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03 13:12: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琥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特有的价值。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感悟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价值。

  2、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进行合理想象的科学性,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肯定就想:琥珀是什么?琥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老师收集的几张照片和琥珀的资料,请大家仔细看看。

  2、出示琥珀图片和资料。

  这些就是琥珀。大家看这张,这块琥珀有何不同?它里面有两个小动物,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两个小东西怎么会一起被封在这块琥珀里呢?这多么有意思啊!这里面又有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好奇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

  (2)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

  2、交流易读错字词:

  苍蝇、森林、沾满、晌午、渗出、包裹、逼近、淹没、黏稠、剩下、前俯后仰

  3、理清思路:

  第一段(1)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段(2—14)琥珀的形成过程。分两个阶段:1、松脂球的形成。2、化石的形成过程。

  第三段(15—19)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段(20)琥珀的特点及科学价值。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这块琥珀特点的句子。

  (1)透明

  (2)内有两个小东西(苍蝇、蜘蛛)

  5、文中所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吗?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特点,通过合理想象与推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使我们知道了它的形成过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这些段落主要讲了什么?

  2、松脂球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松树林)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太阳、气温的语句。

  “太阳暖暖地照着。”

  “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有了松树、阳光,还需要什么才能形成这块琥珀?当时凑巧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这一幕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那是什么?

  (4)在夏日强光的照射下,松脂还在往下滴吗?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4、小结:

  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课件出示)(1)松树林;(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了松脂;(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4)松脂不断往下滴。

  就这样,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谁也不会想到有两只小虫被埋在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松脂球变成了什么?

  5、同学们齐读课文相关段落,找出松脂球变成化石的条件。

  (时间漫长;地壳变动;水淹没森林;掩埋在泥沙下。)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琥珀是如何被发现的?

  (海浪把琥珀冲到了岸边,被渔民的儿子发现。)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琥珀在科学上有什么价值?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四、拓展延伸,质疑升华。

  1、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里,生命获得了永恒。”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生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作者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运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想象出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推测出来的,但有科学的根据,因此是合乎情理,令人信服的。文章先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接着写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最后写这块琥珀的特征以及它的价值,说明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点明文章中心。

  六、布置作业:

  把琥珀的故事讲给家里人。

  七、板书设计:

  琥珀

  地壳运动

  松脂球→ →化石

  漫长岁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奇异的琥珀》教案07-20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24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和田的维吾尔05-18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03-2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08-11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4-0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简案范文01-08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关尹子教射06-02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野草》语文教案06-03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7-15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琥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特有的价值。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感悟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琥珀的形成及价值。

  2、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进行合理想象的科学性,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到课题,你肯定就想:琥珀是什么?琥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老师收集的几张照片和琥珀的资料,请大家仔细看看。

  2、出示琥珀图片和资料。

  这些就是琥珀。大家看这张,这块琥珀有何不同?它里面有两个小动物,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两个小东西怎么会一起被封在这块琥珀里呢?这多么有意思啊!这里面又有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好奇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

  (2)思考:课文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

  2、交流易读错字词:

  苍蝇、森林、沾满、晌午、渗出、包裹、逼近、淹没、黏稠、剩下、前俯后仰

  3、理清思路:

  第一段(1)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段(2—14)琥珀的形成过程。分两个阶段:1、松脂球的形成。2、化石的形成过程。

  第三段(15—19)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段(20)琥珀的特点及科学价值。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这块琥珀特点的句子。

  (1)透明

  (2)内有两个小东西(苍蝇、蜘蛛)

  5、文中所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吗?那么作者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特点,通过合理想象与推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使我们知道了它的形成过程。)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这些段落主要讲了什么?

  2、松脂球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松树林)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太阳、气温的语句。

  “太阳暖暖地照着。”

  “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3)有了松树、阳光,还需要什么才能形成这块琥珀?当时凑巧发生了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这一幕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那是什么?

  (4)在夏日强光的照射下,松脂还在往下滴吗?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4、小结:

  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课件出示)(1)松树林;(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了松脂;(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4)松脂不断往下滴。

  就这样,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谁也不会想到有两只小虫被埋在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松脂球变成了什么?

  5、同学们齐读课文相关段落,找出松脂球变成化石的条件。

  (时间漫长;地壳变动;水淹没森林;掩埋在泥沙下。)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琥珀是如何被发现的?

  (海浪把琥珀冲到了岸边,被渔民的儿子发现。)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琥珀在科学上有什么价值?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四、拓展延伸,质疑升华。

  1、有人认为小苍蝇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没而惋惜,有人却说“它们被封在琥珀里,生命获得了永恒。”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生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作者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运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想象出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推测出来的,但有科学的根据,因此是合乎情理,令人信服的。文章先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接着写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最后写这块琥珀的特征以及它的价值,说明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点明文章中心。

  六、布置作业:

  把琥珀的故事讲给家里人。

  七、板书设计:

  琥珀

  地壳运动

  松脂球→ →化石

  漫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