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物体有方有圆,各有用处;
2、乐意观察,大胆表述对周围物体形状的认识,知道圆形和方形都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3、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故事情节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两故事人物分与合的心理变化。
4、体会一家人在一起和睦、开心地生活才是快乐。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6、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各一张。PPT展示。
2、《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故事图片,熟知部分家具。PPT展示。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_--谈话导入
(1)、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们讲个好玩的故事,在此之前先看看几张图片吧
(2)、启发幼儿观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长着长脸盘,老婆婆挺胖,长着圆脸盘。出示图片,鼓励幼儿给他们取个名字(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
教师介绍人物。
2、引导幼儿分辨方和圆,出示PPT图画,请幼儿观察图画,激发幼儿的兴趣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什么是圆和方,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有圆也有方?举例子。
(2)、出示PPT图片,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
3、启发幼儿讨论"是分好还是不分好"。
(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小朋友们觉得能不能把所有的方的'和圆的都分来呢?为什么?
(让幼儿懂得了圆有圆的用处,方有方的用处,就像方脸老公公的圆眼睛和圆脸老婆婆的方牙齿一样,缺了哪一样,就发挥不出它的作用。)
4、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2)、一家人在一起,不吵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开开心心才最重要!
(小朋友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也要懂得互相帮助,包容谦让,这样才能每天开心快乐,知道吗)
反思:
认识几何图形一般都比较单调、抽象,但如果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来学习几何图形的话,既能让幼儿区分开圆形和方形,又能在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形状时了解到了其他的图形,让幼儿形成一定的图形概念。同时,将处事道理融合在故事之中,让幼儿从中得到感悟。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情节的趣味性,说说关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确的穿脱鞋子方法。
3、学会自我服务,乐于帮助同伴。
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现的角色手偶。
3、一双鞋子、一双袜子。
活动过程
1、提问题引出主题。
(1)你收到过新年礼物吗?是什么样的礼物呢?说出来听一听。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礼物,可这份礼物却给他带来了一些小的烦恼?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吗?
2、引导幼儿看故事,猜一猜情节。
(1)请幼儿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故事画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为什么来到他身边?小羊帮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狮子为什么也出现了?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烦恼解决了吗?谁都给他帮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儿欣赏故事。
(1)幼儿分段欣赏故事,老师一边讲一边帮助幼儿解答刚才遇到的问题。
(2)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识记并理解故事情节。
4、老师请幼儿配合,利用手偶和实物表演情景剧《穿鞋子》。
5、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正确穿脱鞋子的方法,并进行演示说明。
活动延伸组织"穿脱鞋子比赛"。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遇到事情要勇敢、机智,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2、蛤蟆爷爷会对小蛤蟆说些什么呢?今天倪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蛤蟆爷爷的秘诀。(这里教师可以解释"秘诀"的意思:好办法。)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图片一: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散步,爷爷对小蛤蟆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坏人。
2、图片二:看看,小蛤蟆听了以后怎么样了?你怎么知道小蛤蟆害怕了?(这里让幼儿仔细观察蛤蟆的表情。)
小蛤蟆害怕了,他问爷爷:"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爷爷说:"我来给你讲讲我的秘诀就是好办法,第一条秘诀是要勇敢,如果你碰到了敌人,你一定不能害怕。"
3、图片三: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他们身后已经有敌人了。(这里点击图片三)
猜猜这个敌人藏在哪里?会是谁呢?
4、图片四:是啊,原来是一条大蛇,蛇吐着红红的舌头说:"今天我要吃掉你们。"
看看,小蛤蟆看到大蛇怎么样了?可是爷爷呢?你觉得爷爷会逃走会害怕吗?那它会怎么做呢?它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这里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追问。)
5、图片五:爷爷一点也没有害怕,他勇敢地对蛇说:"有本事你就吃掉我把。"
说着,爷爷用力地吸气,把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大,大蛇看见爷爷变得这么大瞧,它怎么样了?我们也来和爷爷一样把自己变得很勇敢。(幼儿学做动作)
6、图片六:看到蛇走了,小蛤蟆就出来了,它说:"爷爷,你真了不起!"
爷爷开心地笑了,说:"可是有的敌人太大,是吓不走的,所以我的第二条秘诀就是聪明,还要勇敢。"
7、图片七:正说着,一个更大的敌人出现了,这次会是谁呢?猜猜它是谁?(这里可以进行追问:谁会有这么大的尾巴呢?)
8、图片八:是一头很大很大的怪兽,怪兽说:"我要把你们全吃掉。"
小蛤蟆吓得逃走了,这次爷爷也会逃走也会害怕吗?
9、图片九:爷爷抬起头一看,哇这个怪兽好大好大,而爷爷呢……爷爷也害怕了,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怪兽,爷爷转身就逃,可是,还是被抓住了。爷爷被怪兽抓住后,谁会来救爷爷呢?(小蛤蟆是怎么救爷爷的?)
10、图片十:小蛤蟆这时候想到了爷爷说的话,不要害怕,要动脑筋,看看他是怎么救爷爷的呢?
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蛤蟆打怪兽。(教师和孩子一起对着做怪兽扔果子动作)教师小结:小蛤蟆用红色的果子扔在怪兽脚上,怪兽的脚上全是红点点,小蛤蟆说:"爷爷,你让怪兽中毒了,瞧,它的脚上全是红点点了。怪兽抬起脚一看,哇呀,真的中毒了,吓得扔下爷爷边跑边喊:"救命啊,救命啊……"
11、图片十一:小蛤蟆救了爷爷,两个人开心地抱在一起,爷爷说:"孩子,你真的很勇敢、很聪明,如果没有你,今天爷爷就会被怪兽吃掉,所以你一定要记住,在你碰到危险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个好朋友就会帮助你。
12、图片十二:爷爷和小蛤蟆一共遇到了几个敌人?而且爷爷还告诉了小蛤蟆打走坏人的秘诀好办法。(这里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出ppt三、完整欣赏故事1。爷爷对小蛤蟆说……)
(二)今天,老师在外面操场上准备了一些玩具,有独木桥,有梅花桩,呆会我们去玩的时候可能还会有怪兽出现,如果碰到怪兽也要像爷爷和小蛤蟆一样不能害怕,要勇敢、聪明好吗?
四、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很棒,基本上每个问题都能回答道我的`点子上,这个故事,我并没有将内容全部融合进去,而是选择了其中的两个秘诀,我把第三个秘诀放在最后爷爷被小蛤蟆救下以后对小蛤蟆说的话中,起到了更深层次的提升。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蛤蟆爷爷和小蛤蟆遇到坏人后的一些表情,猜测出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憾:在爷爷被 怪兽抓住后小蛤蟆救爷爷的那个环节中我将其中的三幅图片做在了一张ppt上同时出现,这样却让孩子在观察小蛤蟆如何救爷爷的时候分散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有的讲述了接下来的两张图片,我想如果将三张逐一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上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活动过程】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上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活动反思】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认识毛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毛线的多种玩法。
2、通过玩线,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准备
1、颜色鲜艳且长度适中的毛线若干根
2、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及《小手爬》律动磁带。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幼儿随音乐《小手爬》做律动。
师:小朋友的小手不但会表演,还会做很多的事情。今天,老师就给你们的小手带来了它们的好朋友。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毛线宝宝)
2、认识毛线(出示各种颜色的`毛线)
师:小朋友知道毛线宝宝能用来干什么吗?(织毛衣、毛裤、手套、帽子等)对,毛线宝宝的本领真大,听说它不但能织成多种衣物,还会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跟它变魔术?(想)
3、放轻音乐,幼儿自由玩毛线,探索毛线的不同玩法。
师:现在我们和毛线宝宝一起来变魔术,你变出后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地讲一讲你变的是什么?
4、请个别幼儿示范毛线的玩法。请用毛线翻出来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翻的,翻出的是什么,并且请这名幼儿做示范,然后带领大家一起翻线。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优点:我首先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准备了直观形象的毛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意变出各种物体。不仅满足了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不足:有些幼儿没有跟住我的进程,一味的玩自己的毛线,或是和其他的小朋友抢不同颜色的毛线,使得课堂秩序有些混乱,全班有44名幼儿,有6个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我觉得可能是我导入活动的方式没有足够的吸引他们,当他们拿到毛线时我切入的问题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量在这方面多学习,多锻炼。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经典】01-03
小班教案07-20
[经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12-19
(精选)小班教案12-05
【经典】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