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08 11:44: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第7课时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5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60×4 80×6 700×3

  400×2 200×7

  2.竖式笔算: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2×3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反馈练习: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试一试。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异同点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4.反馈练习: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3、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先计算什么。)

  四、课堂总结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3=36(只)

  可以用竖式计算。

  一般这样写:

  答:一共有36只。

  书写竖式时,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教学反思:

  1.通过编口算题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2.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了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教案:《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06-0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数学教案06-04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反思07-24

三年级数学教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06-07

三年级数学教案:《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04-09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03-27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09-1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06-02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02-2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学教案

  第7课时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5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60×4 80×6 700×3

  400×2 200×7

  2.竖式笔算: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 □□

  □□□□□□□□□□ □□

  □□□□□□□□□□ □□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2×3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反馈练习: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试一试。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习

  3.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异同点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4.反馈练习: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3、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先计算什么。)

  四、课堂总结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3=36(只)

  可以用竖式计算。

  一般这样写:

  答:一共有36只。

  书写竖式时,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教学反思:

  1.通过编口算题的环节,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奠定了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2.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老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了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