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5-05 07:01: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经典6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让幼儿练习用剪刀见直线,提高用剪刀的能力。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色纸、白色皱纸、剪刀若干份。

  活动流程:

  导入活动——自由动手——总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动手能力。

  你们有没有见过面条呢?那肯定也吃过了。你们知道面条是怎么来的呢?(幼儿自由说)我们今天也要来做“面条”。不过呢?不是用面粉,而是纸做,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不知道)那先看老师做一遍,你们再做好吗?(好)这“面条”一要剪得直,不能弯,知道吗?

  二、幼儿自己动手剪,教师在一旁指导。

  要求:注意安全卫生,小心剪刀。

  三、总结:

  面条可以怎么吃?大家来说说看(幼儿自由说……)

  那你们说我们的“面条”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说……)我们要把我们的“面条”保存好,不要弄坏,好吗?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分辨出椭圆形的物品。

  3、引导幼儿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二、活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各一个

  2、纸条一根。

  3、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

  4、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5、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

  6、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

  (1)教师出示椭圆形,小朋友请看看它是不是圆形呢?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

  (3)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教师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4)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

  (5)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2)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3)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呢?

  四、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五、活动评价

  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点评进行鼓励。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表演的形式,感知图片内容。

  2、体验儿歌循环往复的句式并进行仿编。

  3、感受儿歌带来的和谐的生活情趣。

  活动准备

  图片5张,动物图片人手一张,毛毛虫、青蛙、蝴蝶、小鱼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手指游戏。

  2、师幼一起玩游戏,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二、观摩图片,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图)快乐的毛毛虫会爬到哪里玩呢?

  2、(出示第二幅图):看,虫虫虫虫爬,爬到谁的家?谁会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

  3、师幼互动,扮演角色,巩固复习第一句儿歌内容。

  三、看图根据儿歌第一句的格式,创想第二句儿歌内容

  1、师: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他们玩得多开心呀!第二天,蝴蝶也想去它的朋友家,想想看,虫虫是爬着出去玩的,那蝴蝶是怎样出去的呢?(飞)一起来:蝴蝶蝴蝶飞!

  2、幼儿自由猜测:蝴蝶蝴蝶飞,飞到谁的家?

  3、(出示第三幅图“青蛙”)请幼儿完整朗诵第二句儿歌。

  4、幼幼互动,小朋友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次。

  5、青蛙青蛙跳,跳到小鱼家。你知道他来小鱼家干什么吗?他要告诉小鱼一件很可怕的.事!你们来猜猜会是一件什么可怕的事情呢?

  四、发散思维,探索性学习最后两句并完整朗诵儿歌。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最后第二句儿歌:小鱼小鱼游,游到谁的家?

  2、师:小男孩捞到鱼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最后一句儿歌!

  3、完整地说一说儿歌。

  五、表演游戏,加深幼儿对头尾呼应型儿歌的理解。

  六、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附儿歌《虫虫虫虫爬》

  虫虫虫虫爬,爬到蝴蝶家,

  蝴蝶蝴蝶飞,飞到青蛙家。

  青蛙青蛙跳,跳到小鱼家。

  小鱼小鱼游,游到谁的家?

  小朋友跑呀跑,跑回自己家。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2、初步尝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

  3、对玩变色游戏产生兴趣,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记录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样子的?(无色透明 )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会流动。

  2、师: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但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他才会变的。我们来试试?

  (教师【先横着】摇动瓶身,据幼儿情况而定,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变出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一定要说:“水宝宝,变变变哦”。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轻摇瓶身,使其变色。(老师指导鼓励孩子)提问:你们的水宝宝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交流讨论)和老师一样颜色的举起来。红色的,蓝色的呢?2、师:水宝宝玩累了想休息了,我们帮它放到小椅子下面休息会儿。

  三、解读秘密

  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幼儿猜测)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幼儿猜想)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同时打开瓶盖让幼儿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教师小结:原来盖子里的颜料被水溶解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3、把你们盖子打开看看,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盖子里还有颜料呢?

  (师幼再次摇晃,鼓励幼儿用点力,加加油)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师:看,老师瓶子里的水是什么颜色,我又要变了哦!我现在瓶子里的水又变成什么颜色了?(绿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换了一个瓶盖,瓶盖里的蓝色和黄色做朋友就变成了绿色。老师刚才选了蓝色做朋友,你想选什么颜色做朋友呢?老师还可以把我变的结果记录下来呢!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先把你们的瓶盖拧下放到中间的盘子里,然后再选一个跟你不一样的.颜色,把瓶盖拧紧。摇一摇晃一晃看看你的变成了什么颜色。再把变出的结果记录下来。记住一定要拧紧,要不然调皮的水宝宝会跑出来的。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变好了以后把你们的记录卡带到前面的位置上。提问:你用哪两种颜色做朋友变成什么颜色了?展示记录卡。

  3、师总结:哇,颜色可真有趣,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让我们回家把这个秘密告诉爸爸妈妈再来玩一玩,好吗?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或影像)。

  2、准备准备色彩工具(水粉色、调色盘、水桶),多煤体课件。

  3、教室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张贴网络下载的环保宣传画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并导入新课。

  1、游戏:一年之中节日有很多,这些节日你都知道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关节日的小游戏。请大家注意抢答。

  (分别出示:3月8日、9月10日、3月12日、3月15日、12月25日、4月22日)

  2、导入新课:那我们今天来认识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二、新授。

  1、简介世界地球日的由来:那么世界地球日究竟是怎么来的?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看了下面课件你们就明白了。(出示简报)

  2、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的美好

  (出示太空中的地球图片)我们所居住的`是一颗十分美丽的星球,有着非常迷人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分别出示自然风光和动植物图片)

  3、引导幼儿感受地球现状

  (出示:但是)但是由于人类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吧。

  (分别出示照片)

  4、引导幼儿交流资料:其实这些只是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老师为小朋友了不少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现在请小朋友看一下资料,再说说感受。

  5、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感受

  谁愿意把自己的资料用最简短的一两句话介绍给全班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从刚才的发言中我能深切的感受到小朋友们对我们的家园充满了忧虑,因为我们都明白: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6、欣赏作品

  师:其实绝大多数人类是非常喜欢大自然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人们用绘画、雕塑、电视剧等等各种艺术的方法批评那些破坏环境、捕杀动物的恶劣行为。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几幅这方面的绘画作品。

  三、学生创作。

  作品欣赏完了,下面请大家动手试试。

  要求:以世界地球日为主题,用你手中的画笔表达你对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现状的担忧,还可以写上一段文字说明。

  幼儿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1、说说自己的作品。

  2、评评别人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不哭也不笑”、“愤怒等词语。

  2、要求幼儿听信号快速地做相应的表情,并能看表情迅速说出相应的词语

  3、培养幼儿仔细听的习惯及快速对答的能力。

  教学准备:

  1、事先请一名大班幼儿学会表演,要求脸部表情生动,且与词语相配。

  2、各种表情脸谱。

  教学过程:

  1、创设游戏情境

  (1)老师用神秘的语气说:“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演员,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叫‘变脸’,你们想不想看?”大班一幼儿,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当第三个“变”字一出口,立刻放下双手,脸部做出一种表情。以次方法类推,可根据有关词语做出不同的表情,如咪咪笑、哈哈大笑、哇哇大哭、愤怒、不哭也不笑等。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兴趣。

  (2)师:“刚才小演员表演得好吗?我们请她再表演一次。老师拿一张脸谱,请小演员模仿,然后小朋友说出小演员是什么表情。”请大班幼儿一种一种地表演。每做一种表情,就让幼儿用相应的词语表达,帮助幼儿理解和丰富关于表情方面的词语。

  2、幼儿游戏。

  (1)师:“刚才小演员给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演员,来表演变脸的节目。”教师边出示脸谱边说出相应词语,幼儿变脸。

  (2)交代新游戏规则。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a)游戏是必须用“变变变,变什么?”“你来说,我来变。”的对话形式,听口令做相应的动作。(b)如能听指令做出相应表情,就可进行角色对换,否则不能交换角色。

  3、教师参与游戏

  (1)幼儿听老师口令,做相应的表情。幼儿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老师说:“我来说,你来变,大家一起咪咪笑。”幼儿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

  (2)幼儿发出指令,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老师双手蒙住脸说:“变变变,变什么?”幼儿说:“我来说,你来变,吕老师咪咪笑。”老师立刻放下手,做出相应的表情。如此反复交换角色练习不同的表情词语。

  4、幼儿自主游戏。

  (1)请个别幼儿上来发出口令,其余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让幼儿两两结伴进行“变脸”表演游戏活动。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可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游戏。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经典)04-24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经典)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