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案(大全3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导航台
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导读
刚刚了解了一些海底世界的知识,一定对大海充满了好奇,想去看看大海吗?想让海水亲吻你的脚吗?想闻闻充满咸味的海水味吗?想脱掉鞋袜踩一踩松软的沙子吗?那就让我们去赶海吧?什么叫赶海?赶海指人们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有趣吗?
课文叙述“我”童年时跟舅舅赶海的一件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事。“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是歌曲《大海啊,故乡》中反复咏唱的歌词,表达了对大海的一片深情。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其中第3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记叙了“我”赶海的过程,赶到海边-捉蟹、捉虾-满载而归,其中“捉虾”、“抓蟹”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先总写沙滩上很多,然后写一个山伙伴抓蟹。接着写“我”捉虾。最后写“我”满载而归。
第三段(第6自然段)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告诉我们童年时赶海的事印在“我”的心中。
精品屋
二、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片断点评
先总写沙滩上人很多
然后分写两件事
1)小伙伴抓蟹
2)“我”捉虾、
以画线一句过渡。
[欣赏]
这一段具体写了小伙伴抓蟹和“我”捉虾这两件事写得充满童趣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理。并且作出反击,用大螯夹住了那位小伙伴的手,还真难对付。倒是那只虾,看起来神气,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一捏,就成了我的俘虏“轻轻伸过手去”、“捏”写捉虾的动作,具体生动,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再现了一个孩子的机敏、能干。“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则是一个“胜利者”喜悦之情的真实流露。
金手指
三、表达方法提示。
在《雪儿》那篇课文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顺叙”,就是按照事情的先后发展顺序来叙述事情。“顺着来”。那有没有“倒着来”呢?有。所谓“倒着来”就是先叙过后发生的事情,再叙述先发生的事情,这叫作“倒叙”。
像《赶海》这篇课文采用的就是倒叙。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赶海”这件事发生在“唱歌”之前,但当“我”唱起这支歌时,回忆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由现在写到以前,是不是倒着来?
同学们可以翻开这学期的《补充阅读》,其中有一篇《小木船》,文章的结构和《赶海》完全相同。“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会想起陈明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也是由一只小木船想起以前的事。上小学一年级在前,看见小船在后。这两篇课文都是由一个事物想起以前发生的事情。一位同学读了《小木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习作《集邮册》:“今天,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木船》这篇课文。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了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这位同学也准确地采用了倒叙手法。相信你也一定学会了。
另外,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赶海》和《小木船》的'结尾,它们都再次从“从前”回到“现在”,“那天以后,直到现在我俩也没有见过面”,或者呼应开头“我一边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这样子,整个文章的结构才完整、稳定。
益智园
1、本课作者饶有兴味地叙述了自己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谁没有金色的童年,谁的童年没有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同学们也正处在快乐的童年。那么开心的事令你最难忘?请你采用倒叙的方法把它们写下来。
2、这篇课文写得最精彩的就是第3自然段了,你能把它们背下来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
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
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自己先学学,拿着笔,圈圈、写写、画画,把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三、小组交流,市参与讨论。
四、互动对话谈瀑布。
1、交流体会诗意及想像画面。
2、根据学情,结合板画、配乐,通过想像,诵读互动对话,相机引导读悟,体会情感。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学生说感受,生再补充(香炉指香炉山)。
b、引导其他学生想像,想像大河。
c、教师相机板画,引导再想像:瀑布还像什么?
d、体会“生、挂”字用得生动,形象。
e、引导学生再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生说体会。体会“飞流、直下、落”用词准确,感受瀑布高,水流快急的特点。
b、生补充“银河,九天”传说的资料,感受祖国民间动人传说,丰富学生。
c、启发想像。
d、旁征博引:“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等诗句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
e、朗读。
f、引导感受诗人李白神话般的想像风格。
(3)放乐闭眼,在脑海中勾画,庐山瀑布图。
五、吟诵升华,谈感受。
1、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你想说什么?
2、当小诗人,吟诗。
六、拓展积累。
1、赠送叶圣陶的《瀑布》,让学生诵读。
2、吟诵积累。
七、作业: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八、结课。
九、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
(2)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
(3)男女生竞赛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梢顿。
(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述后,学生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会认12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四、十、三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01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优秀07-19
小学语文教案[必备]07-30
小学语文教案:《尊严》07-01
小学语文教案【精】01-15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15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