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

时间:2024-05-26 08:32:24 教案 我要投稿

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一:食物中的营养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分别装在八个小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板书课题)

  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

  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蛋富含脂肪的食物:植物油、动物油、肥肉、蛋黄、巧克力、花生

  2、思考: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

  1、播放录像:当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怎样呢?我们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教你们一个快速记忆的口诀:夜盲A、脚气B、坏血C、软骨D。

  2、总结:请同学们课外继续查找关于食物的科学知识,还会获得更大的收获。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营养学界有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希望大家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后,能自觉合理地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营养学家研究指出爱吃蔬菜的孩子更聪明,改变性格从吃开始。均衡营养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也能预防流感。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均衡营养,适量运动。

  五、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是让学生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本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

  课题2、食品的科学加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纸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能设计一种新的食品,并能向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过程方法:通过搜集、观看、想像、创造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像,发挥创造力,亲自设计新食品。

  2、能倾听同学对自己的设计提出的评议。

  教学准备:录像片、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发现班一有很多同学对食物中以什么营养特别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索有关食物营养的秘密。

  2、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

  我们每天吃到许多种食物,多数食物是经过加工后食用的,那么食品是怎样被加工的?又是如何保鲜的?

  2、组织学生说出有关牛奶的加工过程。

  3、组织学生观看牛奶加工和运输图。

  从中知道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听取学生发言,选取典型问题摘录在黑板上。

  组织学生围绕小组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组织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4、引导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说说哪些人在为我们能喝到纯净的牛奶而忙碌,以及牛奶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用到哪些技术和设备。

  学生说出自己的已有知识。

  学生说出:

  (1)首先要把奶挤出来。

  (2)称重,运输。

  (3)为保证质量要高温灭菌。

  1、学生说出:

  (1)农民伯伯养牛。

  (2)工人叔叔操作机器对牛奶进行灭菌、分装、运输。

  (3)售货员阿姨在卖牛奶。

  2、学生说出:

  挤奶技术、灭菌技术、分装技术。

  挤奶机、灭菌设备、称重、分装流水线。

  选择想要探究的问题,体现自主学习的策略。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从问题开始的。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应用

  1、组织学生描述常吃的一道菜是怎样制作的。

  2、收集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并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主题3——走进厨房

  一、活动主题

  走进厨房

  二、活动背景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使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忽视了劳动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偶尔帮家长干家务活,可见,孩子们连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不具备。让学生走进厨房,亲自奏响一支锅碗瓢盆乐曲,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并使他们认识到劳动也是一门艺术,就是本次活动的初衷。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会制定购物计划,学会合理开支,学习选购蔬菜、食品,认识绿色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2、能力目标:

  (1)收集学习烧菜的相关信息,尝试学习简单的烧菜技术。

  (2)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3、情感目标:

  做生活的小主人,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对父母的热爱,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活动准备

  1、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指导工作。

  2、调查学生家庭相机的拥有情况,以便对学生在分组时进行指导。

  五、活动内容

  1、我家的厨房——认识、使用厨房设备。

  2、我当采购员——学会买菜,学会辨别。

  3、我是小厨师——学做家常菜与人分享。

  六、活动评价

  根据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采用描述性评价),还有教师评价(采用即时性评价)。用积分制来对小组及个人进行评价。

  七、活动程序

  (一)我家的厨房——认识、使用厨房设备

  1、认识设备: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课后利用请教、实践等方法认识家中厨房的设备,并知道它们的用途。(各小组的成员可分工合作,每人着重了解一种,再交流分享)

  2、交流信息:各组交流信息(文字、表格、图片、录音等),明确每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课后实践:课后尝试使用这些设备,记录实践的经验和体会。

  4、阶段评选:课堂交流体验的乐趣,评选“体验之星”。

  (二)我当采购员——学会买菜,学会辨别

  1、制定计划:学会制定购物计划(与数学学科整合),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学会精打细算。

  2、参与实践:学会购买新鲜食品,学会辨别食品质量。

  (1)辨别新鲜食品:教师准备(或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食品包装,指导学生注意买东西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生产厂家、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期、食品成分、保存方法和条形码,着重指导学生认识条形码)。

  (2)参与购物实践:利用星期天随父母去超市买东西,真正学会辨认;

  去市场买菜,请教父母怎样辨别蔬菜等食物是否新鲜。尝试写观察日记,与同学交流,大家互相学习。

  (3)认识绿色食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什么叫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对人体有什么益处,以及怎样辨认绿色食品。

  3、阶段评选:结合学生这一过程中辨别能力、搜集资料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勤俭节约习惯等表现,评选“购物能手”。

  (三)我是小厨师——学做家常菜与人分享

  1、确定菜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根据小组成员实际确定制作的菜名(课后完成)

  2、学习方法:

  (1)学习原料采购:确定原料和数量,核算价钱。

  (2)学习原料加工:怎样择菜、洗菜。(学生间交流)

  (3)学习制作方法:怎样切、拌、炒、烧、煮。(请教父母或厨师)

  3、采购原料:学会挑选,学会核算。

  4、学习做菜:这项活动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他们参与其中,配合指导;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以让学生评出在家中准备,把做好的菜带到学校,大家在交流做菜技术和品尝味道的过程中评选“最佳小厨师”。

  5、洗涤炊具:能及时洗干净炊具,学习方法,交流心得。

  (四)活动总结——谁的表现做出色?

  1、学生交流:在整个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谁的表现最出色?

  2、成果展示:整理过程性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

《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案12-18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3-11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06-25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7-31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模板02-03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热]08-17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5-22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1-21

实用的综合实践教案模板12-19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热门】07-18

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营养与烹饪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一:食物中的营养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分别装在八个小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板书课题)

  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

  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蛋富含脂肪的食物:植物油、动物油、肥肉、蛋黄、巧克力、花生

  2、思考: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举例说明。

  (四)拓展延伸

  1、播放录像:当人体缺少维生素C会怎样呢?我们的饮食要注意什么?教你们一个快速记忆的口诀:夜盲A、脚气B、坏血C、软骨D。

  2、总结:请同学们课外继续查找关于食物的科学知识,还会获得更大的收获。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营养学界有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希望大家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后,能自觉合理地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营养学家研究指出爱吃蔬菜的孩子更聪明,改变性格从吃开始。均衡营养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膳食也能预防流感。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均衡营养,适量运动。

  五、教学反思

  《食物中的营养》是让学生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本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促进个体生命的和谐成长。

  课题2、食品的科学加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纸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能设计一种新的食品,并能向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过程方法:通过搜集、观看、想像、创造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敢于大胆想像,发挥创造力,亲自设计新食品。

  2、能倾听同学对自己的设计提出的评议。

  教学准备:录像片、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发现班一有很多同学对食物中以什么营养特别感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探索有关食物营养的秘密。

  2、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

  我们每天吃到许多种食物,多数食物是经过加工后食用的,那么食品是怎样被加工的?又是如何保鲜的?

  2、组织学生说出有关牛奶的加工过程。

  3、组织学生观看牛奶加工和运输图。

  从中知道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听取学生发言,选取典型问题摘录在黑板上。

  组织学生围绕小组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组织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4、引导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说说哪些人在为我们能喝到纯净的牛奶而忙碌,以及牛奶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用到哪些技术和设备。

  学生说出自己的已有知识。

  学生说出:

  (1)首先要把奶挤出来。

  (2)称重,运输。

  (3)为保证质量要高温灭菌。

  1、学生说出:

  (1)农民伯伯养牛。

  (2)工人叔叔操作机器对牛奶进行灭菌、分装、运输。

  (3)售货员阿姨在卖牛奶。

  2、学生说出:

  挤奶技术、灭菌技术、分装技术。

  挤奶机、灭菌设备、称重、分装流水线。

  选择想要探究的问题,体现自主学习的策略。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从问题开始的。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应用

  1、组织学生描述常吃的一道菜是怎样制作的。

  2、收集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并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主题3——走进厨房

  一、活动主题

  走进厨房

  二、活动背景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家长一味地满足孩子对物质生活的渴求,使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却忽视了劳动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偶尔帮家长干家务活,可见,孩子们连最基本的劳动能力都不具备。让学生走进厨房,亲自奏响一支锅碗瓢盆乐曲,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并使他们认识到劳动也是一门艺术,就是本次活动的初衷。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会制定购物计划,学会合理开支,学习选购蔬菜、食品,认识绿色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2、能力目标:

  (1)收集学习烧菜的相关信息,尝试学习简单的烧菜技术。

  (2)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3、情感目标:

  做生活的小主人,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对父母的热爱,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活动准备

  1、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指导工作。

  2、调查学生家庭相机的拥有情况,以便对学生在分组时进行指导。

  五、活动内容

  1、我家的厨房——认识、使用厨房设备。

  2、我当采购员——学会买菜,学会辨别。

  3、我是小厨师——学做家常菜与人分享。

  六、活动评价

  根据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采用描述性评价),还有教师评价(采用即时性评价)。用积分制来对小组及个人进行评价。

  七、活动程序

  (一)我家的厨房——认识、使用厨房设备

  1、认识设备: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课后利用请教、实践等方法认识家中厨房的设备,并知道它们的用途。(各小组的成员可分工合作,每人着重了解一种,再交流分享)

  2、交流信息:各组交流信息(文字、表格、图片、录音等),明确每一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课后实践:课后尝试使用这些设备,记录实践的经验和体会。

  4、阶段评选:课堂交流体验的乐趣,评选“体验之星”。

  (二)我当采购员——学会买菜,学会辨别

  1、制定计划:学会制定购物计划(与数学学科整合),了解计划的重要性,学会精打细算。

  2、参与实践:学会购买新鲜食品,学会辨别食品质量。

  (1)辨别新鲜食品:教师准备(或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食品包装,指导学生注意买东西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生产厂家、厂址、出厂日期、保质期、食品成分、保存方法和条形码,着重指导学生认识条形码)。

  (2)参与购物实践:利用星期天随父母去超市买东西,真正学会辨认;

  去市场买菜,请教父母怎样辨别蔬菜等食物是否新鲜。尝试写观察日记,与同学交流,大家互相学习。

  (3)认识绿色食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什么叫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对人体有什么益处,以及怎样辨认绿色食品。

  3、阶段评选:结合学生这一过程中辨别能力、搜集资料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勤俭节约习惯等表现,评选“购物能手”。

  (三)我是小厨师——学做家常菜与人分享

  1、确定菜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根据小组成员实际确定制作的菜名(课后完成)

  2、学习方法:

  (1)学习原料采购:确定原料和数量,核算价钱。

  (2)学习原料加工:怎样择菜、洗菜。(学生间交流)

  (3)学习制作方法:怎样切、拌、炒、烧、煮。(请教父母或厨师)

  3、采购原料:学会挑选,学会核算。

  4、学习做菜:这项活动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他们参与其中,配合指导;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可以让学生评出在家中准备,把做好的菜带到学校,大家在交流做菜技术和品尝味道的过程中评选“最佳小厨师”。

  5、洗涤炊具:能及时洗干净炊具,学习方法,交流心得。

  (四)活动总结——谁的表现做出色?

  1、学生交流:在整个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谁的表现最出色?

  2、成果展示:整理过程性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