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数加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加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加减教案1
三维目标:
(一)使学生通过观察,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二)使学生会计算分母不超过10、结果不需要约分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三)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法。
(二)难点:从理解分数意义入手,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具:
长方形纸一张、平均分成6份的圆形纸6张、投影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明是怎样计算的。
46-5 120+13 50-20 76-24
师:计算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2.(1)填空:
(2)教师演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
提问:①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怎么分的?②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如果5份都取了,应该用什么数表示?(说明
不同的地方?
(这几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所取的份数不同)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应该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张纸的几分之几?
(利用前边演示的长方形纸,边读题边将已知和所求标在图上。)
提问:①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从图上看结果是多少?
(多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同桌同学互相说……采取多种形式加深算理的理解。)提问:计算前后分母变了吗?分母为什么不变?
2.巩固练习:
(1)观察讨论:(投影片)
①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②阴影部分各占几份?分别用什么分数表示?
③怎样计算?为什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师演示把两张涂有阴影的圆交叉在一起,让学生看图片,列式计算。
(教师直观演示得结果,学生列式计算从算理上明确结果是怎么来的。并从直观得到验证) (4)用投影片依次出现下列各题,指名同学回答。
3.学习例2:
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师问:①这个圆是怎样拼成的?
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
4.反馈归纳:
填空:(投影)
提问:什么样的分数等于1?
师问:这些题中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具有什么特点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
(三)巩固反馈(投影)
1.计算:(并说明你是怎样想的)
2.判断:(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错的画×。)
3.选择:(在正确结果上画√)
4.填空:
5.挑卡片组成加法算式。(分组比赛,看哪组挑得多。一组选一代表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分数加减教案2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10页、111页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1/4+3/10 3/10-3/20(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新课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3/10-3/20
1、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 5/8-5/10=(黑板)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题,总结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同学们能把这两道题又对又快的算出来吗?
集体订正。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 ( ) 3/5+2/7=5/12 ( )
教师: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3/8,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例:(1)1/4+3/10=5/20+6/20=11/20
(2)3/10-3/20=6/20-3/20=3/2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完第一课时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紧紧围绕分数的意义展开教学。下面是我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1、在“知识回顾”环节,要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上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的意义,这是我们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课时的关键与基础。所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2、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不要停留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
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把教学内容提高到更高一层次,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如:在学生讨论并研究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与前面知识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任务。
通过观察与讨论是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加法在计算中遇到的了问题怎样解决。
异分母化成同分母----使得分数单位相同,这是计算的基础。
公分母(分母最小公倍数)----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过这样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与方法,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教学时就比较自然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分数的意义展开全面的教学。
【分数加减教案】相关文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06-10
【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06-1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四篇04-22
【精品】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四篇05-1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范文汇总9篇05-15
整式加减教案07-08
五年级数学教案:异分母分数加减06-0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教学反思10-20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04-09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