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游戏教案

时间:2024-10-24 09:06:47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篇【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中班游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篇【优】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跑、双脚并拢跳,双脚分开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呼啦圈、沙包。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组织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2、 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讲活动的规则及玩法,并示范动作要领。

  2、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起点线后,游戏开始,老师说:“预备”“出发”,各队排头幼儿跑步跳过两个并排呼啦圈两次,然后再双脚并拢跳过两个呼啦圈,最后跑步来到终点线运回沙包,园路返回,把沙包放在起点线上的一个篮子里,自己到队尾去,第二个幼儿又跑步向前,如此一次进行,直到最后一个幼儿运回沙包,以速度快的对获胜。

  3、老师示范要领

  规则:幼儿一定要注意,单圈双脚并拢跳,双圈双脚分开跳,必须原路返回。

  3、 幼儿玩《运沙包》的游戏,老师巡回指导。

  4、 评出优胜组,并发小礼物。

  (三)结束部分

  1、 幼儿随音乐做放松练习。

  2、 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回活动室。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

  一、情况分析

  有八名幼儿园同时做“医院”的游戏,其中六名幼儿没有参加角色商量都急于抢拿玩具,这影响了另两名正在协商的幼儿,停止协商与加入了玩具的争抢,等人手一物后,才搬了桌椅围坐下来,我以“病人”身份来到“医院”,试图了解他们的游戏水平。不料,八名幼儿同时上来为我看病打针,虽然我反复强调,只能一人打,最后还是被挨了五针,游戏结束评价,我向幼儿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请大家来评评。医生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虽然说不对,但至于为什么,除个别幼儿外,大多是说不清楚的。

  说明1:八名幼儿同时做“医院”的游戏,表明兴趣和意愿,但从游戏看,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还很肤浅,片面。

  说明2:此阶段的幼儿还具有以拥有丸剂材料来确认角色身份的特点,以拿了听诊器就是医生等。

  二、要求

  知道自己做什么角色,能初步按自己扮演的角色职责行动

  三、教师指导

  1、提供材料

  (1)增加“医院”主题的'象征性玩具。

  (2)提供药瓶、小棒、积木等可供“医院”游戏的废旧物品或替代品。

  2、丰富经验

  讨论平日时里去医院看病的情况。

  请爸爸、妈妈介绍有关医院的事情。

  谈话:你去过医院吗?医院里有谁?他们做些什么?

  3、观察重点与指导方式

  (1)重点观察“医院”主要的人数,角色协商及其扮演。

  (2)继续以“病人”的身份去医院,通过“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顺利地游戏。

  4、游戏评价

  (1)如果“医院”角色及其扮演不尽人意,如语言对话不完整,行为和实际不符,说明幼儿对此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全面,可不作评价。

  (2)如果“医院”角色及其扮演较以前有很大进步,评价时请幼儿介绍游戏的情况,巩固幼儿介绍游戏的情况,巩固幼儿对“医院”的认识和反映水平。

  说明(1):居于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还很不够。多提供象征性玩具材料或替代品,能起到提示和引导作用。

  说明(2):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取决于已有的经验,应多途径地引导幼儿熟悉了解医院,增加感性认识,不仅知道医院是干什么?还知道医生及其工作。

  说明(3):游戏的评价要看幼儿的现有水平,如果发现幼儿对某些生活的理解还不全面或无认识,则应在经验的丰富上下功夫,而不急于让幼儿表现。

  说明(4):如果幼儿有经验而不知如何表现或不注意表现,教师可启发引导,如设计提问,创设的情景等。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篇【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11-04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12-12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教案02-02

幼儿园中班户外游戏教案08-15

中班游戏教案05-15

幼儿园创意中班游戏教案01-05

游戏幼儿教案08-25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04-29

中班游戏活动教案06-30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篇【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中班游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篇【优】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跑、双脚并拢跳,双脚分开跳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呼啦圈、沙包。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组织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2、 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讲活动的规则及玩法,并示范动作要领。

  2、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起点线后,游戏开始,老师说:“预备”“出发”,各队排头幼儿跑步跳过两个并排呼啦圈两次,然后再双脚并拢跳过两个呼啦圈,最后跑步来到终点线运回沙包,园路返回,把沙包放在起点线上的一个篮子里,自己到队尾去,第二个幼儿又跑步向前,如此一次进行,直到最后一个幼儿运回沙包,以速度快的对获胜。

  3、老师示范要领

  规则:幼儿一定要注意,单圈双脚并拢跳,双圈双脚分开跳,必须原路返回。

  3、 幼儿玩《运沙包》的游戏,老师巡回指导。

  4、 评出优胜组,并发小礼物。

  (三)结束部分

  1、 幼儿随音乐做放松练习。

  2、 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回活动室。

幼儿中班游戏教案2

  一、情况分析

  有八名幼儿园同时做“医院”的游戏,其中六名幼儿没有参加角色商量都急于抢拿玩具,这影响了另两名正在协商的幼儿,停止协商与加入了玩具的争抢,等人手一物后,才搬了桌椅围坐下来,我以“病人”身份来到“医院”,试图了解他们的游戏水平。不料,八名幼儿同时上来为我看病打针,虽然我反复强调,只能一人打,最后还是被挨了五针,游戏结束评价,我向幼儿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请大家来评评。医生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虽然说不对,但至于为什么,除个别幼儿外,大多是说不清楚的。

  说明1:八名幼儿同时做“医院”的游戏,表明兴趣和意愿,但从游戏看,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还很肤浅,片面。

  说明2:此阶段的幼儿还具有以拥有丸剂材料来确认角色身份的特点,以拿了听诊器就是医生等。

  二、要求

  知道自己做什么角色,能初步按自己扮演的角色职责行动

  三、教师指导

  1、提供材料

  (1)增加“医院”主题的'象征性玩具。

  (2)提供药瓶、小棒、积木等可供“医院”游戏的废旧物品或替代品。

  2、丰富经验

  讨论平日时里去医院看病的情况。

  请爸爸、妈妈介绍有关医院的事情。

  谈话:你去过医院吗?医院里有谁?他们做些什么?

  3、观察重点与指导方式

  (1)重点观察“医院”主要的人数,角色协商及其扮演。

  (2)继续以“病人”的身份去医院,通过“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了解情况,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顺利地游戏。

  4、游戏评价

  (1)如果“医院”角色及其扮演不尽人意,如语言对话不完整,行为和实际不符,说明幼儿对此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全面,可不作评价。

  (2)如果“医院”角色及其扮演较以前有很大进步,评价时请幼儿介绍游戏的情况,巩固幼儿介绍游戏的情况,巩固幼儿对“医院”的认识和反映水平。

  说明(1):居于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还很不够。多提供象征性玩具材料或替代品,能起到提示和引导作用。

  说明(2):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取决于已有的经验,应多途径地引导幼儿熟悉了解医院,增加感性认识,不仅知道医院是干什么?还知道医生及其工作。

  说明(3):游戏的评价要看幼儿的现有水平,如果发现幼儿对某些生活的理解还不全面或无认识,则应在经验的丰富上下功夫,而不急于让幼儿表现。

  说明(4):如果幼儿有经验而不知如何表现或不注意表现,教师可启发引导,如设计提问,创设的情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