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时间:2024-01-26 07:45:3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1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舞蹈学习和创作。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描写傣族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f宫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全曲旋律优美、明快。歌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傣族小姑娘、小男孩与孔雀在池塘边翩翩起舞地生动画面,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味。

  二期课改不仅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教学的空间,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无尽的乐趣。学生们学得自主,学得积极。但要让学生学得主动,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堂课我就以兴趣贯穿全过程,设计了“我是傣家小导游”的节目吸引孩子,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了解到喜欢。熟悉傣家的风土人情,喜欢他们的载歌载舞。整节课通过听听、唱唱、跳跳、创创等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喜爱演唱并能表演这首歌曲,从而感受傣家儿童演唱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创编《美丽的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表演《金孔雀轻轻跳》,感受歌曲所描写的傣族风情,表达傣族小朋友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的纯真情感,表现傣家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

  2.让学生在听故事、玩乐器、唱歌曲、创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表达对金孔雀的喜爱,唱出柔美的`情绪、跳出可爱的形象。

  3.感受2/4拍的韵律,准确地演唱跨小节的同度反复音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2拍子的韵律,初步能用柔美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准确地把握歌曲中跨小节的同度反复音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谜语

  花冠头上戴,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开人人爱.

  (二)出示新朋友——孔雀

  1.和孔雀交朋友——音乐对对碰

  如:xxxx

  5311

  要求尾音相同,可以在孔雀的羽毛上找自己喜欢的音,音要准。

  2.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听音乐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说明:

  学生对孔雀很熟悉,也很喜爱!老师让学生和孔雀交朋友,可以很容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很快就能进入主题。在“音乐对对碰”这个游戏里,学生在玩玩中解决了跨小节的同音音准的难点!在学习孔雀舞的过程中,慢慢熟悉音乐的主题。

  二、玩——傣族小导游

  (一)听听傣族的故事

  (二)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

  有趣的节日,特色的竹楼

  (三)玩玩乐器

  听音乐用合适的乐器来伴奏,认识象脚鼓

  说明:

  “小导游”是学生很想争取做的角色,但首先自己要熟悉。这正是老师需要的,因为学生只有在积极的状态下,才能主动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学做“小导游”的同学必须比别人学得快!这样学习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一)听范唱

  (二)听听——主题音乐

  找找——音乐旋律

  唱唱——音乐主题

  拼拼——孔雀画面

  说明:

  “拼图”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但这里的拼图学生必须在找到并唱出旋律的基础上,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主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创——最美丽的孔雀

  1、比声音——谁的声音最优美

  2、比动作——谁的舞姿最优美

  3、比合作——谁的表演最优美

  说明:

  比赛对学生而言是一项很刺激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在比赛中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彼此的潜力,更力求完美。

  【教学随笔】

  在本节课中,老师以“二期”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如这节课的内容从主题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学唱,都以玩中学贯穿整课堂。改变了教学中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等教学方式。如:猜谜、拼图、学做小导游、比赛等等,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增添了师生间的情趣及融洽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做“小小导游”的环节里,既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要注意课堂的调空,能让学生收放自如。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天地里快乐成长!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龟兔赛跑》,唱《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难点: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琴、教学光盘、电脑、打击乐器、纱巾、孔雀舞头饰。

  教学过程:

  一、 音乐的初步感受。

  1、听《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感受动物形象。

  小朋友,你认为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

  2、跟着音乐表演小动物的动作。

  教师提示学生音乐情绪是优美的,你的动作也应该是优美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并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理解。

  3、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小动物可爱的

  形象吗?(教师示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在长音时敲三角铁以作提示。

  4、感受孔雀的音乐形象。

  师:听,歌曲中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播放歌曲)

  生:孔雀。

  师:跟老师来一起做。(用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脚下走出歌曲节奏。)

  二、介绍傣族民俗。

  这是一首表现小孔雀与人类感情的歌曲。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把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

  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边疆地区的傣族人住“干栏”式竹楼。傣族妇女身着紧腰窄袖短衫,下着筒裙,傣族人喜欢用纱线和丝线制成风格古朴、色调鲜艳的傣锦,图案纹样及色彩有某种象征的意义,如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图案象征五谷丰登。他们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出示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以及绣有大象图案的傣族服饰)

  三、歌曲的演唱。

  1、 看歌片跟随老师演唱歌曲。

  2、 歌曲处理: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三、学习傣族舞蹈动作语汇。

  1、孔雀是傣族人们的吉祥鸟,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播放傣族舞蹈片断。)

  2、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金孔雀轻轻跳》共有四组动作:

  动作一: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见图1),双脚正步站立,随节拍做双膝曲伸动作。

  动作二:孔雀开屏(一)。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慢慢提起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做一次(图2)。

  动作三:孔雀开屏(二)。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提起至头上方手背相靠,然后由上向下打开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上举,一小节下落,反复进行(图3)。

  动作四:傣族舞语汇。 做法:第一拍,双手向里扣腕,双膝微曲(见图示)。第二拍,身体重心在左脚,膝略弯曲,右脚向右侧开胯,脚尖点地,膝弯曲,同时右手向右侧翻腕打开(见图示),左手在胸前翻腕,动作对称做(图4)。

  四、合作创编。

  把学生分为三组:演唱队、小乐队、舞蹈队进行创编表演。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给舞蹈队的同学带上孔雀舞头饰表演,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1、 合作创编。

  2、 分组表演。

  3、合作表演。

  五、欣赏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灵》。

  六、课堂小结:下课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第3册第九课美丽的动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内容有: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利用铃鼓、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属五声E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节奏自然,流畅,好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优美的舞姿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②用拍手的为歌曲伴奏;

  ③自己随音乐创编舞蹈,以挖掘培养孩子的肢体语言智能。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两乐句的比较。

  5、教具准备:

  光碟、录音机、头饰、拼音卡片,扇子。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老师创设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a”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旋律智能。

  3、手势感受法:为了突破歌曲的难点,最后两乐句在音高上的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势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化难为易,也体验到音乐课中的趣味感。

  三、学法

  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跟音乐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视唱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群体合作法。在创编舞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培养他们的人际交系智能。

  四、说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音乐常规,学生做小鸟飞的动作进入教室,然后跟老师一起作律动<<早上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氛围的浓厚。

  (二)导入新课。

  老师戴上头饰,做几个孔雀活动的动作,请同学猜猜是什么动

  物。学生猜出后,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孔雀欢舞的歌。

  (三)新课学习

  1、音乐范读歌词,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理解歌曲,简述歌曲大意,重点理解“展翅开屏”和“傣家”两词的意思。

  2、学习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用手轻轻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两乐句

  3、难点乐句教学:请学生试着打一下两乐句的节奏。两乐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过孔雀手势法来感受。这样充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4、大胆尝试,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5、创编活动: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了激发学生学舞的兴趣,放一段傣族舞蹈的VcD,然后重点把傣族的几个基本动作给学生示范一次: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傣族舞语汇,鼓励学生三五个一组,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相关文章:

《金孔雀轻轻跳》小学音乐教案12-11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反思15篇07-11

中班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04-08

孔雀话题作文03-07

孔雀小学作文10-05

小班体育《小兔跳彩圈》教案07-19

《请你和我跳个舞》大班教案03-26

有关《孔雀东南飞》教案3篇04-29

轻轻关门温馨提示语02-21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1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舞蹈学习和创作。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描写傣族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f宫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全曲旋律优美、明快。歌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傣族小姑娘、小男孩与孔雀在池塘边翩翩起舞地生动画面,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味。

  二期课改不仅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教学的空间,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无尽的乐趣。学生们学得自主,学得积极。但要让学生学得主动,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堂课我就以兴趣贯穿全过程,设计了“我是傣家小导游”的节目吸引孩子,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了解到喜欢。熟悉傣家的风土人情,喜欢他们的载歌载舞。整节课通过听听、唱唱、跳跳、创创等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喜爱演唱并能表演这首歌曲,从而感受傣家儿童演唱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2.创编《美丽的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表演《金孔雀轻轻跳》,感受歌曲所描写的傣族风情,表达傣族小朋友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的纯真情感,表现傣家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

  2.让学生在听故事、玩乐器、唱歌曲、创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用柔和优美的声音表达对金孔雀的喜爱,唱出柔美的`情绪、跳出可爱的形象。

  3.感受2/4拍的韵律,准确地演唱跨小节的同度反复音准。

  【教学重难点】

  1.感受2拍子的韵律,初步能用柔美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2.准确地把握歌曲中跨小节的同度反复音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谜语

  花冠头上戴,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开人人爱.

  (二)出示新朋友——孔雀

  1.和孔雀交朋友——音乐对对碰

  如:xxxx

  5311

  要求尾音相同,可以在孔雀的羽毛上找自己喜欢的音,音要准。

  2.学习孔雀舞的基本动作,听音乐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说明:

  学生对孔雀很熟悉,也很喜爱!老师让学生和孔雀交朋友,可以很容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了,很快就能进入主题。在“音乐对对碰”这个游戏里,学生在玩玩中解决了跨小节的同音音准的难点!在学习孔雀舞的过程中,慢慢熟悉音乐的主题。

  二、玩——傣族小导游

  (一)听听傣族的故事

  (二)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

  有趣的节日,特色的竹楼

  (三)玩玩乐器

  听音乐用合适的乐器来伴奏,认识象脚鼓

  说明:

  “小导游”是学生很想争取做的角色,但首先自己要熟悉。这正是老师需要的,因为学生只有在积极的状态下,才能主动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学做“小导游”的同学必须比别人学得快!这样学习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学唱《金孔雀轻轻跳》

  (一)听范唱

  (二)听听——主题音乐

  找找——音乐旋律

  唱唱——音乐主题

  拼拼——孔雀画面

  说明:

  “拼图”是学生喜爱的游戏,但这里的拼图学生必须在找到并唱出旋律的基础上,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主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四、创——最美丽的孔雀

  1、比声音——谁的声音最优美

  2、比动作——谁的舞姿最优美

  3、比合作——谁的表演最优美

  说明:

  比赛对学生而言是一项很刺激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在比赛中学生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彼此的潜力,更力求完美。

  【教学随笔】

  在本节课中,老师以“二期”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如这节课的内容从主题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学唱,都以玩中学贯穿整课堂。改变了教学中程式化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等教学方式。如:猜谜、拼图、学做小导游、比赛等等,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增添了师生间的情趣及融洽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做“小小导游”的环节里,既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要注意课堂的调空,能让学生收放自如。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天地里快乐成长!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龟兔赛跑》,唱《金孔雀轻轻跳》、《大鹿》,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学习并表演傣族舞蹈动作。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三、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难点:编创一定的情境,表现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琴、教学光盘、电脑、打击乐器、纱巾、孔雀舞头饰。

  教学过程:

  一、 音乐的初步感受。

  1、听《金孔雀轻轻跳》伴奏音乐感受动物形象。

  小朋友,你认为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

  2、跟着音乐表演小动物的动作。

  教师提示学生音乐情绪是优美的,你的动作也应该是优美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并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音乐美的理解。

  3、进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随音乐的节奏来表现小动物可爱的

  形象吗?(教师示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在长音时敲三角铁以作提示。

  4、感受孔雀的音乐形象。

  师:听,歌曲中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播放歌曲)

  生:孔雀。

  师:跟老师来一起做。(用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脚下走出歌曲节奏。)

  二、介绍傣族民俗。

  这是一首表现小孔雀与人类感情的歌曲。我国有一个少数民族把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

  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边疆地区的傣族人住“干栏”式竹楼。傣族妇女身着紧腰窄袖短衫,下着筒裙,傣族人喜欢用纱线和丝线制成风格古朴、色调鲜艳的傣锦,图案纹样及色彩有某种象征的意义,如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图案象征五谷丰登。他们有着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出示傣家风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图片,以及绣有大象图案的傣族服饰)

  三、歌曲的演唱。

  1、 看歌片跟随老师演唱歌曲。

  2、 歌曲处理:

  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三、学习傣族舞蹈动作语汇。

  1、孔雀是傣族人们的吉祥鸟,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播放傣族舞蹈片断。)

  2、学习傣族舞蹈动作。

  《金孔雀轻轻跳》共有四组动作:

  动作一:孔雀鹤立。

  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见图1),双脚正步站立,随节拍做双膝曲伸动作。

  动作二:孔雀开屏(一)。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慢慢提起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做一次(图2)。

  动作三:孔雀开屏(二)。

  做法:双脚原地小碎步,双手由身体两侧从下向上提起至头上方手背相靠,然后由上向下打开至侧平举的位置。一小节上举,一小节下落,反复进行(图3)。

  动作四:傣族舞语汇。 做法:第一拍,双手向里扣腕,双膝微曲(见图示)。第二拍,身体重心在左脚,膝略弯曲,右脚向右侧开胯,脚尖点地,膝弯曲,同时右手向右侧翻腕打开(见图示),左手在胸前翻腕,动作对称做(图4)。

  四、合作创编。

  把学生分为三组:演唱队、小乐队、舞蹈队进行创编表演。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给舞蹈队的同学带上孔雀舞头饰表演,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1、 合作创编。

  2、 分组表演。

  3、合作表演。

  五、欣赏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灵》。

  六、课堂小结:下课

二年级金孔雀轻轻跳教案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第3册第九课美丽的动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轻轻跳》,教学内容有: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利用铃鼓、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属五声E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节奏自然,流畅,好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的意识,并从优美的舞姿中领悟到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2)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②用拍手的为歌曲伴奏;

  ③自己随音乐创编舞蹈,以挖掘培养孩子的肢体语言智能。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并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歌曲中同节奏、同歌词,但不同旋律的两乐句的比较。

  5、教具准备:

  光碟、录音机、头饰、拼音卡片,扇子。

  二、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老师创设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新课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师分乐句弹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a”音模唱出与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旋律智能。

  3、手势感受法:为了突破歌曲的难点,最后两乐句在音高上的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势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认识化难为易,也体验到音乐课中的趣味感。

  三、学法

  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指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通过闭目聆听音乐,从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再跟音乐找出歌曲较难唱的乐句,分析视唱化难为易,最后亲自尝试,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群体合作法。在创编舞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其独特的才华,鼓励他们互相帮肋、互相启迪、互相促进,发挥其群体力量,培养他们的人际交系智能。

  四、说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音乐常规,学生做小鸟飞的动作进入教室,然后跟老师一起作律动<<早上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氛围的浓厚。

  (二)导入新课。

  老师戴上头饰,做几个孔雀活动的动作,请同学猜猜是什么动

  物。学生猜出后,告诉他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关于孔雀欢舞的歌。

  (三)新课学习

  1、音乐范读歌词,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理解歌曲,简述歌曲大意,重点理解“展翅开屏”和“傣家”两词的意思。

  2、学习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用手轻轻点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两乐句

  3、难点乐句教学:请学生试着打一下两乐句的节奏。两乐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过孔雀手势法来感受。这样充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4、大胆尝试,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5、创编活动:美的旋律、美的歌词更需要美的舞姿。为了激发学生学舞的兴趣,放一段傣族舞蹈的VcD,然后重点把傣族的几个基本动作给学生示范一次:孔雀鹤立、孔雀开屏、傣族舞语汇,鼓励学生三五个一组,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