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地理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家地理》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家地理》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地理》读后感1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为了了解地理知识,我读了一本名叫《国家地理》的书。
这本书介绍了世界所有的国家的风土人情,还告诉了我几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长的河:尼罗河;最冷的地方:南极;最热的地方:赤道;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在这么多的国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国家就是爱尔兰。爱尔兰有成千上万的酒吧,其中有一个酒吧是世界上最小的酒吧,只有一扇门,在地下。只有三、四张桌子。如果要去的话必须预约,他们只在晚上十二点才开门。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觉每个国家都像一本书,而作者就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人民就是这本书的校正。一个民族是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才有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一个国家是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才能存活到现在呀!一个国家肯定是经历了一段段的屈辱史、成功史、辉煌史、复兴史。
我还想说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呀!它可以造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培育了一方人的风土人情。它可以决定战场上的胜与负,决定一方人的安危。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自然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国家地理》读后感2
今年8月份,我读了《中国国家地理》。这本书很漂亮,封面是绿色的,很厚,有2厘米,上面写着:美丽而富饶的华夏大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介绍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日新月异的地理面貌。
这本书分两部分:自然之韵、人文魅力。自然之韵里描绘了长白山、珠穆朗玛峰、五大连池、浩渺的鄱阳湖等景观。人文魅力里介绍了故宫、北京、西安、洛阳等名城。其中我最爱看五大连池和故宫了。
五大连池是白河的河道,它一旁的两座休眠火山喷发了,溢出的熔岩堵塞了河道,后又经过两次喷发,形成了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和药泉湖。五大连池的泉水也很奇特,它有治疗眼科疾病的功能,与法国“维希”、俄罗斯“高加索”矿泉水相媲美。
说到故宫,大家都非常熟悉吧!它是明清的权力中心,有72公顷,里面有很多文物。据说有一块300吨的'巨大石雕,是工人们花尽心思、绞尽脑汁采下来,再用了1000只骡马旱船拉运,花了28天才运到北京的。
它们都是大自然和古人的杰作。五大连池是大自然在独特的环境下造出来的,故宫是古人们用心血造出来的。我们现代人应该为大自然、为古人的丰功伟业鼓掌,一定要爱惜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要学习古人的独具匠心和坚持不懈,因为更大的奇迹正在等着咱们“零零后”去创造哦!
《国家地理》读后感3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姨送给我一套《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这是一套色彩绚丽、内容丰富的地理读物,全书共分为10册,分别从多方面介绍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个国家与地区,我非常喜欢这些书。
在暑假里,我读了《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欧洲3这本书,书中讲述了欧洲很多美丽的国家,其中有摩纳哥,它的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千米,但是风景优美,旅游业特别发达。
我最喜欢的国家就是奥地利了,因为我喜欢音乐,著名的维也纳被誉为“世界音乐之城”,这里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大师,分别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这里还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不愧是“音乐之都”,让我走进了一个音乐的世界里。
我最想去的国家就是瑞士了,这是一个风景优美、面积广大的国家,瑞士的日内瓦喷泉高度达85米以上,它是日内瓦人的骄傲,我也很想去见识一下这个喷泉,瑞士的体育运动开展广泛,洛桑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的所在地,最有趣的是瑞士人过的新年是“雪节”,每年的1月31日,阿尔卑斯山上积满了雪,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的来滑雪,欢庆新年的到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瑞士滑雪,和大家一起过新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欧洲的地理知识、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我还想继续读《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这套书,去享受更多国家的地理之美。
《国家地理》读后感4
在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书是【国家地理】。
【国家地理】介绍了世界7大洲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出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风情。
在这本书里我比较喜欢一些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我最喜欢意大利,应为这个国家非常漂亮,有水上之城:威尼斯,还有好吃的`比萨饼和意大利面,所以我喜欢这个国家。
这本书让我增添了不少知识,还让我知道,小孩子不能总是看漫画,应该看一些有知识的书,你看多了,也会觉得挺好看的。
《国家地理》读后感5
中国是一只色彩斑斓的雄鸡。
前几天,我读了《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真正领略到了全国各地不同的风光。
这本书里分别有“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中国最美的十大瀑布”等等评选,充分展现了中国各个地区的风采。山峰连绵不断,草原一望无际,河水碧蓝碧蓝的,丹霞火红火红的,还有纵横千里的沙漠,与世隔绝的海岛,晶莹透亮的冰川,灌木丛生的森林。这本书里对美的评选标准和往常的评选标准有所不同,以前只有东方,东北方的'名山名湖,因为这些地方比较接近华夏祖先的最早定居地,所以很少有西部地区的风景名胜入闱。这次的评选却让边缘文化大放异彩,让人们更加熟悉我国的边缘地区。我国的边缘美景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川滇藏的交汇处和新疆天山。而且这本书里还配置了一些清晰可见,拍摄角度极佳,让人看了心旷神怡的图片,再加上恰当而优美的文字,让你看了就像如临其境,让你如痴如醉,甚至不想放下书。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深深地被它震撼了。这些纯粹自然的风景,没有被人们过度开发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无比向往的地方。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可人们却想方设法地在这儿建旅馆,在那儿砍筏树木修渡假村,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这些美丽的事物造成破坏,甚至使这些美景变得平常,不再有它的独特之处。西沙群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远离大陆,人迹罕至的缘故,它的美丽被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因此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首。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只有我们更有力地去保护它们,才能它们的美永远延续下去。
《国家地理》读后感6
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我看到它厚约两厘米,页数高达三百多页。我平时不太爱看这种书。
但是,我一看就着迷了。书中有精美的图案、凶猛的大白鲨、可爱的荷兰猪等等。其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是“我从鲨鱼口中死里逃生”。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她叫贝瑟妮汉密尔顿。她有一天在冲浪。
一只虎鲨从水里跳出来咬住她的`左臂,拖拉她。贝瑟妮汉密尔顿哪住冲浪板不放。最后虎鲨失败而归。
她左臂截肢了,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冲浪。她说:“我只是受了点惊吓,跟多的事兴奋。”她不再对那条不在的手臂耿耿于怀,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向往的事业之中。为了能在独臂状态下保持平衡,贝瑟妮汉密尔顿对自己的冲浪板做了一些调整。她使用了轻型冲浪板,并靠板子上的把手保持身体平衡。看了这个故事让我非常敬佩这个小姑娘。
我也要想她一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坚强和乐观的态度。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勇往直前。
此外,在这本书中,我还读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明白了许多知识。
《国家地理》读后感7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全科)
——神奇的、奥妙的一本书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这本神奇的书-《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全科》,这是一本知识丰富的图书,说了很多奥妙的知识,包括了天文地理、历史、自然之迷、超级科学、动物世界、探险天地等,从书中我了解到第一位深入探索非洲内陆的探险家,他叫大卫.李文斯顿,还有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名字叫费迪南德.麦哲伦。
首先,我阅读了动物世界,里面讲了世界上最小的青蛙-枯叶蛙,它是世界上最小的蛙类之一,它的身体比一枚硬币还要小,这种体型微小的蛙是在巴西首先发现的。然后,我又阅读了超级科学,里面讲了未来的房屋,那简直就是一个环保的生态园,一共有六层,里面有4厅3室,有大花园、动物饲养场、大浴池,都是用太阳能,还有生态循环,可以很好的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另外,让我了解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国旗,面积,人口,他们的首都以及使用的货币,他们的风土人情以及各种奇怪的节日等等。了解到原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最少的国家是孟加拉国,最拥挤的国家是摩纳哥。我还从里面了解到黑洞的形成,还有美国的历届总统等等。
这本书中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很简单的介绍,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从中知道了世界上各种有趣的事,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如果有时间你们也一定要看看这本有趣的书,它能告诉你许多从来没有了解到的'事物,相信你也会喜欢的。
国家地理美国篇二:美国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是一本把社会、探险、动物、文化、地理、环保、历史、自然等知识用500多张照片来让你学会丰富多彩的东西。里面还有一些些游戏,如填字,找不同等等。在社会这个主题中,它描述了世界上首位非裔总统、大熊猫即将灭绝等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这个主题让我知道了一些世界上的大事小事,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又增加了许多。探险这个主题当然是关于一些人攀岩爬雪和寻宝的故事。看完这些故事后,我热血沸腾。连我都想跃跃欲试。我感到,这本书让我的脑海里充满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动物让我兴奋得脑海中浮现出猫狗的影像;文化,让我
了解了各个国家的情况;地理,让我了解了各大洲的名胜古迹;环保教我了怎样拯救地球。历史,让我了解了美国和中国的以往时段。我把以前的事情到了解得一清二楚。我的感觉即神奇,又快乐。花花草草的学问也是很丰富的。这本书的自然描述了什么植物会在什么地方出现。自然确实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这本书在学习的同时,也会让我开怀大笑。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心情也放松的许多。
《国家地理》读后感8
这几天闲余时间,在家看看《中国国家地理》刊物的重庆篇,让本人初触重庆这世界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同时具备多种气候条件下所生长的特色植物。及一百多年来,近两百年,让世界地理学家纷至沓来,进行科考的探索过程。没想到重庆这么奇妙,没想到有这么漫长的、惊险的、丰富多彩的探索历史。使我从百余年的探险历史过程中生出那万千感慨。
重庆大名鼎鼎,这毫无疑问,抗战它曾是中国的陪都,如今又是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世人对重庆好像都很熟悉,但就重庆的自然形象而言,究竟是何模样?世人也许并不明了。人们对重庆的人文历史知道的远远大于对其自然形家的了解,也许就限于知道有个三峡罢了。
其实重庆的自然形象非常奇特。首先是重庆的山岭很独特,我从书上航拍的地形图看,只见一道道山岭呈长条状,相互平行或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像千手观音伸出的一条条手臂,接着观音伸出手掌,展开玉指,重庆城像观音用玉指拾起的一颗珍珠。
其二是,从图上看,长江和嘉陵江的走向,不是沿着山谷或平川温顺的、消极的流淌,而是汹涌而来,垂直冲断一条条山胁,山挡不住河,河硬是把山切穿了,显示出不畏阻塞的'英雄气慨。于是一道道峡谷展现在世人面前。重庆峡谷出奇地多,称之为峡谷市,毫不为过。
其三是,惊艳重庆喀斯特,地下更比地上奇。重庆的喀斯特分佈面积广,但它不是以广著称,而是喀斯特的险、怪、幽取胜于世界。重庆的喀斯特不像桂林山水那样优美,那样诗情画意,没有刘三姐,也不像云南石林风景如画,也没有阿诗玛。重庆的喀斯特中走出来的是云雨巫山神女,与众不同。武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点也不为过,不过是由外国探险家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让世界认识了重庆武隆。
重庆的武隆、奉节是世界竖井、天坑、天缝、洞穴、天桥之乡,宏大的天坑和相伴的天桥的组合肯定世所罕见,还有密佈的一个个竖井,直径窄则一两米,宽者也不过三五米,钻地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有世界第二深度竖井,深度达1026米。遗憾的是,这世界第二竖井,竟是一个美藉、英国剑轿大学的数学系的女学生所探,这姑娘巳在武隆探险达十五个年头之久,有时在洞中、在竖井、在地河中一待就是十多天,无数次从生命的死亡线上走回。她在竖井中留下的自拍照,我从看此刊物来十多天,一直在我脑海中翻滚,不得不佩服她这种追求美丽大自然的执著毅力。看来她巳深深爱上了重庆武隆,乐不思美了!
对重庆武隆等地的探索研究,外国地理科学家早在1817年就开始了,近两百年来,法国的、英国的、墨西哥的、美国的、奥地利的、俄国的等数支探险队,一次次在此探索,好像这里有寻不完的宝藏,而我国的那些地理学家直到1928年方敢涉足武隆宝地。直到今天来也是看看表层,深坑深井仍不敢去窥视,其主流惟外人也。我就感慨之,自己之山河,为什么外人了解,自己却不明白?为何外人敢入,而自己望而止步?难道这也是技术跟不上吗?怪不得日本入侵时,对我国地理已了如指撑,资源分佈尽在脑中,侵我中华如回家之路,比国人更熟悉,可长驱直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我们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了神州大地山绝石险的自然奇观。我们的祖国宽广博大、秀丽天成、历史悠久。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许多关于中国地理知识,也领略了祖国的名胜古迹。我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桂林山水,黄山云海,蓬莱仙境,玉宇琼楼等景地的奇妙与美丽,我仿佛来到了祖国的各个地区、省来欣赏景色。翻开这本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书,我便开始了中国之旅。它向你介绍了中国概况、近海、地貌、水系、气候、自然资源,再介绍了地区,省。第一个是东北地区,这儿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这里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同时它也是中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重要木柴生产基地,经济实力雄厚。“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东北地区的真实写照。这里有一条鸭绿江,因为江水清澈,水声似鸭头颈而得名。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区内碧绿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岛棋布,沿岸群山叠翠,鹤鸟翱翔,景色十分秀美。
在这个地区里,有两种必须要提的动物:东北虎和丹顶鹤。东北虎又称满洲虎、乌苏里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而它身上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这些条纹赤褐色,较窄且稀疏,被毛丰满,毛色较浅。丹顶鹤,也就是俗称的“仙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特产珍禽,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省。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离开东北地区,我们又来到了各个省,如: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在这些省份中,有几个省里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我,它的旁边还附着插图呢!
第一个是吉林长白山。长白山景观神奇秀丽,巍峨壮观,原始自然风光无限,在这里有“东北三宝”,即人参、鹿茸、貂皮,有长白虎、梅花鹿、黑熊、白天鹅等珍禽异兽,是一个闻名世界的风景区。天池是长白山风光最优美的地方,它是东北地区最高的高山湖。在它的四周,耸立着16座千姿百态的山峰,构成了绮丽的自然风光。
第二个是江苏周庄。周庄是一个具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这里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然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怪不得著名大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第三个是云南玉龙雪山地处丽江城区西北约15千米处。山顶终年积雪,宛如白色玉龙横卧山巅,故名玉龙雪山。各种植物依不同海拔和气候分布,这里是经济林木、药用植物和观赏花卉的著名产地,有”植物宝库”之称。
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祖国果然是一个景色之国,山河锦绣、鸟语花香。如果你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哦。我相信,中国的大自然是最美的。我们因生在这儿而骄傲、自豪!
《国家地理》读后感9
儿时,有一次我过生日爸爸妈妈每人都送我了一件礼物,其中就有这本《中国国家地理》。
当拿到这本书时我有些抵触,因为又厚又重看起来十分高深,但当我无意间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我震惊了。祖国山峦河流的美被这本书展现地淋漓尽致。每一滴露珠、每一粒石块、每一棵绿树、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脉、每一片天空都用书页毫无保留地记录了下来。身边的轰鸣声、汽笛声、脚步声我置身于世外,心中只看到了祖国的秀美河山。
我把这本书平平展展地放到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几年过去了,那本书还在那里,无声无息......
如今,当我闲下来的时候对无意间瞟见书柜里静静躺着的它突然来了兴趣,迅速的把它从书海中抽了出来。
擦拭封面却发现没有一丝灰尘,画面的质感一成不变和新的一样——只是感觉熟悉了许多。
当我怀着不同的心情翻开同样一本书时,目的却改变了。我翻开书故意没先去看上面的插图而是先去看下面的字。看完了下方的文字再去看上方的图片时我似乎看到了这座山脉或河流的'奥秘,看到了它地貌的曲折变化,看到了它千沟万壑的形成过程,看到了它神秘的历史背景......
现在我长大了,书也变的陈旧,唯一不变的是我心中挥不去的美景。
《国家地理》读后感10
美,尽在一点一滴
当夕阳和晚风送走一日的喧嚣,万花筒般的世界暂时停止了旋转,在忙碌中埋头一整天的我,终于闲暇下来,翻阅着“重庆啥模样”,隐约地感到,原来世界应该不只是身边的世界,出于潜意识中对远方世界的遐想,出于天性难泯的好奇,我渴望踮起脚潦,眺望地平线以外的地方。
重庆是一副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同时又具备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这为重庆的美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重庆就像观音轻展玉臂,轻拈玉指拾起的一枚珍珠。看,重庆的'夜:一个灯光的世界,山上的灯光高高在上疑是星星,山下的灯光闪闪烁烁疑是渔火。远处的灯光犹犹豫豫特别神秘,近处的灯光神情安详充满温情。高楼、江边、桥梁都被彩灯刻意打扮过了,几十座桥梁如雨后的彩虹飞架两江;高速公路通向四面八方,巨轮可直航入海。不得不这样想:走进这样的街头,我们都会迷失自己,不知道是在宾夕法尼亚州还是在纽约曼哈顿。
一边还对重庆的夜晚意犹未尽,另一边就被誉为“一家人的桃花源”——重庆的小寨天坑深深吸引了。这个当今世界洞穴奇观之一、世界最深的“天坑”出现在我的眼前。原来天坑、地缝,最美的风景在地下,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天坑绝在坑壁有两级台地,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绝壁直插地下,深不见底,令人目眩;奇在它自然形状组合奇特,底部有一条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来自一条被当地人称为“地缝”的神秘峡谷。站在坑顶,俯瞰天坑,风光尽收眼底;环顾四周群山连绵起伏,时隐时现,奇形怪状,错落别致,大自然造化的人间奇迹在这里更为独特、奇妙。随着一页页的翻阅,我已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这个世外桃源,原来桃源深处隐藏这个这么一个温暖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在这个看似坐井观天的有限空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顽强而温暖的生活着,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袅袅炊烟。
世界无穷大,然而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却在于,它并不只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实地存在着,正是这份真实,激发了平凡的人们对于远方世界的笃定和渴望,一起去感受那些原本远在天边的真实与美丽,美,尽在这一点一滴!
《国家地理》读后感11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当我看到那厚约两厘米,大约有300多页的书放在书柜里时,确实倒吸了一口冷气;可当我翻开那图片精美、内容丰富的书页时,才真正意识到,妈妈买回它是正确的,因为它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不是一本普通的百科,这本书共分为“我们的世界”、“探险天地”、“动物世界”、“地理趣谈”、“自然之谜”和“超级科学”等9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有许多小故事,一个迷你课堂和一些“你一定不知道的事实”,为我们烹制了一份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的丰盛知识大餐。
最令我惊讶的是“探险天地”里的一篇《我从鲨鱼口中死里逃生》,讲述了14岁的冲浪手贝瑟妮的惊险故事。她爬在冲浪板上,等待着下一个浪头时,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虎鲨,不仅把贝瑟妮的冲浪板咬掉了一大块,而且把贝瑟妮的左臂扯得几乎断了。按理说,遭遇了这番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贝瑟妮一定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一定会远离这项充满生命危险的运动。然而,贝瑟妮仅用了四周的时间便调整好心态,又一次踏上了冲浪旅程。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震撼了,当时的贝瑟妮只比现在的我大4岁啊!她那敢于挑战高难度运动的.勇气令我欣赏,她那面对危险毫不退缩、不甘示弱的气概更令我折服!
这本书让我从中汲取到精神营养的还有大卫。乔治。戈登执着的食虫精神;奥巴马为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奋斗了四十多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经历;马蒂亚斯为了一张美洲狮的照片,整整等了两年多的事迹等等,这些人物的传奇经历无不为我们展现了为着梦想而前进、而探索、而搏击的伟大而又美好的人格力量!
《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版百科》这本书以动物的奇异、人物的执着、科技的发达、历史的艰辛以及地理的无奇不有让我大开眼界。它的包罗万象、无所不晓的内容不仅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深深地懂得:生命因探索而更加精彩,世界因探索而更加迷人,探索——永无止境!
《国家地理》读后感12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中国国家地理精华》,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精彩,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记。
“有梦想,谁都是旅行家。”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它告诉我们:有了梦想的人才懂得享受生命,居于一隅,却可以凭心情在世界版图上幸福行走的人,是最快乐的。亲爱的朋友,你离梦想还有多远?还在用距离和金钱来丈量?一颗自由行走的心,远比任何方式都有效。有时候,梦想与现实,也许只有翻开一页纸的距离……
《中国国家地理精华》这是一本用眼睛和心灵去旅行的书。书中借着那些包含深情的文字,借着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照片,更借着一腔赤子的热忱与虔诚,将大自然与人类的顶级之美一一呈现,带我们完成一次旅行。书中介绍了我国各个地方的美景:颐和园美丽的园林、杭州的西湖似人间天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豪华无比……
祖国的景色优美,可是有些人不爱护环境,可把祖国的美景打脏了。从现在开始,大家要爱护环境,自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你去游玩时,看见有人乱丢垃圾,你就告诉他要爱护环境,让垃圾会回自己的家;当你看见地上有垃圾时,自己把它捡起来;当……人人都爱护环境,祖国一定更美丽! 中国国家地理读后感13
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整理生物地理数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对中国地图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对于我这种地理渣来说,这简直是个惊喜。当时正好看到这本书,就决定读一读,也算是工作和业余的一个补充。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是以中国地理区划的形式来编写的,这本书作为套书系列中的第一本,介绍了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两大区。
看每一章内容都会有一种“哦,这个景点原来在这里啊?”或者“啊,原来古诗中描写的是这里啊!”的感叹,将自己熟悉的和不熟悉的联系在一起,找到共通之处,还是很有意思的,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收获颇丰。
不过本书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内容空泛。大概由于中国地大物博,随便拿出一个省份来,都可以轻松介绍几万字,但本书却要用200多页介绍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八个省三个市,这就使得内容大而空,每个省只能捡主要的写,介绍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浮于表面,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缺少必要的地理图片。在我最开始看书的时候,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至少有中国行政地图、七大地理分区地图、中国地形图,这样看起来才会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对全国各地有了解的人大概不会看这种书,所以这套书的受众人群应该是儿童或者我这种地理小白,考虑到读者地理知识的匮乏,编者应该配备这些基础图形,让读者先有大概念,再根据每章内容,给里面一点点填补细化。排版不合理。大概是由于从纸质版转化到电子版的缘故,图片有时候不能和内容及时对应上,同时也会出现一页只有一个图片标注,其余什么都没有的情况,这让一个常写论文的人看着极其不舒适啊。细节处理有待提高。比如有一节标题是“汾河,汾河盆地,汾酒”,结果内容中只介绍了前两项,完全没涉及到汾酒。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这种情况还是有一定用处的,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点鸡肋,希望可以不断完善。
《国家地理》读后感13
《环球国家地理》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环球国家地理风情奉献给同样痴迷于地理魅力的人们。
这本书给我们讲了亚洲各个国家的地理知识,历史文化以及各个国家的著名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条件都给我们普及了。
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亚洲各地精彩纷呈的方方面面,这本书不在局限于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山川地貌,河流水文等自然地理方面的概念。
而是更多的包容进了历史文明,风俗民情等社会文化层面上富有生命力的印记,有了人类参与的地理变不仅仅是一个反应自然面貌的科学,而是被升华为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
从其中一些故事里就可以看出,由于人类不保护环境而造成的不利于人类的影响与后果。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人类只有好好保护环境,大自然才会回馈我们。
《国家地理》读后感14
我读了一本书,叫《全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很多国家美丽的地方。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欧洲。从南欧开始,有西欧,有北欧,有东欧,还有中欧。
我喜欢中欧的“奥地利”。
Capital:那就是“”我也喜欢音乐,所以我喜欢中欧。
维也纳位于奥地利东北部的维也纳土地上。蓝色的多瑙河静静流过市区,景色幽雅。被誉为“多瑙河女神”。
在维也纳市中心,矗立着奥地利最著名的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铜像!
果然,“音乐之城”让我走进了音乐的世界。
但我最喜欢的.是英格兰。
本书讲述了“不列颠”这个国名的由来。还谈到了历史文化名城。
有一座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爱丁堡。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北临弗恩湾,濒临彭特兰山脉。爱丁堡以其独特的建筑而闻名于世,如霍尔德豪斯宫、圣吉尔教堂、Heo医院……爱丁堡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著名作家沃尔特·斯科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诗人兼小说家史蒂文斯……都曾在爱丁堡工作和生活过。
还谈到了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和第二商业港口——利物浦……
我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一些欧洲当地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帮助我拓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了解了不同国家的自然、文化、美景和风土人情。
《国家地理》读后感15
在家,我饶有兴趣地读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是一本是关于中国的地理的地理、科学杂志。我被这本书中的自然景观和许多的地理知识所吸引,其中,有写梯田、冰川、千岛湖、雪山、各种颜色的湖、新疆的红土、各个民族的文化等。
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20xx.9(第611期)的“特别策划世界下水道,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
这个篇章,从巴黎讲起。在完备的下水道系统建立之前,巴黎野参饱受内涝、肮脏与恶臭的困扰。直到一场瘟疫后,拿破仑三世才注意到了下水道的建设。此外全世界罕见的“城市下水道博物馆”也横空出世。中国的直径1米左右的下水道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啊!
雾都伦敦曾有着一段可怕的历史——瘟疫肆虐,污水横流,整个城市被包围在恶臭和恐慌之中。不过,这一切在伦敦的下水道“大革命”后成为了往事。这项工程也由此被誉为“工业革命七大奇迹之一”。
接下来,便是日本的巨大的下水道工程:江户川工程。尽管东京的.台风、暴雨平凡,地势低洼,可是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街上的一层薄薄的水,河水的流位也不温不火。书上写“这哪里是下水道!实际上,我正身处于一座巨大的殿堂中,面积有一个半主球场那么大,高度则有几十层楼那么高,即使根巨大的混凝土立柱如通天巨塔巍然耸立……”
而中国的下水道,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中国的下水道,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其实,消失的湖泊才是真正的原因——没有地方去,水依然会泛滥。为了城市的建设,人们往往会填湖:现在的武汉的主城区的水面面积与上世纪50年代的武汉主城区的水面面积相比,缩减了一般多。
我认为,应该多挖出一些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合理设计,借鉴古人及其他的国家的方法;保护环境,人一定要与自然相协调,才能使自然灾害对人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我懂得了许多地理的知识,学到了徐霞客和各位探险者不断探索的精神。保护环境,与自然相协调。
【《国家地理》读后感】相关文章:
厚黑学读后感_厚黑学读后感03-30
朱自清的匆匆读后感 读后感01-06
悲惨世界读后感初中 读后感03-05
《爱的教育》优秀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03-04
小妇人读后感小妇人读后感题目10-30
你为谁工作读后感_读后感大全06-18
小米的读后感08-10
活着读后感08-11
《简爱》读后感【经典】08-03
刻舟求剑读后感05-18