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实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一.读本分析:
读本描述了一位叔叔去晾袜子,小狗却淘气的将袜子弄得满地都是的故事。读本看来非常简单,文字就和几个颜色有关,而这几个颜色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早已经认识。但透过读本,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秘密:比如叔叔在晾袜子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观察小狗由远及近的活动过程;猜想小狗的想法;感知叔叔晾袜子时颜色的顺序;还有这个读本有个幽默的结尾,相信孩子们都会喜欢。孩子也不一定会穿袜子,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尝试自己穿袜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育价值的体现:
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内容。幼儿的心理既有具体形象性又带有情趣性。生活活动的学习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本着生活既教育的原则,通过让孩子们认识袜子和学会穿袜子,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幼儿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因此我们生成了这一活动,使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2、教学措施:
当接触到这个读本时,感觉读本对孩子的要求有些偏高,不太适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加上孩子没有看大书的经验,所以我觉得,首先,教师用书上的提问孩子们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较好的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其次,年幼的孩子喜欢观察小动物的动作,对感知小狗由远及近的活动过程和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易理解也缺乏观察的兴趣,没有幼儿兴趣需要的支撑教师就不能有效的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因此,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我在《袜子》的第一阶段教学中降低了观察读本的教学目标,回避了观察小狗位置变化这一环节,将感知小狗由远及近的活动过程和故事情节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教学目标,改成了重点观察小狗动作,初步感知小狗的顽皮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观察小狗的表情和位置变化这一教学难点,则放在第二阶段教学中,通过使用情景表演来重点突破。
三.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这个故事,能感受故事幽默的结局。
2.了解袜子成对的特点。
3.识认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并能运用这些词汇。
四.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大书,不同颜色的实物袜子,用红、黄、蓝、绿、黑、白六种颜色的硬纸片剪裁的纸袜子经验准备:具备关于袜子的一些认知经验,认识红,蓝,绿,黄,黑,白六种颜色。
五.教学重点:
认识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及知道袜子成对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感知小狗表情的变化及对故事结局的预测。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律动:《小手爬》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歌?(教师弹一遍小手爬的律动)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爬一爬吧,唱三遍,第一遍爬,第二遍拍,第三遍跳。(引导幼儿把手停留到小脚上。停留在脚上以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上穿的袜子,和幼儿讨论袜子的功用,如:保护脚、保暖等。然后引出读本<<袜子>>。)
小班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1、让幼儿练习听信号迅速反应,锻炼幼儿动作灵敏、协调。
2、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缎炼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团队精神。
3、教育幼儿从小就要爱护红旗。
游戏准备:
制作红旗一面。
游戏场地:
操场四
游戏玩法:
老师把红旗放在圆的中间,因为风好大,红旗快被吹倒了。所以我们先请一位小朋友站在圆内用手扶着红旗。圈上的小朋友就要手拉手边走边念:"红旗,红旗,我和你做朋友,我来扶你。"这时,扶红旗的小朋友可以随便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比如:"XX,请你来扶红旗。一、二、三!"说完就松开手,被叫到的.小朋友就要马上跑上去扶住红旗,两人交换位置。如果被叫的小朋友在叫他的小朋友到他位置前没扶到红旗,就是接着扶红旗。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面对糕点、甜品,糖果,总是让人难以抗拒,更何况是小朋友,但是他们不知道多吃或是在吃后不去爱护自己的牙齿,以后会对牙齿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开展本次的牙牙乐游戏活动让幼儿来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去保护自己的牙齿。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对自己的重要性,了解1-2种保护牙齿的方法。
2、学习正确的漱口的方法。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漱口杯等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刷牙歌"老师做刷牙的动作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昨天我去小老虎家做客了,它呀跟我说了一件它的伤心事,我们来听听吧,
2、老师讲述老虎拔牙的故事,让幼儿说说老虎为什么要拔牙?一起说说保护牙齿让牙齿不生病的方法。
(少吃糖、多刷牙、睡觉前要刷牙或漱口、早上起来也要刷牙或漱口)
老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老虎知道了糖不能多吃,每天早晚都要刷牙漱口,这样就牙齿就不会蛀牙了,但是老虎还想知道怎么样刷牙漱口,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3、老师出示漱口杯,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么漱口的。
老师:总结漱口的方法。
4、老师:现在老虎知道漱口的方法了,小朋友你知道了吗?那我们也一起漱口吧,让我们的牙齿变干净,更健康。
5、幼儿拿着漱口杯,老师引导幼儿正确漱口。
6、相互检查牙齿。
7、老师总结:哇,老师发现小朋友的牙齿都变干净了,嘴巴里还有香香的味道呢,要是小朋友每天都能按时漱口,我们的牙齿一定会很健康的哦!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故事引出让幼儿能一起来交流保护牙齿的`办法,也利用老虎提出的问题来激发幼儿带着帮助老虎的情感去了解刷牙漱口的正确方法,最后的漱口活动也更是让幼儿去尝试正确漱口的方法,感受一起漱口的乐趣以及漱口后牙齿的舒适,当然不光管在“爱牙日”这天去爱牙,在日常中也一直要鼓励幼儿去爱护自己的牙齿。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要爱护鸟类。
3、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体验初步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活动难点:
想出各种办法堆沙山。
活动准备:
l、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提问,引发幼儿参与玩沙活动的兴趣。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2、提问:树林被砍完了,小鸟还能生活在树林里吗?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
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4、植树造林好了以后,可以请好朋友欣赏一下,然后把自己的工具收放好。
三、幼儿玩沙,教师 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束部分
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工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儿歌,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愿意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每天早上是谁送我们上的.幼儿园啊?(爸爸妈妈带我去学校)
2、出示图片,通过儿歌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图片中的小朋友早上做些什么?他们开心吗?
3、我们到幼儿园门口时我们先干什么的呀?(拿好牌子找名字)
4、小朋友上幼儿园时开开心心还是哭哭啼啼的啊?
(开开心心进教室),见到老师说什么啊?(见到老师问声早)
5、小朋友们真棒,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还懂礼貌,见到老师会问早。
6、师幼看着图片一起念儿歌。
儿歌:《入园歌》
早晨空气真正好,
爸爸妈妈带我去学校。
晨检通道别忘记,
拿好牌子找名字。
开开心心进教室,
见到老师问声早,
见到同伴说声好。
幼儿园里真热闹
小班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图画, 创编故事。
2、能专心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屋》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用书,请幼儿再次描述图画中的内容。
2、教师将幼儿描述的内容,整理成简短的文字贴在图书区,并告诉幼儿,这是他们共同创作的故事。
3、教师讲述《狐狸先生盖房子》的故事:
狐狸先生特别喜欢看故事书,每当它看到有趣的故事,就特别想把故事讲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于是,它决定盖一座故事屋,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来听故事。狐狸先生首先从森林里搬来了一些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钉钉子,最后给木板涂上好看的颜色。狐狸先生花了几天的时间,终于把故事屋盖好了。看!这座故事屋多漂亮!
4、与幼儿讨论:
狐狸先生为什么要盖一座故事屋?(想讲故事给小动物们听。)
狐狸先生用什么来盖故事屋?(木板。)
你喜欢狐狸先生的故事屋吗?(自由回答。)
5、在讨论之后,教师可让幼儿进入图书区,分享他们共同创作的故事。
活动评价:
1、能看图讲述故事。
2、能专心听他人讲故事。
3、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活动建议:
1、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狐狸先生还可以用什么盖房子?如,用石头可以吗?用泥巴可以吗?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2、活动 1 完成后,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新词汇。因此,在幼儿第二次描述图画时,要给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如对图画的描述能更细致、更生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经典]12-17
【经典】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经典】01-03
(经典)小班教案02-18
(精选)小班教案12-05
小班教案(经典)12-19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教案07-20
[经典]小班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