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19 08:34:3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语文教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快、师、吹、老、地、乐”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节日的快乐,体会作为一名学生的光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激励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快乐的节日》的音乐,3套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课文

  导入(一)

  1、出示“节日”,读一读,并说说你知道有哪些节日。

  2、介绍“六一儿童节”,并揭题“快乐的节日”

  导入(二)

  1、出示“快乐的节日”,说说你会怎么读这题目。

  2、读一读,突出“快乐的”

  二、生字登山比赛

  1、形式:四人小组学生字

  每组发3套生字卡片

  第一套;标有拼音的词语第二套:没有拼音的词语

  第三套:单个生字卡片(背后标有拼音)

  2、方法:由小组长进行组织,每一关设置3片花瓣或红旗,凭读的情况进行奖励。

  3、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方案:(1)单个生字抽读(2)点名抽读词语

  三、课中操,播放《快乐的节日》学生拍手做动作。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有几节。

  2、自由读课文,在读前提问:你会怎样来读课文?

  3、听录音或师范读,生轻轻跟读。

  4、对词语或课文提问质疑。师点拨解疑。

  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小朋友要过快乐的节日了,他们会邀请谁参加呢?

  (一)学习课文最后一节,点名读,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准“啊、哇”的字音。

  小朋友不仅请了老师、伙伴,还请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呢!

  (二)学习第一节,说说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师指导理解比喻句,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花朵。

  我们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二节,理解“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含义。

  1、点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说说你长大以后会为地球做些什么?(或说说以后的地球会便成什么样?)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重点突出“更加”。

  (四)四人小组学习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我们像小鸟?

  理解“丰满、勇敢、理想|”的含义。

  六、朗读指导

  1、师指导朗读

  2、说说背诵技巧,讨论.总结

  一节一节背;记住几个重点词背;尝试背,背不来的再看课文。

  3、练习背诵。提供重点词。

  小鸟 风儿 菜园 草地 红领巾 衣裳 花儿 小溪 更加 感谢 丰满 理想 度过

  七、巩固练习

  1、读读说说(课后练习)

  2、书写指导

  八、课外延伸

  你会为地球做哪些事?请你画一画或写一写。

  板书设计

  25、快乐的节日

  有我们就更加美丽

  长得丰满

  将来

  飞向理想

  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初步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过程

  一、潜心默读,领悟道理

  1、默读课文,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2、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通过朗读表现自己的情感。

  二、表演朗读,展示情感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朗读。

  2、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表演朗读者。

  【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通过默读、品读、分角色读,有感情的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读懂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读出真挚的友谊之美,读出诚挚的诺言之美,读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美。

  三、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1、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小鸟说,请你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2、交流小练笔。

  四、总结全文,读中收获

  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五、诵读课题,渲染气氛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课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课题)。

  六、课外阅读,延伸拓

  1、课外阅读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

  2、搜集赞美友谊、守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一、培育语文素养:创生自由的心灵^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本课教学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

  二、弘扬创新精神:走向生命的自由天堂

  语文教学要具有生命活力,就要选取最本质最精华的内容,融进自己的教学

  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中彩”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辨,整个教学注意抓住重点词句去体悟人物内心变化和矛盾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闷闷不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跟彩票有关的话题。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中”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

  第几声?“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请打开课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确生字的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生字新词较多,都认得吗?我请一组的同学来接力读,如果他读得

  正确,咱们就跟着他一起读两遍,如果他读得有问题,咱们就帮助他纠正。你们认为哪些字是需要提醒同学格外注意的?

  1、刚才朗读了一遍课文,你们从文章中都了解到些什么内容?

  2、小结过度:咱们对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还不够,还要深入到文

  字中去品读、体会,去感受文本带给我们的心灵触动。

  三、读文悟道、品评故事

  (一)以“彩”切入,激发矛盾。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那个“彩”就是指的?(出示汽车图片)

  2、这是一辆什么样的汽车啊?(预计:崭新、昂贵、漂亮、让人羡慕、父亲梦寐以求的)

  3、这样一辆汽车,现在就属于你了,喜欢吗?那你认为父亲会喜欢这辆车吗?

  (1)知道什么叫梦寐以求吗?(训练读)

  (2)引读:是啊,白天干活时,父亲想的是————

  晚上睡觉时,父亲想的是————

  坐在餐桌边,父亲想的是————

  看着人家开车,父亲想的是————

  这就叫梦寐以求,谁来读读这句话?(训练朗读)

  (3)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可现实的条件允许他梦想成真吗?(扣:拮据)

  越是生活贫困,那份渴望越是强烈,所以他梦寐以求的是————(生接读)

  (二)探究心灵,想象写话

  1、终于有一天,幸运之神降临了,父亲中彩了。拿起书,自己读一读文章的3——5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中彩后我和父亲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心情会截然不同呢?

  2、拓展想象,练习写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内心矛盾极了:_______。)

  (三)抓住矛盾,引发思辨

  1、是啊,父亲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小小年纪的我明白他的心吗?我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文章的6、7、8三个自然段,你们给推荐一下!

  2、出示: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练习朗读)

  3、母亲帮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一个淡淡的K让我们明白了父亲神情严肃的原因,原来这车本应属于库伯。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毅然决定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回扣: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4、那为什么你们最终又决定将车还给库伯呢?

  (出示)虽然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但是他更求的是。

  5、当情感的天平失去平衡的时候,父亲选择了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正如母亲所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希望我们记住这句话,并一起共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2、在诵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名字叫《登幽州台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自由读诗,学习生字词。

  二、自学古诗自由读读古诗,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三、整体感知,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2、指名读诗,及时正音。

  3、交流。

  四、借助画面,理解诗意,感情朗读。

  1、(实物投影仪:插图)请学生观察,师讲解诗意,并进行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诵读,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五、指导背诵。

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

  1、同学们,看看这个人你认识吗?(出示图片),谁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

  兴趣导入,引人入胜。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提前引出文章第一段中总结的人物特征。

  二、张扬个性,享受阅读

  (一)学生初读文章。

  (二)新生字词的认读。

  1、师出示词语:铜板、智慧、幽默、饭馆、分辨、扭打、交钱、拉扯等。

  2、那么这些词放到课文里你还能读准吗?

  3、学生再读课文。

  4、师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多种朗读方式结合,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同时注重对字词的认读。

  三、精心准备,大胆表演

  1、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分组准备课本剧,可根据人物性格加入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教师提示抓住“扭,拉扯、揪、咧着”等动词,来渲染人物特点)

  2、分组上台进行表演。

  3、教师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表演是一种外显化的思维方式,是学生把文中人物的定位通过外在的动作表现出来,也是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四、“我喜欢阿凡提……”。

  结合你对阿凡提的了解或者读过的书,说一说你最喜欢阿凡提的哪一点,并说明理由。

  开阔视野,增加积累,受到阿凡提人格魅力的感染。尊重孩子的个人真实感受,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的`舞台。

  五、课后延展

  再读《阿凡提的故事》看看你是否有了新的收获。

  故事对学生的感染是潜移默化的,是在大量的阅读积累中实现的,好故事一读再读会有“温故而知新”的功效。

  习题:

  1、“我会认”给下面的词语拼音。

  铜板( ) 智慧( ) 幽默( ) 饭馆( )

  分辨( ) 扭打( ) 交钱( ) 拉扯( )

  2、“我会说”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打抱不平 分辨 两相抵消

  3、“我会写”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打又骂

  又___又___ 又___又___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提示重读句子不同的地方,体会重读的作用。

  3.积累古诗。

  4.阅读《笋芽儿》,学习快乐读书吧。

  【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提示重读句子不同的地方,体会重读的作用。

  【教学难点】

  根据提示重读句子不同的地方,体会重读的作用。

  【教学素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书写生字。

  2.字词句综合运用第一部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出示导游图),看看小明他们游玩了哪些地方。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ɡuǎnlǐtínɡcèbǎotǎzīxúncān

  管理处湖心亭厕所宝塔咨询处餐厅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湖心亭公园去玩,爸爸带着我,先到管理处买票,然后到咨询处询问路线,我们还登上了宝塔,满园的景色尽收眼底。下了宝塔之后,我们上了厕所,洗手出来,时间已经到了十二点,我们就来到公园的餐厅吃午餐。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ɡuǎnzītínɡcètǎxúncānlǐbǎo

  管塔亭理宝咨餐厕询

  6.书写汉字。(课件出示)

  底原处递

  书写提示:

  这几个汉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汉字。“底、原”是左上包围的字,在收发室时包围部分的“撇”要写得伸展,能够包住里面的部分。

  “处、递”是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捺”要写得伸展,能够托住里面的部分。

  学生练习

  三、字词句运用。(课件出示)

  1.补充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的阳光()的田野

  ()的微风()的柳条()的草坪

  学生试着填写。

  汇报交流。

  提示:天空:从颜色上可以填蓝蓝的天空;从空间范围来填,可以填一望无际的天空;从距离来填,可以填高高的天空……

  阳光:从温度来填,可以填温暖的阳光、灿烂的阳光;从阳光的属性来填,可以填美丽的阳光……

  田野:从颜色上可以填碧绿(金黄)的田野;从面积来填可以填无边无际的田野……

  微风:从温度上来填,可以填温暖(和煦)的微风;从状态来填,可以填吹来的微风……

  柳条:从形状上填,可以填细长的柳条;从质地上填,可以填柔软的柳条……

  草坪:从颜色上填,可以填碧绿的草坪;从面积上填,可以填宽阔的`草坪……

  2.大家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①看到碧绿的田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

  示例:田野是那么美丽,今年庄稼一定会丰收的。

  ②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感受到春天就在身边。

  ③看到细长的柳条在河边舞动,你有什么感受?

  示例:柳枝就像一个少女,跳着柔美的舞蹈,把春天打扮得那么美丽。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和写字,还学习了词语搭配,老师讲解了许多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

  利用导游的方式引入课题,既扣住了本课要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根据不同的提问读句子。

  2.积累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读两个句子,请同学们认真听,你觉得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①他是北京人。②他是北京人。

  学生回答。

  师:第①句老师重读了“他”强调的是人物,是谁。第②句重读的是“北京”,强调的是哪儿。

  下面有个句子,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进行新课。(课件出示)

  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1.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学生读。

  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2.种子睡在哪里?

  学生读。

  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3.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学生读。

  参考: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4.练习。(课件出示)

  请根据提问,将下面该重读的部分打上着重号。

  我今天有语文课。

  ①(谁今天有语文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②(你哪一天有语文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③(你今天有没有语文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④(你今天有什么课?)我今天有语文课。

  5.学习《赋得古原草送别》(课件出示)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①借助拼音读古诗。

  ②简介作者(课件出示4)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③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5)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④学生读读背背。

  ⑤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句子的读法,还学习了三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朗读中运用老师讲解的方法,也希望同学们努力积累祖国的经典文化之一——古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阅读《笋芽儿》。

  2.分享有趣的儿童故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春笋图,春天到了,春雨沙沙,笋芽儿从土里钻出来啦,我们看看笋芽儿是怎样钻出来的,她又经历了什么。

  二、进行新课。(课件出示)

  笋芽钻出地面前:

  (一)感知春雨的关爱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笋芽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他们是怎样关心和帮助笋芽的?找到后和你同桌说说!

  汇报:先遇到的是春雨姑娘,在第一自然段,(生读)[板书春雨]

  春雨姑娘低声呼唤着笋芽,因为笋芽正在沉睡中,她怕惊醒笋芽。

  2.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是“沉睡”呀?春雨姑娘怕吓到沉睡中的笋芽,只能低声呼唤。

  3.大家再想象一下,春天的细雨如果落在我们的脸上,我们的手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柔、柔和、轻轻的、柔柔的)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到春雨的轻柔、温和吗?

  (生读)――真是一位温柔的春雨姑娘;

  谁再来试试

  (生再读)――这是一位细心呵护笋芽的春雨姑娘!

  4.现在男同学你们就是沉睡的笋芽,女同学也就是春雨姑娘们,请你们低声呼唤一下沉睡的笋芽吧!齐:(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二)感知雷公公严厉(课件出示)

  1.除了春雨姑娘,笋芽还得到了谁的帮助呢?他跟春雨姑娘的呼唤一样吗?(她还得到了雷公公的帮助: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板画雷电)

  2.为什么说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笋芽呢?

  (因为打雷的声音很吓人,雷公公想让笋芽清醒、清醒),

  3.对,雷声大作的时候我们都会很害怕,那男同能不能学学着雷公公的样子呼唤一下笋芽呢?(能)读:轰隆隆!轰隆隆!……

  4.这位雷公公你好像对笋芽说――

  这位好像说―――

  学生汇报。

  5.春雨姑娘和雷公公都用不同的方式呼唤着笋芽,听到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

  (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出示)

  “娇”字是女字旁,看来女孩子最会撒娇了,那女孩子能读出它撒娇的样子吗?女孩子试一试,我们一起试一试。

  6.春雨姑娘叫醒了笋芽,刚刚醒来的小笋芽,你又听到雷公公雷鸣般的呼唤立刻就--(精神了)(清醒了)

  清醒了的笋芽(出示)“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这句话你想怎么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突出“扭动着身子”说明“笋芽很用力的钻”)

  如果不扭动着身子,不用力呢?(钻不出去,地硬)

  (三)感受笋芽儿钻出地面的兴奋(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读读“我长大啦!”这个句子。

  学生读。

  提示:要读出兴奋的语气。

  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啊!笋芽终于长大了,在她的成长中要感谢很多人!那我们同学,在你的成长中,你要感谢谁呢?(畅言)

  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关爱我们的人,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读给他们,告诉他们我们也会像笋芽一样努力,长大成才的!好吗?齐读全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三、快乐读书吧。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下面,大家来分享自己所读过的故事,下面,我们与大家一起分享《弗朗兹的故事》。

  1.提示方法:看书的时候,要学会看目录,因为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在哪一页,从目录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故事。(课件出示)

  2.作者简介

  克里斯蒂娜纽斯特林格尔(1936-)维也纳人,德语国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1984年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20xx年获第一届林格伦文学奖。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带有无礼式的幽默,却又充满高度敏锐的严肃以及无声的温暖。

  3.故事简介:(课件出示4)

  《弗朗兹的故事》是作者克里斯蒂娜纽斯特林格尔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本书节选了其中的10个故事。

  故事目录:

  情急之下

  母亲节的帽子

  蒙人需要天才

  “乞克察克”老师

  莉莉的奇谋秘计

  笑死不偿命

  找奶奶

  仔虚乌有的六频道

  小小少年,大大烦恼

  保护佳碧

  3.你还阅读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请讲出来给同学们听。

  学生汇报。

  老师评讲。

  4.介绍课外读书的方法。

  摘录法:将你所读的书中好词、好句、写得最美的地方摘录下来。

  批注法:在自己所买的书页旁边,将自己的感想用三言两语写下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教案(经典)11-22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优秀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