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时间:2024-07-23 08:13:1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上学时学过两篇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

  一篇是小学课本上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童年时期的英子,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卖煤的骆驼队来到家门前,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英子在看骆驼吃草。

  看着骆驼冒着热气的大鼻孔,满是白沫的胡须,上牙下牙交错着磨呀磨。幼小的英子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咀嚼起来。

  骆驼队领头的那匹骆驼,脖子上总挂着个铃铛,走起路来“当、当、当”直响。

  英子问爸爸为什么要给骆驼系个铃铛,爸爸说那是防狼的,当狼想要袭击骆驼时,听到铃铛的声音就知道,这群骆驼是有人保护的,便不敢侵犯。

  天真烂漫的英子不这样觉得,骆驼又大又厚的脚掌走在绵延的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儿声音,这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赶骆驼的人在这寂寞中该多无聊,于是给骆驼系上铃铛,增添点旅途的乐趣。

  另一篇是初中课本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随着爱花的爸爸去世,家里爸爸种的花儿凋落了。而“我”,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才刚刚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

  十二三岁的年纪,便要早早结束童年,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这算是和爸爸的离别,也是和童年的离别。

  纵观整本书,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每一个篇章中出现的主角,最后都与作者离别。到最后,随着爸爸的去世,作者正式与童年挥手告别。

  人人都避而远之的疯子秀贞,大人甚至都不愿意领着孩子经过她的家门,英子却不怕。

  甚至偷偷瞒着家人跑去找秀贞玩。听她讲她的小桂子,看她给小桂子缝衣服、做鞋子,很郑重地答应帮她找小桂子。

  小桂子找到了,可是秀贞和小桂子的生命也终结在了去找小桂子爸爸的火车轨道上。

  躲在荒草地里的“好人”小偷,也是英子的朋友,他们一起守护着荒草丛里的秘密。

  英子说她分不清楚好人和坏人,就像她分不清楚大海和蓝天。

  他们相约一起看海去,可是还没有实现呢,好人小偷就被抓走了。

  接着是和兰姨娘的离别,和宋妈的离别,和爸爸的离别,和童年的离别……

  随着英子的渐渐长大,那些她生命中美好的回忆,给她美好回忆的人,都一一离开了她。

  读完这本书确实有很多感慨,人生不就是一场说不尽的离别吗?

  从呱呱坠地,连接母体的脐带被剪断那一刻,便是和妈妈身体的离别。

  接着就要离开妈妈的乳房,离开尿不湿,离开奶瓶,离开婴儿车……

  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当告别一个事物,意味着你又走上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不断与旧事物告别,迎接新事物。身边的人也同样来了又去。

  孔子不是也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快乐或悲伤、苦难或美好,最终都会离你而去。

  那么美好的、快乐的就让它长存于记忆中。悲伤和苦难何不让它消逝于时间长河中呢?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02-26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04-04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01-13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07-05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8篇02-23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05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3篇02-28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02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5篇03-02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上学时学过两篇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

  一篇是小学课本上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童年时期的英子,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卖煤的骆驼队来到家门前,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英子在看骆驼吃草。

  看着骆驼冒着热气的大鼻孔,满是白沫的胡须,上牙下牙交错着磨呀磨。幼小的英子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跟着咀嚼起来。

  骆驼队领头的那匹骆驼,脖子上总挂着个铃铛,走起路来“当、当、当”直响。

  英子问爸爸为什么要给骆驼系个铃铛,爸爸说那是防狼的,当狼想要袭击骆驼时,听到铃铛的声音就知道,这群骆驼是有人保护的,便不敢侵犯。

  天真烂漫的英子不这样觉得,骆驼又大又厚的脚掌走在绵延的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儿声音,这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赶骆驼的人在这寂寞中该多无聊,于是给骆驼系上铃铛,增添点旅途的乐趣。

  另一篇是初中课本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随着爱花的爸爸去世,家里爸爸种的花儿凋落了。而“我”,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才刚刚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

  十二三岁的年纪,便要早早结束童年,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这算是和爸爸的离别,也是和童年的离别。

  纵观整本书,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每一个篇章中出现的主角,最后都与作者离别。到最后,随着爸爸的去世,作者正式与童年挥手告别。

  人人都避而远之的疯子秀贞,大人甚至都不愿意领着孩子经过她的家门,英子却不怕。

  甚至偷偷瞒着家人跑去找秀贞玩。听她讲她的小桂子,看她给小桂子缝衣服、做鞋子,很郑重地答应帮她找小桂子。

  小桂子找到了,可是秀贞和小桂子的生命也终结在了去找小桂子爸爸的火车轨道上。

  躲在荒草地里的“好人”小偷,也是英子的朋友,他们一起守护着荒草丛里的秘密。

  英子说她分不清楚好人和坏人,就像她分不清楚大海和蓝天。

  他们相约一起看海去,可是还没有实现呢,好人小偷就被抓走了。

  接着是和兰姨娘的离别,和宋妈的离别,和爸爸的离别,和童年的离别……

  随着英子的渐渐长大,那些她生命中美好的回忆,给她美好回忆的人,都一一离开了她。

  读完这本书确实有很多感慨,人生不就是一场说不尽的离别吗?

  从呱呱坠地,连接母体的脐带被剪断那一刻,便是和妈妈身体的离别。

  接着就要离开妈妈的乳房,离开尿不湿,离开奶瓶,离开婴儿车……

  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当告别一个事物,意味着你又走上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不断与旧事物告别,迎接新事物。身边的人也同样来了又去。

  孔子不是也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快乐或悲伤、苦难或美好,最终都会离你而去。

  那么美好的、快乐的就让它长存于记忆中。悲伤和苦难何不让它消逝于时间长河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