环节。拓展幼儿的思路,让他们了解解决事情需要勇气和智慧,让他们利用智慧来解决问题,乐于做一个和小裁缝一样聪明、勇敢的人。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3、乐于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了解要用动脑筋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图片,《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故事内容。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裁缝是做什么的吗?

  2、师:小朋友们看图片:这个就是裁缝,那你们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见过小裁缝吗?那我们今天来听听关于一个小裁缝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今天这个故事叫做《勇敢的小裁缝》。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叫《勇敢的小裁缝》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3、提问:请问刚刚我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呢?

  为什么大家都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呢?

  三:观看故事视频,再次欣赏故事,围绕故事内容

  1、师:我们一起看看小裁缝是怎么和巨人比赛的。(观看视频)

  2、小朋友们又听了一次故事,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知道小裁缝为什么想要出去闯一闯呢?

  3、在故事中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他们是怎样比试的?

  4、到最后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呢?

  5、最后谁又出来了,而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呢?

  6、师:你们回答的都很好,现在老师想要让大家一起讨论,小裁缝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阅读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裁缝聪明和勇敢。

  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边翻书边讲故事,好吗?

  五:迁移经验,让幼儿乐于做一个勇敢的人。

  1、师:今天,我们听了这个勇敢的小裁缝的故事,小朋友,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呢?

  2、师:那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小裁缝一样既要你动脑筋又需要勇气才能做的事情呢?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挂图,《幼儿画册》(第一册第10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提问:裁缝是做什么的?

  2.出示挂图:认识小裁缝,提出问题:你见过小裁缝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裁缝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2.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大家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

三、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1.再次欣赏故事。

  2.提问:小裁缝为什么想出去闯闯?

  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

  谁又来了?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

  3.讨论: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引导幼儿看图书阅读故事,感受小裁缝的聪明和勇敢。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画册》边讲述故事。

  五、迁移经验,乐意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1.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

  2.你有没有遇到既要你动脑筋,有需要勇敢才能做的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镜头一中存在的问题是与幼儿的前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裁缝在幼儿的生活中不是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显得有些陌生。镜头二中的我的提问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一节有质量的课,幼儿的前期经验与教师的提问有很大的关系。

  (1)充分前期经验,以便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人公是小裁缝,在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原以为孩子们能知道裁缝师做什么的,但与本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那么的`重要,我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在裁缝的强项是做衣服,他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觉得非常的了解,很得意,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过分解释、讲解,就采用了《幼儿画册》上的图片。最后我只能口头为幼儿讲解,这样的讲解并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小裁缝。在活动开始前,我觉得应该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适当的给予幼儿前期经验或者不给幼儿这样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

  (2)自主阅读需要目的性,以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

  活动的环节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设置的。我在目标中制定“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幼儿自主观察画面的环节。我觉得这个环节应该也是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语言活动就应该给幼儿一个自由说大胆说的环境。由于见幼儿中班的幼儿对于观察画面的能力较好,我在幼儿自主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幼儿说的时间和空间太少了。应该让幼儿大胆去猜,去想,去交流。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的观察后去了解裁缝为什么这样做?由于我的提问目的性不够强,而导致了幼儿的回答出现了偏差。

  从这次的活动中,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问题教师都应做好两手准备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的提问需要仔细的推敲,增强问题的目的性。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小蜗牛走过四季教案03-21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09-04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04-29

我是勇敢的小企鹅小班健康教案03-19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21

中班语言教案11-22

中班语言微笑教案06-30

中班语言儿歌教案(经典)05-31

中班语言落叶教案05-25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1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并且激发幼儿想要了解这个故事的兴趣。通过倾听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听到的。知道故事的名字并了解为什么要叫勇敢的.小裁缝。通过提问让幼儿更加深刻的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致说出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以及一步步环节。拓展幼儿的思路,让他们了解解决事情需要勇气和智慧,让他们利用智慧来解决问题,乐于做一个和小裁缝一样聪明、勇敢的人。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3、乐于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活动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了解要用动脑筋来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图片,《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故事内容。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裁缝是做什么的吗?

  2、师:小朋友们看图片:这个就是裁缝,那你们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见过小裁缝吗?那我们今天来听听关于一个小裁缝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今天这个故事叫做《勇敢的小裁缝》。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叫《勇敢的小裁缝》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3、提问:请问刚刚我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呢?

  为什么大家都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呢?

  三:观看故事视频,再次欣赏故事,围绕故事内容

  1、师:我们一起看看小裁缝是怎么和巨人比赛的。(观看视频)

  2、小朋友们又听了一次故事,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知道小裁缝为什么想要出去闯一闯呢?

  3、在故事中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他们是怎样比试的?

  4、到最后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呢?

  5、最后谁又出来了,而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呢?

  6、师:你们回答的都很好,现在老师想要让大家一起讨论,小裁缝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画册》阅读故事,感受故事中小裁缝聪明和勇敢。

  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边翻书边讲故事,好吗?

  五:迁移经验,让幼儿乐于做一个勇敢的人。

  1、师:今天,我们听了这个勇敢的小裁缝的故事,小朋友,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呢?

  2、师:那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小裁缝一样既要你动脑筋又需要勇气才能做的事情呢?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中班语言教案勇敢的小裁缝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知道遇到危险不惊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化解危险。

  活动准备:

  配套磁带,挂图,《幼儿画册》(第一册第10页)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1.提问:裁缝是做什么的?

  2.出示挂图:认识小裁缝,提出问题:你见过小裁缝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裁缝的故事吧!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2.提问: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为什么大家说小裁缝是个勇敢的人?

三、围绕故事内容进行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1.再次欣赏故事。

  2.提问:小裁缝为什么想出去闯闯?

  他和巨人比试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巨人为什么害怕地逃走了?

  谁又来了?小裁缝又是怎么做的?

  3.讨论:这样对付野猪有什么好处?

四、引导幼儿看图书阅读故事,感受小裁缝的聪明和勇敢。

  教师带领幼儿边翻阅《幼儿画册》边讲述故事。

  五、迁移经验,乐意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1.如果你是小裁缝,你会怎么做?

  2.你有没有遇到既要你动脑筋,有需要勇敢才能做的事情?

  活动反思:

  对于镜头一中存在的问题是与幼儿的前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裁缝在幼儿的生活中不是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显得有些陌生。镜头二中的我的提问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一节有质量的课,幼儿的前期经验与教师的提问有很大的关系。

  (1)充分前期经验,以便教学活动有效的开展。

  本次语言活动的主人公是小裁缝,在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原以为孩子们能知道裁缝师做什么的,但与本次活动的开展也没有那么的`重要,我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在裁缝的强项是做衣服,他一下子打死了七只苍蝇觉得非常的了解,很得意,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也没有过分解释、讲解,就采用了《幼儿画册》上的图片。最后我只能口头为幼儿讲解,这样的讲解并不能让幼儿真正理解小裁缝。在活动开始前,我觉得应该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适当的给予幼儿前期经验或者不给幼儿这样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

  (2)自主阅读需要目的性,以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

  活动的环节是为了实现目标而设置的。我在目标中制定“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在活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幼儿自主观察画面的环节。我觉得这个环节应该也是孩子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语言活动就应该给幼儿一个自由说大胆说的环境。由于见幼儿中班的幼儿对于观察画面的能力较好,我在幼儿自主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幼儿说的时间和空间太少了。应该让幼儿大胆去猜,去想,去交流。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幼儿的观察后去了解裁缝为什么这样做?由于我的提问目的性不够强,而导致了幼儿的回答出现了偏差。

  从这次的活动中,让我明白了不管什么问题教师都应做好两手准备以便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师的提问需要仔细的推敲,增强问题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