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儿怦怦跳教案

时间:2024-05-24 17:21: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儿怦怦跳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儿怦怦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儿怦怦跳教案

心儿怦怦跳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

  2、能写清楚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

  3、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重点难点:

  1、能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2、能恰当地运用描写心情的词语和短语。

  3、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医生和听诊器图片,由学生的体检经历转入心跳的话题。

  导语:大家还记得体检的时候,有的医生脖子上挂着的这个东西吗。

  它叫听诊器,医生用它来检查我们的心跳速度是否正常。在检查的时候,医生通常会要求大家心情放平静,因为人的心跳是会变化的。

  当我们睡着时,心跳最慢,而当大家在操场上奔跑运动,或者有其他剧烈的情绪变化时,心跳会比平常快得多,这时我们常常会产生“心儿怦怦跳”的感觉。

  2、出示课题,说明本课的写作主题。

  过渡: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

  从主题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次我们要写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这样的作文该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拓展思路,确定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及当时的心情。

  预设: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心跳加快的场景都有哪些。

  然后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六个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在这些场景中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最后出示教材中的四个心情小人儿,总结“担心、害怕、紧张、激动”均会引发大家的心跳加快。

  2、依据心情的不同,划分学生说明的场景,再次引导,拓宽学生选材范围。

  担心:妈妈到了下班的时间还没有回家;警察叔叔到树上取马蜂窝;看见一个小朋友站在马路上哇哇大哭……

  害怕:一个人走夜路;坐过山车;去医院打针;学滑冰;走吊桥……

  紧张: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参加接力比赛;一个人去小卖部;请教老师问题……

  激动:登上领奖台;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得到梦寐以求的礼物;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自己的作品发表了;到天安门看升国旗……

  3、出示相关词语和短语,引导学生补充描写心情的词语。

  预设: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词语,让学生分析这些词语反映了什么心情,可以形容什么场景。指导学生翻阅自己的摘抄本,补充描写心情的词语。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轮流发言,也可由教师点名学生回答。

  词语:悲喜交集 心潮澎湃 慷慨激昂 谢天谢地 大喜过望 乐不可支 忧心忡忡 不知所措 坐立不安 心神不定 方寸大乱 如坐针毡 抓耳挠腮 长吁短叹 火烧火燎 提心吊胆 心有余悸 惊魂未定 手舞足蹈 欣喜若狂 战战兢兢 毛骨悚然 骇人听闻 魂飞魄散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片段的写作。

  预设:教师出示一个场景和几个词语,让学生口述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在句中运用出示的词语。学生发言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再进行简要的评述。

  明确:在刻画人物心理时,除了直白地描述人物的内心想法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在具体进行描写时,应把身边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想要表现的氛围。

  可以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场面写得更生动形象。

  示例:

  ①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正悄悄地流走,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我紧紧地攥着稿子,手心的汗一个劲儿往外冒,把稿子都弄湿了一大片。

  “此刻有请六号种子选手登台演讲。”随着老师那饱含激情的声音,我紧张地拖着颤巍巍的身体走向讲台,心里好像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样跳个不停。

  ②到了。我下意识地直起身,却发现脚碰不着地,头也无法探出水面,我慌了,能憋的气也不多了,这个时候出事,后果会……我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急火攻心,所有神经都高度紧绷。

  虽想劝说自己冷静下来,可心跳的加速,身处的险恶环境像一匹饿狼将我的理智全部吸走,心跳的怦怦声更增加了我漫无边际的恐惧。

  我发狂般在水中挥舞着双手,期望能够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眼前只是一片蓝中带黑的水……

  三、总结素材,完成初稿

  1、教师出示“心跳图”范例,指导学生画“心跳图”。

  过渡:大家通过刚才的讨论和练习,想必已经想好自己这堂课要写什么了吧。

  请大家按照事情的经过,画出自己的“心跳图”吧。

  预设:教师出示真正的心跳图,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填写心跳高和低时的节点,让学生用“ ”标出心跳最厉害的时刻,确定本次习作的重点。

  2、学生根据范例画出自己的“心跳图”,互相交流,找准心跳最高值。

  明确:学生心跳最高值应根据自己的感受出发,合理划分。有把握不准的,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

  3、练习草稿。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列出习作提纲,把事件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作文。

  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要点:

  (1)内容是否通顺明白;

  (2)心理活动是否生动形象;

  (3)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和错误标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

  (3)对内容进行增删调整,尤其要重视心理活动方面的描写。

  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

  (1)事件完整;

  (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3)描写生动,情感真挚;

  (4)标题、开头、结尾精彩。

  【优秀习作范文】

  第一次走夜路

  今天,我又像往常一样从表姐家补课回来。可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而且爸爸妈妈今天都有事外出不能来接我,嘴硬的我又因为想体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而拒绝了表姐的护送,因此只好自己走夜路回家。①走夜路,平生还是第一次,向来胆小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此刻我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了面子而拒绝表姐的护送,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自作自受了。路过大街,因为有灯,我走得比较安心,可到了后洋桥这一段,感觉就不一样了——这里一盏路灯也没有,黑漆漆的一片,除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不远处的山上还不时传来鸟叫声和潺潺的溪水声。路上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天边的月牙儿洒下了一丝朦胧的月光。②我借着月光壮着胆子走了一小段路后,心跳就像小鼓一样开始“咚咚咚”地加速敲起来了。

  看那路边的大树,不停地摇摆着它的枝叶,好像是一只只魔爪正在向我伸来。

  我总觉得阴暗的角落里仿佛隐藏着什么东西,随时要向我扑来,心里一阵发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③再抬头看看天上的月牙儿,此时也好像跟我作对似的,躲进云层里去了,偶尔探出小脑袋,洒下一丝微弱的光亮,使得周围的氛围更显阴森可怕。此时的我早已经毛骨悚然,连大气也不敢出了。

  就在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忽然从我身后擦过,我冷不丁地惊出一身汗。

  这时,我的脑海里又不时浮现出电视里的.那些什么妖呀、鬼的。虽然我从来也不相信这些东西,可此时的我却不知怎么回事,越想越害怕,两只手紧紧拉住裤子,手心也全是汗。“啊。”我大叫一声,脚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了个“狗啃泥”。④此时,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不能再这么害怕下去,否则真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到家了。想到这里,我开始哼起了小调,脑子里拼命想着那些令人发笑的场面。

  嘿,这一招还真灵,我悬着的心也开始放了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耶。终于到家了。”我情不自禁地高呼起来。⑤今天,我终于克服了走夜路的恐惧感,同时也明白了:不要疑神疑鬼,胆小害怕办不了事;世界上的一切困难也都是“鬼”,只要我们不怕,就能战胜它。⑥

  句段赏析

  ①交代了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的原因。

  ②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心理活动,更真实可信。

  ③心理活动描写细致,扣人心弦。

  ④拉住裤子、手心全是汗、差点被绊倒都说明了“我”的害怕。

  ⑤克服恐惧后,“我”独自走回了家。

  ⑥结尾抒写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的感悟,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总评:小作者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他第一次走夜路的经历,使读者感同身受。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逼真,且贯穿始终,语言极富感染力。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总结:作文的素材多种多样,写出自己心灵的触动,表达自己真诚的心意,便是一篇成功的作文。希望大家多多积累生活中精彩的片刻,记录美好的生活。同学们,这堂课是本学期最后一节作文课,在这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不少写文章的技巧,也写了不少作文。

  大家可以趁着期末的时候,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来,制作一本“作品集”。闲暇的时候,翻翻自己的作品集,你们的心儿一定也会怦怦跳的。

心儿怦怦跳教案2

  【教学目标】

  1. 在叙事过程中写出心儿怦怦跳的感受。

  2. 多角度写心儿怦怦跳,把感受写具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请你将左手的手指搭在右手的手腕内侧,感受到心脏有规律的跳动了吗?什么时候你的心会“怦怦怦”,跳得特别快?用简练的语言,说给大家听一听。

  小结:一个人走夜路时,第一次当众讲故事时,害怕时、激动时、紧张时……这些事情和心情都会让我们的心儿乱跳。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入课题。

  一、找到“心跳事件”

  1. 收集素材。

  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跳事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提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事件举例:

  登上领奖台时,我激动得心儿怦怦跳!

  晚上独自在家,我害怕得心儿怦怦跳!

  当众表演节目,我紧张得心儿怦怦跳!

  好朋友来我家做客,我高兴得心儿怦怦跳!

  参加百米比赛,我又紧张又兴奋,心儿怦怦跳!

  2. 挑选素材。

  (1)请学生讲述自己类似的经历,仿照以上句式,说两三件给同桌听。

  (2)请同桌相互评价对方经历的事,帮助对方挑选出最吸引人的一件 , 作为写作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心跳事件”,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为选材搭建支架。

  二、聚焦“心跳时刻”

  1. 梳理事件。

  (1)请同学到台前,把自己选的事情详细讲出来。过程中,老师做如下提示: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讲完整;

  既要讲清事情,也要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2)老师引导其他同学边听边从“事情发展”和“心情变化”两个方面提炼关键词,由老师执笔填写构思图表,投影示范给全班同学。例如:

  (3)小结:写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不仅要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在关键的地方适当停留,描述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发生了哪些变化,把事情和心情结合起来。

  2. 找准焦点。

  (1)请讲述的学生在构思图表上画出心理曲线图,在心儿怦怦跳的地方,画上“心形”符号。可以画几处,心跳得越厉害,画的“心形”越多。例如:

  (2)提问:同学们,这件事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3)小结:一件事就像一条溪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要想把事情写得引人入胜,就要有一两处扣人心弦的激流。我们要选出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先说一说当时发生了什么,再停下来,说一说自己当时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其他部分可以简略交代,这样文章就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请学生自主填写构思图表(参看上图),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 评价修改。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构思图表,根据以下标准,推选出一位同学,与全班分享。

  写明了事件发展和心情变化;

  标出了一两处心怦怦跳的地方;

  填写完整,表述简洁。

  (2)老师组织学生就分享的构思图表进行讨论,归纳共性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学生再次审视各自的构思图表,修改完善。

  (3)请个别学生汇报修改构思图表的情况,讨论:修改了哪些地方?修改得合理吗?

  【设计意图】“叙事过程中写出感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事情”与“心情”两条线索,并将这两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构思图表很直观地为学生思考提供支架,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准叙事重点。通过老师示范、独立填写、合作评改、修改完善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教师传授和自主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文章的构思。

  第二课时

  一、描绘“心跳感受”

  1. 片段练写。

  (1)请学生对照构思图表,围绕事情和心情的关键词,把事情的主体部分写成一段具体、生动的`话,把事情讲清楚,把心情写细腻。老师提示:可以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或其他方面写一写。

  (2)学生自主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 提炼归纳。

  (1)请几位学生朗读习作片段,老师启发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有没有将事情和心情结合起来写?

  你喜欢哪个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2)学生结合习作片段中的相关语句,畅谈感想。老师适时抛出问题:这些生动有趣的句子,分别是从哪些角度写心跳的呢?在学生充分思考和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出写“心跳”的三个角度:

  (3)老师提供如下课外语段,请学生对照批注,品读和扩充。提问: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吗?还能想出其他写“心跳”的角度吗?

  (4)小结:从“想法来报到、心脏怦怦跳、身体很奇妙”这三个角度思考,每个角度写两三句话,组合起来,就可以把“怦怦跳”的感受写得真实、具体。

  3. 评价修改。

  (1)请学生运用多角度写心儿怦怦跳的方法,修改之前的习作片段。

  (2)请个别学生朗读片段,其他同学点评:包含了几种角度?哪些句子很精彩?

  【设计意图】“心儿怦怦跳”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心儿怦怦跳时,我们会胡思乱想,心跳加快,身体不受控制等。如果能把这些感觉、思想和行为有条理地写出来,描写就能做到具体、细腻。困难的是学生对心儿怦怦跳往往只有笼统混沌的感受,缺乏敏锐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导致写作时思维不够发散,角度单一,内容贫乏。针对这一问题,在本环节老师借助学生当堂习作和课外文段,归纳提炼出了“想法来报到、心脏怦怦跳、身体很奇妙”三个角度,帮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到清晰,从单一到多元。角度多了,学生可写的话就多了。

心儿怦怦跳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准确地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理解题意

  1、师板书《我的心儿怦怦跳》,生齐读。

  2、什么情况下心儿才会怦怦跳呢?

  3、生各抒己见。(紧张的时候、激动的时候、害怕的时候、兴奋的.时候……)

  二、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过渡:那同学们有心儿怦怦跳的经历吗?

  2、生举手回答,教师可列举几种情境: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参加

  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考试成绩公布、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

  3、选择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4、小组交流,将自己的经历描述给小组成员听。

  5、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三、布局谋篇,读写结合

  1、写作文前先有个思路,应该怎么写呢?

  2、师小结:写好作文需注意:

  ①选好一件新颖的事;

  ②写清一个心路变化的历程。

  a.心理描写要多次出现,要有变化。

  b.和身边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写心跳。

  c.能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

  3、你的这篇文章打算怎么写?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个提纲。

  4、交流提纲。

  四、静心习作,评议草稿

  1、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2、分享草稿

  3、誊写习作。

心儿怦怦跳教案4

  设计意图

  一、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心跳不已的事,回忆一下,让你心跳的事实什么?

  2.出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回顾目已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并用关键词概括当时的心情。

  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心儿怦怦跳的时刻。

  二、解读课题,走进语境,明确学习任务

  1.出示教材揭示主题。

  2.引导思考:让我们心儿怦怦跳的事儿有很多,你最想分享的是哪件事?在学习单上写下分享事情的名称。

  三、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1.示范引路。

  用教材提供的心情图例简单描述每个阶段的不同感受。如:参加百米赛跑,开赛前也许会有点儿紧张,比赛时会拼尽全力,获奖后也许很激动。

  2.引导学生绘制“心跳图”。

  (1)学生借助学习单中的“心跳图”,梳理要写的事,填写能提醒事情经过的关键词,用画桃心的方式标出心跳最厉害的时刻。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找到最值得停下来的那一刻。

  采访学生,询问在整件事情中,心儿跳得最厉害的那一刻,在心跳图中做好标记,并用关键词标注当时的心情。其余同学思考自己在这次经历中什么时候心跳最厉害,做好标记,并用关键词表述。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自己心跳最厉害的那一刻停下来,写清楚当时的'感受。

  引导学生绘制“心跳图”,把每个阶段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也梳理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确定了记叙的顺序。

  借助“心跳图”让学生明白,事情和心情是不可分的,要一边讲事情,一边讲出感受。“心跳图”的使用也可以让学生写作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形成习作能力。

  四、聚焦心跳,构建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1.学生进行第一次习作,师生共同诊断学情。

  (1)出示习作提示:停在那一刻,多写几句话,想想怎么写能让大家读出你当时的感受。

  (2)学生独立完成第一次习作。

  (3)出示自评要求:阅读学习单上的“星级习作”,对比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习作评定一个星级。

  (4)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自评习作。

  (5)小组交流:可以向“三星级习作”

  (6)教师总结情况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怎样才能把感受写清楚呢?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角度把感受写清楚的方法。

  3.修改完善习作。

  写清楚感受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借助积累的词语写清楚感受让习作由支架、有抓手。

  五、总结提升,迁移拓展,分享快乐

  写“心儿怦怦跳”的习作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感受。写清楚感受需要写清楚心里的想法和身体的反应。习作是记录,是关照自己的内心,分享习作就能分享快乐,见证成长。

《心儿怦怦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心儿怦怦跳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跳方格》04-05

《请你和我跳个舞》大班教案03-26

小班体育《小兔跳彩圈》教案07-19

《金孔雀轻轻跳》小学音乐教案12-11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01-26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15篇07-11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案例02-03

大班健康教案极限爬行教案06-09

大班健康教案小心危险教案06-09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心儿怦怦跳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儿怦怦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儿怦怦跳教案

心儿怦怦跳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

  2、能写清楚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

  3、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重点难点:

  1、能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2、能恰当地运用描写心情的词语和短语。

  3、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医生和听诊器图片,由学生的体检经历转入心跳的话题。

  导语:大家还记得体检的时候,有的医生脖子上挂着的这个东西吗。

  它叫听诊器,医生用它来检查我们的心跳速度是否正常。在检查的时候,医生通常会要求大家心情放平静,因为人的心跳是会变化的。

  当我们睡着时,心跳最慢,而当大家在操场上奔跑运动,或者有其他剧烈的情绪变化时,心跳会比平常快得多,这时我们常常会产生“心儿怦怦跳”的感觉。

  2、出示课题,说明本课的写作主题。

  过渡: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

  从主题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次我们要写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情。这样的作文该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拓展思路,确定内容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及当时的心情。

  预设: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心跳加快的场景都有哪些。

  然后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六个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在这些场景中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最后出示教材中的四个心情小人儿,总结“担心、害怕、紧张、激动”均会引发大家的心跳加快。

  2、依据心情的不同,划分学生说明的场景,再次引导,拓宽学生选材范围。

  担心:妈妈到了下班的时间还没有回家;警察叔叔到树上取马蜂窝;看见一个小朋友站在马路上哇哇大哭……

  害怕:一个人走夜路;坐过山车;去医院打针;学滑冰;走吊桥……

  紧张: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参加接力比赛;一个人去小卖部;请教老师问题……

  激动:登上领奖台;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得到梦寐以求的礼物;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自己的作品发表了;到天安门看升国旗……

  3、出示相关词语和短语,引导学生补充描写心情的词语。

  预设: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词语,让学生分析这些词语反映了什么心情,可以形容什么场景。指导学生翻阅自己的摘抄本,补充描写心情的词语。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轮流发言,也可由教师点名学生回答。

  词语:悲喜交集 心潮澎湃 慷慨激昂 谢天谢地 大喜过望 乐不可支 忧心忡忡 不知所措 坐立不安 心神不定 方寸大乱 如坐针毡 抓耳挠腮 长吁短叹 火烧火燎 提心吊胆 心有余悸 惊魂未定 手舞足蹈 欣喜若狂 战战兢兢 毛骨悚然 骇人听闻 魂飞魄散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片段的写作。

  预设:教师出示一个场景和几个词语,让学生口述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在句中运用出示的词语。学生发言后,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再进行简要的评述。

  明确:在刻画人物心理时,除了直白地描述人物的内心想法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间接地表现人物心理。在具体进行描写时,应把身边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想要表现的氛围。

  可以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场面写得更生动形象。

  示例:

  ①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正悄悄地流走,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我紧紧地攥着稿子,手心的汗一个劲儿往外冒,把稿子都弄湿了一大片。

  “此刻有请六号种子选手登台演讲。”随着老师那饱含激情的声音,我紧张地拖着颤巍巍的身体走向讲台,心里好像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样跳个不停。

  ②到了。我下意识地直起身,却发现脚碰不着地,头也无法探出水面,我慌了,能憋的气也不多了,这个时候出事,后果会……我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急火攻心,所有神经都高度紧绷。

  虽想劝说自己冷静下来,可心跳的加速,身处的险恶环境像一匹饿狼将我的理智全部吸走,心跳的怦怦声更增加了我漫无边际的恐惧。

  我发狂般在水中挥舞着双手,期望能够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眼前只是一片蓝中带黑的水……

  三、总结素材,完成初稿

  1、教师出示“心跳图”范例,指导学生画“心跳图”。

  过渡:大家通过刚才的讨论和练习,想必已经想好自己这堂课要写什么了吧。

  请大家按照事情的经过,画出自己的“心跳图”吧。

  预设:教师出示真正的心跳图,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填写心跳高和低时的节点,让学生用“ ”标出心跳最厉害的时刻,确定本次习作的重点。

  2、学生根据范例画出自己的“心跳图”,互相交流,找准心跳最高值。

  明确:学生心跳最高值应根据自己的感受出发,合理划分。有把握不准的,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

  3、练习草稿。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列出习作提纲,把事件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作文。

  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要点:

  (1)内容是否通顺明白;

  (2)心理活动是否生动形象;

  (3)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和错误标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

  (3)对内容进行增删调整,尤其要重视心理活动方面的描写。

  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

  (1)事件完整;

  (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

  (3)描写生动,情感真挚;

  (4)标题、开头、结尾精彩。

  【优秀习作范文】

  第一次走夜路

  今天,我又像往常一样从表姐家补课回来。可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而且爸爸妈妈今天都有事外出不能来接我,嘴硬的我又因为想体现自己的男子汉气概而拒绝了表姐的护送,因此只好自己走夜路回家。①走夜路,平生还是第一次,向来胆小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此刻我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了面子而拒绝表姐的护送,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自作自受了。路过大街,因为有灯,我走得比较安心,可到了后洋桥这一段,感觉就不一样了——这里一盏路灯也没有,黑漆漆的一片,除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不远处的山上还不时传来鸟叫声和潺潺的溪水声。路上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天边的月牙儿洒下了一丝朦胧的月光。②我借着月光壮着胆子走了一小段路后,心跳就像小鼓一样开始“咚咚咚”地加速敲起来了。

  看那路边的大树,不停地摇摆着它的枝叶,好像是一只只魔爪正在向我伸来。

  我总觉得阴暗的角落里仿佛隐藏着什么东西,随时要向我扑来,心里一阵发毛,不由得加快了脚步。③再抬头看看天上的月牙儿,此时也好像跟我作对似的,躲进云层里去了,偶尔探出小脑袋,洒下一丝微弱的光亮,使得周围的氛围更显阴森可怕。此时的我早已经毛骨悚然,连大气也不敢出了。

  就在这时,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忽然从我身后擦过,我冷不丁地惊出一身汗。

  这时,我的脑海里又不时浮现出电视里的.那些什么妖呀、鬼的。虽然我从来也不相信这些东西,可此时的我却不知怎么回事,越想越害怕,两只手紧紧拉住裤子,手心也全是汗。“啊。”我大叫一声,脚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摔了个“狗啃泥”。④此时,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不能再这么害怕下去,否则真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到家了。想到这里,我开始哼起了小调,脑子里拼命想着那些令人发笑的场面。

  嘿,这一招还真灵,我悬着的心也开始放了下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耶。终于到家了。”我情不自禁地高呼起来。⑤今天,我终于克服了走夜路的恐惧感,同时也明白了:不要疑神疑鬼,胆小害怕办不了事;世界上的一切困难也都是“鬼”,只要我们不怕,就能战胜它。⑥

  句段赏析

  ①交代了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的原因。

  ②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心理活动,更真实可信。

  ③心理活动描写细致,扣人心弦。

  ④拉住裤子、手心全是汗、差点被绊倒都说明了“我”的害怕。

  ⑤克服恐惧后,“我”独自走回了家。

  ⑥结尾抒写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的感悟,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总评:小作者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他第一次走夜路的经历,使读者感同身受。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致逼真,且贯穿始终,语言极富感染力。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总结:作文的素材多种多样,写出自己心灵的触动,表达自己真诚的心意,便是一篇成功的作文。希望大家多多积累生活中精彩的片刻,记录美好的生活。同学们,这堂课是本学期最后一节作文课,在这学期中,我们学习了不少写文章的技巧,也写了不少作文。

  大家可以趁着期末的时候,将自己的作品整理出来,制作一本“作品集”。闲暇的时候,翻翻自己的作品集,你们的心儿一定也会怦怦跳的。

心儿怦怦跳教案2

  【教学目标】

  1. 在叙事过程中写出心儿怦怦跳的感受。

  2. 多角度写心儿怦怦跳,把感受写具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请你将左手的手指搭在右手的手腕内侧,感受到心脏有规律的跳动了吗?什么时候你的心会“怦怦怦”,跳得特别快?用简练的语言,说给大家听一听。

  小结:一个人走夜路时,第一次当众讲故事时,害怕时、激动时、紧张时……这些事情和心情都会让我们的心儿乱跳。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入课题。

  一、找到“心跳事件”

  1. 收集素材。

  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跳事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提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事件举例:

  登上领奖台时,我激动得心儿怦怦跳!

  晚上独自在家,我害怕得心儿怦怦跳!

  当众表演节目,我紧张得心儿怦怦跳!

  好朋友来我家做客,我高兴得心儿怦怦跳!

  参加百米比赛,我又紧张又兴奋,心儿怦怦跳!

  2. 挑选素材。

  (1)请学生讲述自己类似的经历,仿照以上句式,说两三件给同桌听。

  (2)请同桌相互评价对方经历的事,帮助对方挑选出最吸引人的一件 , 作为写作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心跳事件”,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为选材搭建支架。

  二、聚焦“心跳时刻”

  1. 梳理事件。

  (1)请同学到台前,把自己选的事情详细讲出来。过程中,老师做如下提示: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讲完整;

  既要讲清事情,也要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2)老师引导其他同学边听边从“事情发展”和“心情变化”两个方面提炼关键词,由老师执笔填写构思图表,投影示范给全班同学。例如:

  (3)小结:写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不仅要写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在关键的地方适当停留,描述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发生了哪些变化,把事情和心情结合起来。

  2. 找准焦点。

  (1)请讲述的学生在构思图表上画出心理曲线图,在心儿怦怦跳的地方,画上“心形”符号。可以画几处,心跳得越厉害,画的“心形”越多。例如:

  (2)提问:同学们,这件事中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3)小结:一件事就像一条溪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要想把事情写得引人入胜,就要有一两处扣人心弦的激流。我们要选出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先说一说当时发生了什么,再停下来,说一说自己当时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等。其他部分可以简略交代,这样文章就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4)请学生自主填写构思图表(参看上图),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 评价修改。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构思图表,根据以下标准,推选出一位同学,与全班分享。

  写明了事件发展和心情变化;

  标出了一两处心怦怦跳的地方;

  填写完整,表述简洁。

  (2)老师组织学生就分享的构思图表进行讨论,归纳共性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学生再次审视各自的构思图表,修改完善。

  (3)请个别学生汇报修改构思图表的情况,讨论:修改了哪些地方?修改得合理吗?

  【设计意图】“叙事过程中写出感受”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事情”与“心情”两条线索,并将这两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构思图表很直观地为学生思考提供支架,帮助学生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准叙事重点。通过老师示范、独立填写、合作评改、修改完善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教师传授和自主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文章的构思。

  第二课时

  一、描绘“心跳感受”

  1. 片段练写。

  (1)请学生对照构思图表,围绕事情和心情的关键词,把事情的主体部分写成一段具体、生动的`话,把事情讲清楚,把心情写细腻。老师提示:可以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或其他方面写一写。

  (2)学生自主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 提炼归纳。

  (1)请几位学生朗读习作片段,老师启发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有没有将事情和心情结合起来写?

  你喜欢哪个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2)学生结合习作片段中的相关语句,畅谈感想。老师适时抛出问题:这些生动有趣的句子,分别是从哪些角度写心跳的呢?在学生充分思考和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提炼归纳出写“心跳”的三个角度:

  (3)老师提供如下课外语段,请学生对照批注,品读和扩充。提问: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句子吗?还能想出其他写“心跳”的角度吗?

  (4)小结:从“想法来报到、心脏怦怦跳、身体很奇妙”这三个角度思考,每个角度写两三句话,组合起来,就可以把“怦怦跳”的感受写得真实、具体。

  3. 评价修改。

  (1)请学生运用多角度写心儿怦怦跳的方法,修改之前的习作片段。

  (2)请个别学生朗读片段,其他同学点评:包含了几种角度?哪些句子很精彩?

  【设计意图】“心儿怦怦跳”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心儿怦怦跳时,我们会胡思乱想,心跳加快,身体不受控制等。如果能把这些感觉、思想和行为有条理地写出来,描写就能做到具体、细腻。困难的是学生对心儿怦怦跳往往只有笼统混沌的感受,缺乏敏锐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导致写作时思维不够发散,角度单一,内容贫乏。针对这一问题,在本环节老师借助学生当堂习作和课外文段,归纳提炼出了“想法来报到、心脏怦怦跳、身体很奇妙”三个角度,帮助学生的思维从混沌到清晰,从单一到多元。角度多了,学生可写的话就多了。

心儿怦怦跳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准确地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理解题意

  1、师板书《我的心儿怦怦跳》,生齐读。

  2、什么情况下心儿才会怦怦跳呢?

  3、生各抒己见。(紧张的时候、激动的时候、害怕的时候、兴奋的.时候……)

  二、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过渡:那同学们有心儿怦怦跳的经历吗?

  2、生举手回答,教师可列举几种情境:参加百米比赛、登上领奖台、参加

  班干部竞选、一个人走夜路、考试成绩公布、在出站口等待久别的爸爸归来……

  3、选择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4、小组交流,将自己的经历描述给小组成员听。

  5、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三、布局谋篇,读写结合

  1、写作文前先有个思路,应该怎么写呢?

  2、师小结:写好作文需注意:

  ①选好一件新颖的事;

  ②写清一个心路变化的历程。

  a.心理描写要多次出现,要有变化。

  b.和身边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写心跳。

  c.能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

  3、你的这篇文章打算怎么写?在作文草稿本上列一个提纲。

  4、交流提纲。

  四、静心习作,评议草稿

  1、起草作文,教师巡视。

  2、分享草稿

  3、誊写习作。

心儿怦怦跳教案4

  设计意图

  一、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心跳不已的事,回忆一下,让你心跳的事实什么?

  2.出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回顾目已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并用关键词概括当时的心情。

  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心儿怦怦跳的时刻。

  二、解读课题,走进语境,明确学习任务

  1.出示教材揭示主题。

  2.引导思考:让我们心儿怦怦跳的事儿有很多,你最想分享的是哪件事?在学习单上写下分享事情的名称。

  三、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1.示范引路。

  用教材提供的心情图例简单描述每个阶段的不同感受。如:参加百米赛跑,开赛前也许会有点儿紧张,比赛时会拼尽全力,获奖后也许很激动。

  2.引导学生绘制“心跳图”。

  (1)学生借助学习单中的“心跳图”,梳理要写的事,填写能提醒事情经过的关键词,用画桃心的方式标出心跳最厉害的时刻。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找到最值得停下来的那一刻。

  采访学生,询问在整件事情中,心儿跳得最厉害的那一刻,在心跳图中做好标记,并用关键词标注当时的心情。其余同学思考自己在这次经历中什么时候心跳最厉害,做好标记,并用关键词表述。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自己心跳最厉害的那一刻停下来,写清楚当时的'感受。

  引导学生绘制“心跳图”,把每个阶段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也梳理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确定了记叙的顺序。

  借助“心跳图”让学生明白,事情和心情是不可分的,要一边讲事情,一边讲出感受。“心跳图”的使用也可以让学生写作思维可视化,帮助学生形成习作能力。

  四、聚焦心跳,构建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1.学生进行第一次习作,师生共同诊断学情。

  (1)出示习作提示:停在那一刻,多写几句话,想想怎么写能让大家读出你当时的感受。

  (2)学生独立完成第一次习作。

  (3)出示自评要求:阅读学习单上的“星级习作”,对比评价标准,给自己的习作评定一个星级。

  (4)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自评习作。

  (5)小组交流:可以向“三星级习作”

  (6)教师总结情况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怎样才能把感受写清楚呢?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总结从不同角度把感受写清楚的方法。

  3.修改完善习作。

  写清楚感受是本次习作的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借助积累的词语写清楚感受让习作由支架、有抓手。

  五、总结提升,迁移拓展,分享快乐

  写“心儿怦怦跳”的习作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感受。写清楚感受需要写清楚心里的想法和身体的反应。习作是记录,是关照自己的内心,分享习作就能分享快乐,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